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豐縣農業局 陳國良
寶豐縣農業局原種場 陳少風
寶豐縣花生高產栽培技術
寶豐縣農業局 陳國良
寶豐縣農業局原種場 陳少風
寶豐縣位于河南省中西部,總面積722 km2,轄8鎮4鄉1辦事處1林站,327個行政村,總人口51.7萬人(2013年)。寶豐縣屬暖溫帶氣候區,地勢平坦,光、熱、水、氣等自然資源豐富,生產條件比較優越,蘊藏著較大的增產潛力,是種植花生的良好基地。近幾年全縣由于種糧效益下降,而種植花生效益一直很高且較平穩,所以多數農戶選擇種植花生。以前,由于群眾缺乏種植花生的栽培技術,故造成夏、春花生低產量,在很大程度上挫傷了廣大群眾種植花生的積極性,影響和制約著當地經濟的發展 ,因此夏播、春播花生若要獲得高產,必須掌握以下幾條關鍵措施。
由于花生是地上開花地下結果的作物,最適宜種植的土壤是微偏酸性,透氣性好,土壤松緊適宜,因此,精耕細耕地塊可以達到土地平整、土塊細碎、土壤疏松以利蓄水保墑、抗旱保苗,減輕病蟲害的發生具有重要的作用。耕深為25~30 cm,不宜超過33 cm,以免對土層造成破壞,降低土壤肥力,對增產造成影響。春播花生應該在前一年晚茬作物收獲后,對地塊進行冬耕翻曬,使土壤熟化和提高土溫;早春解凍初期要及早進行耙耱,精細整地,達到上虛下實,雨后待地表稍干時及時整地耙耱,再起畦,待播種。這樣才能使花生根系發達,有利于莢果發育、果殼光潔、果形大、質量好、出仁率高、商品價值高。
選用優良品種是奪取花生高產的關鍵措施,俗語說“好種出好苗,好苗奪高產”。優良品種在促進花生增產、品質改良方面起著舉足輕重、不可代替的作用。優良品種的選擇,首先要看產量,其次要看品種的抗性、品質熟性、適應性等綜合性狀。通過多次試驗,適宜寶豐縣種植的花生品種有白沙1016、魯花1號、海花1號、花育16、豫花9326、豫花9327等。這些品種增產潛力大,抗逆能力強,花多針多,生育期在125 d左右,是當地花生種植的理想品種。
播種前先選果,把霉變、病蟲、破傷果仁和秕仁撿出,然后曬種,提高種子發芽能力,最后用溫水浸種和80%乙蒜素拌種。同時進行土壤處理,用呋喃丹1.5 kg與麥麩8 kg拌成毒餌施入土壤中,防治地下害蟲。春播花生為4月下旬至5月上旬,即谷雨至立夏(覆膜可使5 cm處地溫提高3~5 ℃,可比露地栽培早播7 d左右)。夏播花生力爭在6月10日前播種結束,越早越好。播種深度以5 cm為宜,但不能淺于3 cm。沙性土、墑情差應深些,但不能深于7 cm,播后耱耙鎮壓。密度是栽培水平的綜合體現,受土質、施肥水平、品種等多種因素制約,要求單位面積內具有適宜的株數。春播花生種植密度一般為8000~9000 穴 /667 m2,麥套花生一般為 9000~10 000 穴 /667 m2,夏播花生一般為11 000~12 000穴/667 m2。植株較矮的花生品種取上限,植株較高的取下限;土壤肥力水平較高的取上限,土壤肥力稍差的取下限。
苗期追肥,要在始花前后,時間越早越好,應氮、磷、鉀并重,但數量不宜過多,應根據幼苗長勢而定。追肥一般在雨后或結合澆水進行。根外追肥,每667 m2用1%~2%尿素溶液、0.1%~0.2%磷酸二氫鉀溶液50~75 kg進行葉面噴施1~2次,能直接保葉、保根,延長花生頂葉功能期,提高結實率和飽果率。微肥、鉬肥,一是可拌種、把濃度為0.3%~1.0%的鉬肥溶液用噴霧器直接噴灑花生種子,邊噴邊拌力求均勻,晾干后即可播種。二是葉面噴施,用濃度0.1%~0.2%鉬肥溶液每667 m2施用量為50 kg,育苗期、花期各噴施1次。硼肥:每667 m2用硼肥0.5 kg底施。鋅肥:每667 m2施用1 kg作為基肥。
花生的主要病蟲害有花生枯萎病、葉斑病、銹病、蠐螬等,并要防治老鼠,遵循成蟲幼蟲都要放,以防為主,防治相結合。具體防治措施如下:
播種時用80%乙蒜素拌種具有較好的防治效果,病害發生初期用該藥噴霧也能起到明顯防效,并可兼治冠腐病、立枯病等。根據病蟲害在花生生長期的發生特點,一般噴霧3次。苗期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70%甲基硫菌靈800~1000倍液噴霧。初花期用15%三唑酮和2.5%的高效氯氰菊酯防治網斑病、病毒病、棉鈴蟲、蚜蟲。根據花生生長一般花生田和丘陵旱地花生每次可用壯飽安75~150 g/hm2,噴1~2次即可。因多效唑殘留多,不易分解,因此春播地塊不宜施用多效唑。
花生要達到豐產豐收,必須在適宜的時期適時收獲,應根據品種和植株的長相而定。如果收獲過早,籽粒干癟,百果質量減少;如果收獲過遲,籽粒在適宜土壤中會破殼發芽,不能達到豐產豐收效果。所以一般根據花生生育期的天數,觀察植株成熟的特征,在莢果停止生長時及時收獲。一般花生的生育期為125 d,當晝夜溫差在12 ℃以下時,花生已停止生長,留種花生提前5 d收獲較適宜。覆膜田花生收獲前15 d順壟溝將殘膜揀凈,避免田間白色污染。要做到及時收獲,防止落果、發芽,減少黃曲霉感染機會,收獲后要及時晾干,防止儲藏時霉變變質,影響花生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