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長賦就《關于完善農村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分置辦法的意見》答記者問(一)
中央電視臺記者:“三權分置”這一重大改革的核心內涵是什么,它要解決現在的哪些問題,它的意義都體現在哪些方面?
韓長賦:“三權分置”是重大的改革創新,內涵豐富。概括地講“三權分置”是指農村的土地集體所有權、農戶的承包權、土地的經營權這“三權”分置并行。
關于“三權分置”的重要意義,至少有三點:
第一,它豐富了雙層經營體制的內涵。雙層經營體制是農村改革開放之后確立的基本制度。從“兩權分離”到“三權分置”,從集體所有、農戶承包經營到集體所有、農戶承包、多元經營。應該說“三權分置”展現了我國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持久活力,它是不斷往前走、不斷發展的,因為它涉及億萬農民的切身利益,是農村的重大改革,重大政策。
第二,開辟了中國特色新型農業現代化的新路徑。實行“三權分置”,在保護農戶承包權益的基礎上,賦予新型經營主體更多的土地經營權能,有利于促進土地經營權在更大范圍內優化配置,從而提高土地產出率、勞動生產率、資源利用率。
第三,豐富了我們黨的“三農”理論。“三權分置”實現集體、承包農戶、新型經營主體對土地權利的共享,有利于促進分工分業,讓流出土地經營權的農戶增加財產收入。
中國新聞社記者:現在農村土地流轉過程總體是流暢的,但也存在著承包農戶和經營主體間的矛盾和糾紛,請問在“三權分置”過程中如何正確處理農民和土地的關系?
韓長賦:我們的國情是人口多,特別是農村人口多。農民問題始終是貫穿我們黨領導的革命、建設、改革開放進程中的根本性問題?!叭r”問題的核心是農民問題,農民問題核心現階段仍然是土地問題。為此《三權分置意見》做出了規定,概括起來是兩方面。一是明確嚴格保護承包權,強調維護好承包農戶使用、流轉承包地的各項權益,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不能取代農民家庭的土地承包地位,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不得強迫或者限制其流轉土地。第二方面要求加快放活經營權,賦予新的經營主體在流轉土地上,享有占有、耕作并取得相應收益的權利,穩定經營預期,使其放心投入、培肥地力、完善農業基礎設施,這樣才能推動現代農業的發展。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我們在調查采訪時發現,隨著城鎮化發展,農村人口越來越少。有聲音認為現在農村集體所有權沒有存在的必要,請問您如何看?這份《意見》如何確保農戶集體所有權不會被虛置?
韓長賦:具體來講有幾個方面:一是要維護農民集體在承包地的發包、調整、收回、征收以及監督使用等方面的權能。二是要健全集體所有權行使的機制。確實有些地方監督的機制不健全,使集體所有權有被虛化的現象,《三權分置意見》要求建立健全集體組織民主議事的機制,切實保障集體成員的知情權、監督權、決策權,確保農民集體有效行使集體土地的所有權,防止少數人私相授受,謀取私利。總之集體所有權無論怎么改,都是不能動搖的,“三權分置”的基礎是保證土地的集體所有制。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在《物權法》中承包經營權是用益物權,如今提出“三權分置”,從承包經營權中分離出的經營權是屬于物權還是債權?第二個問題是,本次《意見》中,強調了對承包權的保護,之前也有農戶可以依法自愿有償退出土地承包權的說法,那一旦農民不愿意退出土地,農業如何實現規?;洜I?
韓長賦:農戶的承包權屬于用益物權。這個制度安排可以說從法律和政策上,使多方的權益得到保障,特別是承包農戶的權益,任何個人和組織都不得強迫或者限制他們流轉土地,但是你要按規定備案。
關于依法退出承包地的問題,根據目前文件和政策,如果他確實有真實意愿,可以依法有償退出。我想再強調一點,“三權分置”很重要的一個核心是保護農民的土地承包權。為此,十八大以后中央進行部署,在農村全面開展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確權登記頒證。目前,已經有2545個縣(市、區)、2.9萬個鄉鎮、49.2萬個村開展,已經完成確權面積0.5億公頃,接近家庭承包耕地面積的60%。為什么開展這項工作,就是“確實權、頒鐵證”,讓農民放心,這個土地承包權是你的,而且是長久不變的,不會因為你出去打工了,這個權利就沒有了,使他放心地轉移就業。還有一個好處是,確權頒證后,承包農戶和流入土地的新經營主體心里都有底,流轉時間可以長一點、穩定一點,也便于新主體對土地生產經營進行長遠預期,這也是當前的一項重大政策,一項重要的工作。所以它和“三權分置”是配套的,都屬于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內容。
(農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