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草繩機編織稻鄉農民致富夢
別看不起眼的小小草繩編織機,在稻米之鄉山東省郯城縣紅花鎮元堂社區徐林村就能派上大用場,十多年來,該村農民就是靠一家一戶的草繩編織機圓了增收致富夢。尤其是初冬時節,該村是家家上機械、戶戶忙編繩、人人有活干、天天增收入。全村110戶人家上草繩編織機的就有90戶之多。
“俺村上草繩編織家庭工副業項目已有10多年了,每年深秋田里稻子剛收完,村民們就把收割的稻谷草打成捆運回家曬干收藏起來,留作冬閑編織草繩用,這樣不僅能使大量稻草得到有效利用,還能起到節能環保的作用。這不,俺與鄰居加工這些草繩一捆最多能賣到20元,每人一天能加工10多捆,收入200元有把握。再說,加工草繩這活也不算太累,時間靠得住就行,稻草也不用花錢買。”正在與鄰居編織稻草繩的徐林村黨支部書記、鎮十五屆人大代表徐勤宗笑容滿面地說。
像徐林村這樣冬閑人不閑,家家戶戶利用當地充足的稻草資源,從事草繩、草苫等草制品編織增收致富的村,現如今在該鎮不下10余個,家庭小作坊不少于600個,從業人員達1300人次。稻草繩(苫)加工編織成為稻鄉農民冬閑創收的主導產業。
(劉科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