商丘市睢陽區農業畜牧局 劉堃
豫東地區塑料大棚番茄秋延后栽培技術
商丘市睢陽區農業畜牧局 劉堃
番茄是茄科番茄屬一年生蔬菜,由于番茄色澤鮮艷、營養豐富、口味獨特,是人們日常生活中深受喜愛的蔬菜。番茄在秋延后大棚栽培中有一定的種植面積,是河南省豫東地區塑料大棚秋延后大棚栽培效益較高的蔬菜之一。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番茄果實大小、形狀、顏色、品質、風味、耐儲運性、上市時間等不斷提出新的要求,對番茄品種的結實性、豐產性、抗病性、熟性的要求越來越高。秋延后大棚番茄栽培,對品種要求較高,要求品種必須抗高溫耐高濕,對病害抵抗能力強,尤其是抗TY病毒,否則會造成絕收。
塑料大棚番茄秋延后栽培一般是6月下旬至7月上旬播種育苗,7月底至8月初定植,9月中旬始收,可連續采收至11月中下旬拔秧的一種栽培方式。塑料大棚的保溫性能和是否多層覆蓋是大棚番茄延后時間的限制因素。近年來,全國各地番茄黃化曲葉病毒病發生嚴重,目前尚無特效藥治療,所以要從抗病品種的選用上下功夫,并且做好苗期提前預防TY病毒的防治。秋延后番茄,播種期越早,感染病毒的概率越大,失敗的風險也越大。為了提高栽培的成功率,躲過高溫和病毒危害,適當晚播育苗是有利的。筆者根據多年栽培經驗總結如下。
塑料大棚秋延后番茄栽培,品種選擇非常重要,要求品種必須抗黃化曲葉病毒。試驗證明,金鵬秋盛、金鵬218、歐粉308、金粉101等品種,適合河南省豫東地區塑料大棚秋延后栽培。
河南豫東地區秋延后大棚番茄育苗期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提倡使用50孔穴盤和基質育苗、或營養缽護根育苗,一次性育成,不分苗,提高移栽成活率,苗齡控制在30 d。苗床上方搭拱棚,覆棚膜(晴天時卷起通風,雨天放下防雨)。番茄出苗前后上午10時至下午5時,晴天需覆蓋遮陽網遮陰降溫。幼苗出土后澆水要見干見濕,即地表干后澆小水,千萬不能為防苗子徒長而不澆水,導致形成老化苗或高溫烤苗。隨著苗子長大,可逐漸撤去遮陽網煉苗。出苗后防蟲、防病毒病最重要,可5~7 d噴施1次吡蟲啉或防治蚜蟲、白粉虱的藥劑;為了防治病毒病,2片真葉后,可用20%鹽酸嗎啉胍500倍液或83增抗劑300倍液,配合蕓薹素內酯500倍液噴灑,預防病毒病。
“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要想秋延后番茄取得高產高效,必須施足基肥。結合整地,每667 m2施充分腐熟的農家肥5000~6000 kg, 過 磷 酸 鈣 80~100 kg、 硫 酸鉀 25~30 kg、 尿 素 15~20 kg, 再加微量元素硼肥1 kg、硫酸鎂3~5 kg、硫酸亞鐵2~3 kg、硫酸鋅1.5 kg作基肥,均勻撒于地表后深翻30 cm。然后起高壟定植,壟寬80 cm,溝寬60 cm,壟高15~25 cm。壟起好后澆足底水,密閉大棚高溫悶棚7~10 d,起到殺滅病蟲、熟化土壤的作用。
栽苗前1天苗床澆起苗水,并噴灑72%霜脲錳鋅防治真菌性病害。選日歷苗齡30 d、具有4~5片真葉的壯苗定植。秋延后番茄建議采用起壟栽培,因夏季高溫多雨,防止夏季雨水浸苗,造成根系呼吸困難,長勢弱,從而誘發各種病害的發生。定植時間建議選陰天或傍晚定植,栽后穴澆或用微生物菌肥灌根,并及時澆緩苗水,以利加速緩苗。根結線蟲嚴重的地塊,定植時穴施阿維菌素顆粒劑、噻唑膦配成的藥土。長勢中等的普通品種,每667 m2定植3000株左右;抗TY品種普遍長勢偏強,每667 m2定植2500株左右。
