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社新模式助力扶貧
“自從來合作社的蘋果基地打工,每個月都有2800元的工資收入,不僅讓我家的收入大大增加了,還實現了在自己家門口打工的愿望,工作、家里兩不誤!”在山東省沂源縣南魯山鎮北流水村的“沂源紅”蘋果基地打工的貧困戶陳作棟一邊收拾著手中的活兒一邊說道。
在該村,因在基地打工日子紅火起來的貧困戶不止陳作棟一個,他們都得益于該村黨支部領辦的金飛揚專業合作社,合作社實施“黨支部+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產業運行模式,引導了201戶村民實施土地入股,其中包括貧困戶111戶、299人,實現了全村貧困人口土地流轉、入社全覆蓋,共流轉入股土地86.7公頃,新栽沂源紅蘋果苗木66.7公頃、平歐大榛子20公頃。這也是沂源縣探索通過發揮村黨支部作用帶動貧困群眾脫貧的縮影。
沂源縣充分發揮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帶動作用,鼓勵和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以建立生產基地、發展農產品加工、土地入股分紅等形式,把更多的農村貧困戶納入產業化經營鏈條,與貧困戶建立起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有效帶動了貧困戶穩定增收。目前,全縣村級組織共創辦、領辦合作社76家,入社群眾達2200余人,帶動貧困群眾每人年均增收3100元。
(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