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程
(吉林省水文水資源局,吉林長春130000)
干旱內陸河流水資源管理策略
楊程
(吉林省水文水資源局,吉林長春130000)
在我國的干旱地區,由于水資源的利用不當而造成的生態環境問題非常的普遍,尤其對于干旱內陸河流等地區,嚴重阻礙了經濟發展。因此應合理利用法律、經濟、技術等手段來實現對水資源的有效管理,以改善當地生態環境的發展,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促進地區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對于干旱內陸河流域來說,應建立健全水資源管理制度,優化水資源配置結構,解決由水資源帶來的生態環境問題。本文主要對干旱內陸河流水資源管理提出了合理化建議。
干旱;內陸河流;水資源;管理;建議
干旱區在我國的分布范圍廣泛,并且大多數為貧困人口,在干旱地區,水資源是維持人們生存發展的重要保障,同時也是維持生態環境能夠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但是隨著人口的不斷增長,對水資源的需求也越來越多,水資源的短缺已成了制約地區經濟發展及人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原因。因此,對水資源進行有效的管理,增加可利用的水資源,為改善干旱內陸河流地區的生態環境,促進地區經濟與環境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1.1 水資源供應與需求之間的沖突
干旱內陸河流域地區經濟發展比較迅速的中下游區域,降水量少,但是蒸發迅速,主要的水源是過境水源,水資源的分配不均,使得水資源的供應與需求不協調,導致水資源沒有得到合理的利用。此外,因為人口的不斷增加以及農業的不斷發展,使得水資源的需求持續增加,有限的水資源不能滿足人們在生產及生活上的需要,加之不合理的管理模式,從而對水資源的開發管理造成影響。
1.2 水資源的配置結構不合理
在干旱內陸河流域存在水資源的配置結構不合理的現象。主要的用水在農業灌溉方面,但是不僅農業用水量過多,而且效率比較低,給生態環境用水帶來影響,使得利用水資源的配置結構不合理。水資源的分配結構以及水權制度的不合理,也是制約農業灌溉用水量改善的重要原因。
1.3 水資源管理制度不完善
在干旱內陸河流域,雖然對水資源做出了一些規劃,但只看重水資源的開發利用,而忽略了水資源的配置、節約等問題,并且對流域水資源和地區水資源的管理不夠完善,導致用水矛盾比較突出,干旱內陸河流域地區的用水計量、水費收取及用水管理等工作存在一定的缺陷,這些都是水資源的管理制度不健全而造成的問題,嚴重制約了干旱內陸河流域水資源的高效利用和合理優化。
2.1 基于生態環境綜合治理下的水資源管理
在干旱內陸河流域地區進行水資源管理時,要考慮造成的生態環境影響,保證基于生態環境綜合治理下進行水資源管理。應充分考慮水資源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對水資源與生態環境之間的關系進行分析,在保護現有的水資源基礎上制定相應的水資源管理方案,從而實現在水資源的管理中進行生態環境的綜合治理,最終使得干旱內陸河流域的生態環境能夠有效的改善。
2.2 地表水與地下水的聯合管理
實現地表水與地下水的聯合管理是以地表地下水的使用為基礎,在干旱內陸河流域開發地表地下水資源,保護生態環境,加強地表地下水資源管理而制定的整體規劃。加強干旱內陸河流域地表水與地下水的聯合管理,是提高水資源管理的重要措施,同時有助于水資源的再利用以及生態環境的發展。
2.3 加強綜合管理模式
內陸河流域的管理是人類活動、生態環境、水資源三者的綜合性管理,要充分的考慮到與水相關或者由水引發的人類活動等方面。因此,在對干旱內陸河流地區的水資源管理上,要加強水資源集成管理方法的使用,進行綜合型的水資源管理。可以建立以水權、水價理論為核心的水資源管理體制,合理控制水資源內部分配效益,并相應地提高水資源外部分配效益,最終形成有效的集成水資源管理模式。干旱內陸河流地區水資源綜合管理模式需要解決河道外的用水需求與河道內的用水需求之間的矛盾,并且根據水、生態環境以及人類活動的影響,采取有效的集成管理模式,最終使得內陸河流域的水資源、生態環境以及人類和諧發展。
以上對干旱內陸河流水資源管理存在的問題提出的幾點建議,從中可以看出,在干旱內陸河流地區,由于水資源管理不當等種種因素的影響,造成了水資源的嚴重匱乏,而水資源的發展直接影響了當地生態環境的改善、區域經濟的發展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要根據水資源開發利用存在的實際問題,對水資源進行有效的管理,保證水資源的合理利用,以促進當地生態環境與人文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1]姚俊強,鄭江華,張明.干旱內陸河流域最嚴格水資源管理應用探討——以呼圖壁河流域為例[J].人民珠江,2016,37(06).
[2]趙雪雁,薛冰.干旱區內陸河流域農戶對水資源緊缺的感知及適應——以石羊河中下游為例[J].地理科學,2015,35 (12):1622-1630.
TV213.4
A
10.14025/j.cnki.jlny.2017.19.026
楊程,碩士,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水文學及水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