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月星
(邯鄲市永年區農牧局劉營區域站 河北 永年 057150)
超前規劃 打造亮點
——永年區現代農業園區建設
趙月星
(邯鄲市永年區農牧局劉營區域站 河北 永年 057150)
1.1 狠抓小麥春季管理。組織農技專家和技術員200名包村,開展查苗情、墑情、病蟲草害情“三查”活動,分類制定管理技術措施,開展“零距離”技術宣傳和指導服務,采購2萬畝的小麥除草劑855公斤,免費發給種糧大戶,治理麥田惡性雜草,引進2架植保無人機,提升社會化服務組織的科技裝備,示范帶動全區統防統治病蟲草害。根據土壤墑情和苗情,指導群眾推遲春一水,適時開展節水灌溉和科學肥水管理,實現節水穩產目標。
1.2 資源整合優化配置。根據自然地理、種植優勢和特點,全區劃分三個優勢農產品生產供應基地,一是西部旱作農業區,重點發展優質雜糧、雜豆和中藥材;二是東南部蔬菜產區,重點發展拱棚葉菜、高端設施蔬菜、地膜大蒜、葡萄等綠色鮮食農產品;三是中東北部糧食鄉鎮,重點發展優質糧食。
1.3 調整優化種植結構。一方面適度調減西部非優勢產區的籽粒玉米2萬畝,引導農民發展谷子、綠豆、芝麻、紅薯等優質雜糧和高效經濟作物。另一方面大力推進糧改飼,發展奶牛等節糧型草食產業,引導種植大戶與養牛場訂單生產青貯玉米1.5萬畝。同時,針對市場特色化需求,構建以小麥、玉米為支撐,特色雜糧為補充的糧食生產體系,推廣地膜土豆3 000畝,旱作綠豆1 000畝,引進、示范水果型彩色小麥、黑玉米、鮮食玉米、黑花生、油葵等特色品種1 000畝,推廣高支鏈淀粉專用玉米3 000畝,調優糧食種植結構。
2.1 推進現代種業發展。支持可利爾等種子龍頭企業,建設種子育繁推一體化研發中心,加快新品種研發和報審,在講武、劉漢等鄉鎮建設新品種展示田500畝,小麥良繁基地1萬畝,提高種業發展水平。依托硅谷肥業、福泰達奶牛、喆興蔬菜、自博農場等示范企業,引進、試驗示范和推廣新品種、新技術、新材料,提升良種覆蓋率和農產品優質率。
2.2 推進農業現代化進程。持續實施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向玉米籽粒直收、航空植保、糧食烘干、噴灌設備等薄弱環節傾斜,提升現代化裝備水平,強化農機合作社、病蟲害專業化防治公司、糧食加工企業的服務能力,創建全程機械化示范區,推進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95%以上。
2.3 推進綠色增產增效。在地下水超采區壓減了冬小麥種植面積1 000畝,開展季節性休耕試點,示范結構節水;抓好12萬畝冬小麥節水技術項目區的春季管理,推遲春一水到拔節期,實現總節水600萬方以上;爭取上級投資1 500萬元,新增冬小麥節水技術項目20萬畝,免費供應節水品種300萬公斤,進一步壓采地下水。在糧食主產區建設萬畝綠色生產示范片,集成推廣糧食綠色增產增效新技術,實現節地、節肥、節水、節勞等綠色生產。
3.1 引導土地承包經營權規范流轉。推進耕地確權頒證,加強鄉級土地流轉平臺建設,進一步完善土地流轉服務平臺和土地流轉監測體系,規范流轉合同和備案管理制度,發布土地流轉信息,推進土地流轉和適度規模經營,到年底流轉面積達到26萬畝達到32%。同時,加強對工商資本流轉土地的監管,防范土地集中風險。
3.2 培育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落實農業“三項補貼”改革政策,支持糧食新型經營主體推廣采用綠色增產增效新技術,選派30名科技特派員分包示范性合作社和家庭農場,一線指導服務,提升農業企業家素質和經營水平,提高經營效益。
為集聚生產要素,打造現代農業發展的新高地,示范、引領全區現代農業發展,今年以來多次組織硅谷公司、可利爾種業、現海葡萄專業合作社等農業龍頭企業和農業新型經營主體負責人召開座談會,組織代表團到成安、肥鄉、南和等現代農業園區建設先進縣區觀摩學習,謀劃永年區的現代農業園區建設,初步確定建設3個各具特色的現代農業園區:一是萬畝廣府現代農業園區,以廣府為中心,整合百花園、硅谷肥料、酥魚醬菜加工、現代水產、超級水稻小麥科技攻關田、高端設施蔬菜、觀光采摘園等,結合廣府旅游開發,融合優質肥料生產、高端設施蔬菜、水產品開發、農產品加工、高新技術示范、旅游觀光休閑采摘等現代農業板塊,打造精品園區。二是萬畝葡萄現代農業園區,以張西堡鎮葡萄生產基地為中心,組合葡萄標準化生產示范、旅游觀光采摘、新品種繁育展示、葡萄冷藏銷售加工等三產融合發展板塊,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宜居宜業的新農村。三是10萬畝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區,在劉營、劉漢、講武、大北汪等四個鄉鎮,集中打造8萬畝優質糧食、2 000畝現代化養殖、5 000畝林果3個示范區、1個糧食收儲、林果交易加工帶、20公里觀光旅游圈和農業廢棄物處理中心,形成綠色生態種養、循環利用、一二三產綜合發展的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區。目前已分別聘請了北京農學院、河北工程大學、邯鄲規劃設計院等高等院校的專業團隊進行規劃,爭取創建市、省級,乃至國家級現代農業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