秋大棚番茄定植后要加強通風降溫,及時中耕松土,并及早防治莖基腐病造成的死棵,可用立枯凈、惡霉靈等重點噴淋莖基部,或用百菌清配少量面粉,調成稀糊狀涂抹病部。若植株徒長,應在番茄株高40~50 cm時噴灑矮壯素500倍液或番茄金得樂500倍液控旺,禁止使用多效唑控旺。
塑料大棚秋延后番茄一般采用單干整枝,留4~5穗果后摘心。秋延后番茄生長前期仍處于高溫期,開花期若溫度高于33 ℃不易坐果,可噴灑0.3%硼肥,結合噴或蘸防落素、番茄坐果靈等激素促進坐果,并根據品種特性適當蔬花疏果。第1穗果坐住后加強水肥管理,每667 m2沖施氮磷鉀復合肥15~20 kg,以后第2~4穗果坐穩后,都要及時加強水肥供應。及時整枝、打杈、綁蔓。打側枝要選晴天上午進行,有利于傷口愈合。當第1穗果、第2穗果綠熟,果頂由綠變白時,逐次打掉下面的老葉、黃葉、病葉,有利于通風透光,減少養分消耗,防止病害蔓延。第4~5穗果開花后,在果穗上方留2~3片葉摘心。
9月中旬以后,外界氣溫開始下降,要注意夜間保溫。當夜溫下降到10 ℃以下時,應在薄膜外加蓋草簾。10月底以后天氣轉冷,要注意防凍;11月以后天氣嚴寒,夜間最好覆蓋草簾或上二膜,并在暖和的中午及時收摘已紅熟的果實。11月底以后保溫困難,將未成熟的果實摘下后熟,并拔秧騰茬。
塑料大棚秋延后番茄在高溫多雨的季節,病蟲害比較嚴重。病蟲害的發生和防治。
番茄的主要病害有猝倒病、立枯病、病毒病、早疫病、晚疫病等。主要蟲害有蚜蟲、白粉虱、潛葉蠅、棉鈴蟲、甜菜夜蛾等。
按照“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堅持以“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的防治原則。
1.農業防治。選用抗病品種;培育適齡壯苗;實行嚴格的輪作制度,與非茄科植物輪作3年以上;加強水分管理,深溝高畦,防止積水;測土配方平衡施肥,增強植株抗病性;清潔田園,減少病蟲傳播。
2.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運用黃板誘殺蚜蟲,覆蓋防蟲網防治蚜蟲、白粉虱、甜菜夜蛾等危害。生物防治采用植物源農藥和生物源農藥防治。
3.化學防治。番茄病毒病從苗期開始防治,可用83增抗劑100~150倍液在定植前20 d噴施1次,定植以后結合噴藥每隔7~10 d噴施1次。注意:不能與銅制劑混用。或在定植時每667 m2穴內放入病毒原粉0.5 kg,也可每667 m2用病毒原粉0.25 kg灌根,同時要防治白粉虱等蟲害,及時上遮蟲網。如果發現病株要及時拔除,并用藥物進行防治,可用藥劑有病毒A、菌克毒克、抗毒劑1號、新世生等,打藥時適當加入細胞分裂素可加速植株的生長,增強抗性。 番茄早疫病是番茄秋延后栽培中主要病害之一,應以預防為主。防治藥劑主要有代森錳鋅600~800倍液、金雷多米爾600~800倍液、百菌清600倍液等。番茄晚疫病,秋延后塑料大棚番茄,生長前期在高溫多雨的季節,晚疫病發生嚴重,預防和治療可用64%殺毒礬600~800倍液、77%可殺得600倍液、72.2%普力克500倍液、吡唑醚菌酯代森聯600倍液等噴灑。
蚜蟲、白粉虱對番茄生長影響很大,防治可用10%撲虱蚜1000倍液、2.5%的功夫1500倍液、10%蚜虱一遍凈800倍液噴霧,效果較好。發生棉鈴蟲、甜菜夜蛾等鉆蛀性害蟲,可用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蟲酰肼、蘇云金桿菌、氯蟲苯甲酸鹽等對癥下藥防治。
商丘市人民政府科技公關項目(2014-10A-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