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市農廣校 李廣遠 呂際成
焦作市雕塑公園 李玉霞
苗木龜蠟蚧殼蟲和角蠟蚧殼蟲防治技術
焦作市農廣校 李廣遠 呂際成
焦作市雕塑公園 李玉霞
苗木龜蠟蚧殼蟲和角蠟蚧殼蟲是為害焦作市綠化苗木、果樹和林業的主要害蟲之一,常造成綠化苗木成片發黃,長勢減弱,嚴重的整株干枯死亡,影響景觀。若在果樹、林木上發生,會使受害枝條停止生長,逐步枯死。因該蟲防治時機不好掌握,防治技術性強。一旦若蟲在枝條上固定,形成硬殼就很難防治。為了幫助苗圃、果園、林業管理人員認識和搞好防治,近幾年來我們對這兩種害蟲發生危害情況和防治技術進行了探討,并取得了一定成績。寄主范圍很廣,可為害多種植物,而且發生蔓延速度很快。該蟲主要以若蟲和雌成蟲固定在葉、枝上吸食汁液,排泄的蜜露常引發霉污病,使被害枝葉發黃或枯死,給綠化、苗圃、果園造成了一定經濟損失。
據調查,目前焦作市發生比較嚴重的有石楠、小葉黃楊、紅葉李、雪松、海桐、碧桃等苗木,如市環境監測站院內的海桐球一半以上的枝條都布滿了龜蠟蚧,市雕塑公園小葉黃楊上都有角蠟蚧,許多苗圃、果園的紅葉李、石楠等都有發生。
這兩種蚧殼蟲的發生特點基本相似,都是1年發生1代,以受精雌蟲在寄主枝干上越冬,翌年春季寄主苗木發芽時開始為害,蟲體迅速膨大發育成熟,成熟后將卵產于腹下。在焦作市一般6月上中旬為產卵盛期。卵期持續10 d左右孵化為若蟲。初孵若蟲多爬到嫩枝、葉柄、葉面上等固定為害。若蟲期80~90 d。8月初雌雄開始分化。8月中旬至9月為雄蟲化蛹期,蛹期15 d左右羽化為成蟲。羽化后的成蟲即交配,交配后很快死亡。這時雌蟲會陸續轉移到苗木枝干上固定為害,至秋后越冬。
趁冬季進行苗木修剪管理時仔細檢查蟲情,對蟲量較多的枝條進行剪除,蟲量少的枝條實行人工刷除蟲體。剪下的帶蟲枝條進行集中銷毀,能有效減少翌年蟲量。
在落葉或發芽前噴灑10%的柴油乳劑。
關鍵是要抓住若蟲孵化后的分散期。這時蟲體小,無蠟質覆蓋,對農藥敏感。一旦蠟殼形成就很難防治,噴藥效果很差。因此,要及時觀察該蟲的發育進度。如發現6月下旬有若蟲孵化就要立即噴施第1次藥,以后每隔7~10 d噴施1次,連噴3次。可使用的藥劑有:40%氧化樂果800倍液或50%馬拉硫磷600倍液進行全面噴灑,一旦發現有較硬蟲殼形成時,可加入20%蝽虱蚧殺700倍液混合噴灑。
采用以上方法經過連續2~3年防治,可得到有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