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市農經站 黃松
焦作市農廣校 李廣遠
新時期減輕農民負擔問題的思考
焦作市農經站 黃松
焦作市農廣校 李廣遠
“負擔”一詞,既包括合理負擔,也包括不合理負擔。具體講:農民負擔是指依照法律法規規定,農民應承擔的村集體公益事業建設所需費用、勞務和向農民收取的行政事業性收費、經營服務性收費等費用。
農民負擔既有客觀范疇,也具有主觀特性。從客觀方面來看,農民負擔是農民實實在在的物資支出或貨幣支出。從主觀方面來看,農民負擔又是農民的一種主觀感受,改革開放前,農村的土地等基本生產資料歸集體所有,并由集體統一使用,農民個人只是集體經濟組織內的生產者,農民并不直接承擔負擔開支,所以農民沒有切身的負擔感受;改革開放后,隨著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行,市場經濟的確立,喚醒了農民財產主體的意識,增強了農民對外來負擔的敏感性。
做好當前減輕農民負擔工作,是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具體體現之一,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統籌城鄉發展、維護廣大農民利益的客觀需要,是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舉措,也是推進農村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經濟建設的有力保障。農民負擔過重,將會直接降低農戶的生產和生活水平,消耗農業發展的后勁,激發干群矛盾,影響黨和政府在廣大農民群眾中的威信,嚴重地損害黨和政府的形象,破壞黨與人民的血肉聯系,削弱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號召力,不利于基層政權和基層組織建設以及各項基層工作的開展。總之,農民負擔過重造成的后果十分嚴重,不僅不利于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而且還會影響農村社會的政治穩定。
全面取消農業稅后,農民負擔明顯減輕,再加上最近幾年從中央到地方的各種強農惠農政策落實到農村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使農民得到了更多的實惠,也使減輕農民負擔工作有了質的變化:一是對減輕農民負擔工作的認識進一步提高。工作指導思想由過去單純的案件查處轉變為查處案件與經常宣傳教育相結合;工作重點由過去注重抓農業生產領域轉變為更加注重抓農民合法權益的維護;隊伍建設由過去注重學習培訓轉變為大力發展農民負擔監督員隊伍,現在從市到村都有了農民負擔監督管理人員。二是農村干群矛盾得到了極大的緩解。過去在農民收入增長緩慢、負擔過重、經濟困難的情況下,農村基層干部與群眾因收繳稅費而產生的矛盾和摩擦不斷,農民上訪事件頻發,農村社會不穩定,農村黨群干群關系緊張。現在,不僅不再向農民要錢要糧,而且還要給農民發放各種補貼,使以往的干群矛盾得到了有效的化解,維護了農村穩定發展的良好局面。三是農民生產積極性得到進一步調動。隨著面向農民的糧食直接補貼、綜合補貼、良種補貼、農機補貼等多項財政補貼政策的落實,使農民收入持續增長,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農業生產條件得到了改善,農民生產的積極性得到進一步調動。四是以工補農,以城帶鄉的機制初現。取消農業稅后,過去幾十年的以農補工、農村支持城市的經濟發展戰略開始轉型,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機制已經啟動,這也為統籌城鄉發展,逐步推動城鄉一體化,進一步縮小城鄉差別,促進農村社會繁榮穩定夯實了基礎。
