澠池縣植保植檢站 皮小麗
豫西地區花椒主要病蟲害的危害和防治方法
澠池縣植保植檢站 皮小麗
受害植株根部變色腐爛,有異臭味,根皮與木質部脫離,木質部呈黑色。地上部分葉形小而色黃,枝條發育不全,嚴重時全株死亡。
1.合理調整布局。改良排水不暢、環境陰濕的椒園,使其通風干燥。
2.做好苗期管理。嚴選苗圃,以15%粉銹寧500~800倍液消毒土壤。高床深溝,重施基肥。及時拔除病苗。
3.移苗時用5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浸根24 h。用生石灰消毒土壤并用甲基托布津500~800倍液,或15%粉銹寧500~800倍液灌根。
4.每年4月用15%粉銹寧300~800倍液灌根成年樹,能有效阻止發病。夏季灌根能減緩發病的嚴重程度,冬季灌根能減少病原菌的越冬結構。
5.及時挖除病死根、死樹,并燒毀,消除病染。
在葉背面生有許多桔黃色近圓形的夏孢子堆,破裂后露出粉狀物。有的夏孢子堆散生,有的呈同心環狀排列。秋季在葉背面出現橙紅色膠質的冬孢子堆,微凸起,不破裂,圓形或長圓形,散生或排列成同心環狀。
1.提早防治。在發病前噴1次索利巴爾溶液。
2.及時防治。發病盛期每隔10 d噴1次索利巴爾+“99”殺蟲凈農藥。噴藥時,注意在葉背、葉面及樹干上都噴上農藥。
3.在病區,晚秋要清除落葉雜草,集中燒毀,減少菌源。
4. 6月中旬至8月,向病株上噴 1:2:200倍波爾多液或 0.1~0.2°B é石灰硫磺合劑2~3次,可控制銹病的蔓延。
5.選擇當地抗病豐產的優良單株,采種育苗,以取代病區的感病品種。
為害花椒的主要是虎天牛,星天牛、桔褐天牛、紅頸天牛等,在豫西各縣花椒產區都有發生。特別是在優質高產“紅袍王”花椒樹種上危害嚴重。成蟲咬食花椒枝葉,為害較輕,幼蟲鉆蛀樹干,上下蛀食,引起樹木枯死,造成花椒減產。
1.捕捉成蟲。在伏天借成蟲在椒樹上交尾產卵之際進行人工捕捉消滅。
2.消滅幼蟲。在流有黃褐色液的被害部位,用小刀挑開刺殺幼蟲。
3.藥劑防治。按蛀道大小,用細鐵絲將木屑、蟲便剔凈后,再用注射器向蛀道注入對樹無損害的強力滅牛靈乳劑,然后用泥封口,防效率達100%。
4.對被害的死樹要及時挖除燒毀,徹底消滅蟲源。
花椒癭蚊又名椒干癭蚊。在豫西各縣產椒區都有分布,枝條受害后,嫩枝因受刺激引起組織增生,形成柱狀蟲癭。隨蟲齡的增大,被害部即出現密集的小顆瘤狀突起。蟲癭可長達42 cm,受害枝不僅生長受阻,后期枯干,而且常致使樹勢衰老而死亡。
1.剪去蟲害枝,集中燒毀,并用索利巴爾抹剪槎消毒,若能連續修剪1~2年,可明顯減輕和控制該蟲的危害。
2.在花椒采收后,噴滅多威農藥500~600倍液殺死成蟲。
3.用棉花蘸上強力滅牛靈原液在顆瘤上點搽,效果極佳。
花椒桑白蚧,在豫西各縣花椒產區都有發生。以若蟲伏于花椒樹干上吸食汁液,常引起被害枝條枯死。
1.在第1代和第2代若蟲孵化盛期,噴布索利巴爾或滅多威400~500倍液。
2.在若蟲成熟期,有一種膠質覆蓋物保護蟲體吸收樹汁為害。首先用塑料硬刷進行搗毀后,再用索利巴爾+“99”殺蟲凈噴布,效果達100%。
3.對危害而枯死的樹枝剪除燒毀。
它主要為害葉片,具有短期暴發的特點。花椒受害后,營養被吸收,分泌毒素使寄主中毒,破壞光合作用,增大蒸騰作用,該病再次侵染頻繁,造成減產降質,甚至使植株死亡,成為生產和科研上急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花椒鞘銹病的防治,以預防為主。早期防治應根據測報預警,發現孢子(可用孢子捕捉器)或發病中心,就應普治、治早、治少、治了。
1.選用抗病良種,摸清該病的病原學、流行學、轉主寄主,從根本上采取措施根治。
2.及時防治,重點用低毒、低殘留、持效期長、內吸性強的l5%粉銹靈(三唑酮)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防治。另可用20%萎銹靈300倍液,25%丙環唑乳油1000倍液噴霧防治2~3次,每7~10 d噴防1次。
3.冬季用40%多硫懸浮劑清園,亦可用50%硫懸浮劑清園,較為安全,效果又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