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麗
(河北省蔚縣農牧局 河北 蔚縣 075700)
冀西北地區青刀豆套種向日葵栽培技術
劉秀麗
(河北省蔚縣農牧局 河北 蔚縣 075700)
青刀豆是重要的出口創匯蔬菜品種之一,含有豐富的糖類、蛋白質和脂肪,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青刀豆喜冷涼、耐濕潤、怕澇。向日葵管理省工成本低,是北方農民種植的主要經濟作物。河北省蔚縣是山東、山西、四川及張家口等地食品加工企業的基地。但是,青刀豆中后期受高溫影響,細菌性疫病等病害較為嚴重,對產量和品質影響很大。近幾年,在農牧局專業技術人員的指導下,采用青刀豆套種向日葵形式,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向日葵能為青刀豆遮陰,有效降低青刀豆病害的發生,增加了青刀豆產量。
采用地膜覆蓋栽培,每1.1~1.2 m鋪一幅膜,地膜選擇80cm寬幅。采用寬窄行種植,寬行70~80cm,窄行40 cm,一膜2行青刀豆(或向日葵),青刀豆與向日葵行比為4∶2,青刀豆4行,向日葵2行。
2.1 青刀豆栽培技術
2.1.1 品種選擇。選用開花結莢集中、嫩莢圓而直、耐熱抗病、粗纖維含量低的品種,如法國青刀豆,莢長12~15 cm,莢徑粗0.5~0.6 cm,適合加工。
2.1.2 整地施肥。青刀豆栽培宜選擇土層深厚、通氣性好、疏松肥沃、有水澆條件的土壤,嚴禁選擇3年內種植過豆類作物的地塊,實行3年以上輪作。播種前深翻地,整地前根據地力情況每畝施優質農家肥2~3 m3、三元復合肥(氮磷鉀18∶18∶18)40~50 kg。
2.1.3 播種方法。株距20~18 cm,每穴2~3粒。播深3 cm,播種過深出苗率低。每畝播種(0.4萬穴) 0.8萬株以上,每畝播量1.5 kg。
2.1.4 播種時間。河北省北部冷涼地區春播時間在5月上中旬。
2.1.5 肥水管理。苗期一般較耐旱,可酌情澆水。齊苗后可隨水追少量氮肥,每畝施尿素或高氮沖施肥7~8 kg,促進植株營養生長和花芽分化,之后中耕蹲苗,促進根系發育,控制莖葉徒長。如果天氣干旱,現蕾期澆1水。第1花序開花坐莢后,澆足頭水。開花結莢盛期應保證肥水供應,保持土壤濕潤,見干就澆,一般每7~10 d澆水1次。隨水追肥2~3次,每次每畝施沖施肥8~10 kg。配合防治病蟲害可噴施葉面肥和豆角嫩直長,?;ūGv增加產量。
2.1.6 病蟲害防治。播種前采用葉枯唑+18%?!た朔N衣劑拌種,并結合耕翻施肥施用5%毒辛顆粒劑防治蠐螬、金針蟲等地下害蟲。2~3片葉時噴甲維鹽防治種蠅、蚜蟲和紅蜘蛛。采收期間注意防治細菌性疫病、炭疽病。防治方法:一是選用無病種子;二是采收期噴灑春雷王銅,7~10 d噴施1次。
2.1.7 中耕除草。苗期及時中耕除草,對單子葉雜草,播后1~2 d,每畝用33%二甲戊靈乳油150~200 ml兌水15~20 kg,噴霧封閉土壤。也可在雜草3~5葉期,每畝用精喹禾靈或拿撲凈(烯禾啶)噴霧處理莖葉。
2.1.8 適時采收。青刀豆豆莢在發育過程中,果莢首先膨大。當莢長12~15 cm、莢粗不超過6 mm、種子開始膨大前適時采收。一般播后55 d左右即可采收。若采收晚,養分迅速向種子集中,影響幼莢的生長,同時豆莢增粗,纖維素增多,品質下降。
2.2 向日葵栽培技術
2.2.1 品種選擇。選用食用型品種。
2.2.2 種子處理。播種前選晴天曬種1~2 d,再用40%的菌核凈按種子量的0.5%拌種或用35%的甲霜靈按種子量的0.3%拌種,防治菌核病和霜霉病。
2.2.3 播種。6月10日左右播種,每隔2膜(4行)青刀豆在膜上打孔種植2行向日葵,每孔2~3粒,株距60~80 cm,種植密度500株/畝左右。
2.2.4 田間管理。當幼苗長到2對真葉時進行定苗,每穴留1株。現蕾至開花期及時給向日葵追肥,一般追施含鉀量高的復合肥25~30 kg/畝。整個生育期噴施2~3次0.2%~0.3%的磷酸二氫鉀。適時灌水,在花盤形成階段、開花期、灌漿期若天氣干旱,應及時灌水。在現蕾至開花期,發現分杈及時打掉,以減少養分和水分的消耗。為提高結實率,采用人工輔助授粉,在上午9:00~11:00和下午3:00~6:00進行人工輔助授粉,一般進行2~3次。
2.2.5 病蟲害防治。霜霉病可用69%的安克錳鋅600~800倍液或64%的殺毒礬500倍液噴霧;菌核病可用40%菌核凈700~1 000倍液噴霧防治。
2.2.6 適時收獲。當花盤背面變黃,邊緣微綠,籽粒變硬時及時收獲。
青刀豆套種向日葵一般每畝可產青刀豆2 000 kg,比單作增產10%以上;在不影響青刀豆生長的情況下,向日葵每畝可產5 kg,兩項合計每畝純收入4 000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