盡管焦作市減輕農民負擔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局部地區和重點領域的問題仍然不少,有的還比較嚴重,呈現出不同的表現形式。一是一些涉農收費問題,雖經長期治理,但糾正難度大,有的已成為當前熱點問題,如農民建房亂收費、亂罰款和農民被征占土地的補償落實不到位等現象。二是一些長期普遍存在的亂收費現象、經過多年治理,得到有效控制,但有反彈趨勢,如計劃生育、農村義務教育超標準收費。三是隨著農村社會發展,出現了一些新的不合理收費現象,如向村級衛生所亂收費、借農電網改造和農村安全飲用水工程建設之機向用電用水農戶亂收費。
面對減輕農民負擔工作的新形勢,我們必須要清醒的認識,不能有絲毫放松的思想。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一方面要著重繼續深化農村綜合改革,加快政府公共財政建設;另一方面必須著力構建防止農民負擔反彈的長效機制。
減輕農民負擔是黨在農村的一項基本政策,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繼續堅持地方黨政領導親自抓,負總責的工作制度;做好減輕農民負擔工作作為考核和任用各級干部特別是縣、鄉兩級領導干部的一項重要依據。將減輕農民負擔工作列入各地年度綜合考核的內容,實行“一票否決”制度。繼續堅持“誰主管、誰負責”的專項治理部門責任制,確保減負工作整體合力不減弱。要嚴格執行涉及農民負擔案件“責任追究制”“重點監控制”,對于違紀違規的人和事,要依法依規嚴肅查處,以維護減輕農民負擔工作制度的嚴肅性。
進一步明確農民負擔的定義,界定農民合理支出與不合理負擔;規范收費行為,加強對涉及農民負擔文件出臺、項目公示的審核,嚴把涉農收費項目和文件審批關,加強源頭控制,為防止農民負擔反彈提供強有力的法律保障,進一步落實和健全涉農稅收、價格及收費公示制,適時更新公示內容,創新公示形式,提高公示質量。除在鄉鎮政府所在地統一公示外,涉農收費單位要在收費現場進行公示。
為維護農民合法權益,切實減輕全市農民負擔,促進農村和諧穩定,要精心組織好全市中期和年終考核的兩次檢查。挑選政治性強、業務好的人員組成檢查組,通過直接進村入戶、走訪群眾、查閱帳冊資料、聽匯報、召開座談會等形式進行深入檢查。檢查強農惠農富農政策的落實情況,重點查看糧食“兩補”和退耕還林補貼資金是否及時足額發放到位;檢查中小學校“一費制”執行情況,重點查看有無搭車收費;檢查農民建房收費情況,重點查看有無超標準、超規定和增項加碼;檢查報刊征訂、重點查看是否超限額,強行攤派;檢查婚姻登記、計劃生育收費收費情況,重點查看是否依法辦事、照規收費 。
針對焦作市農民負擔領域出現的問題,全市各級各部門之間要加強溝通,分工協作、相互協調,繼續加大對農田網改造、農民建房、農村義務教育、衛生防疫、農村安全飲用水、農業用水領域的亂收費、亂罰款治理力度;繼續清理整頓各項以建設公益事業、提供服務、達標升級、報刊訂閱等名義向農民和村級組織的亂收費、亂攤派。深入轉變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發動群眾,依靠群眾,讓人民群眾成為監督主體,讓重點治理的措施、效果在基層落地生根。要通過查看會議賬簿、憑證、發票,查閱檔案資料,召開座談會,走訪相關村鎮干部群眾等方式,對有關涉農亂收費部門進行重點摸底排查,整理相關線索;對排查出的問題要及時組織核實和整改,嚴格追究相關責任人員的責任,確保通過對亂收費、亂罰款的重點治理,取得查處一批案件、警示教育一批干部、凈化一方風氣的效果。
一是按照統籌城鄉經濟社會和諧發展的要求,加快推進鄉鎮機構改革、財政體制改革、農村義務教育管理體制改革、化解鄉村債務和確保村級組織正常運轉為重點內容的農村綜合改革。重點是積極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加大財政轉移支付力度,保障基層政權組織正常運轉和農村經濟社會事業發展所必須的投入,加快建立村級組織正常運轉和村公益事業投入經費納入財政預算的新型投入機制。二是進一步完善村內“一事一議”籌資籌勞制度,嚴格按照“量力而行,事前預算,上限控制,民主決策,民主管理”的原則,積極引導農民自愿籌資投勞,改善生產生活條件,做到減輕農民負擔和促進農村公益事業發展相結合。三是積極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為農村事業發展提供物質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