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剛
(石家莊市林業管理站 河北 石家莊 050051)
促進葡萄果實著色的措施
張偉剛
(石家莊市林業管理站 河北 石家莊 050051)
葡萄商品果的內外品質主要涉及果穗整齊度、果粒大小、果粒均勻度、果實色澤、漿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因素。果實色澤是評價葡萄漿果品質的重要指標,決定葡萄果實色澤的主要色素是花色素。影響花色素形成的因素很多,品種、栽培技術、光照、溫度、激素、營養積累等都能影響花色素的合成。
1.1 品種問題。葡萄果實著色的難易與品種特性有關,由遺傳基因決定。大多數品種在正常栽培及散射光條件下都能正常著色,但有些品種需要直射光才能充分著色,例如紅地球、紅芭拉多等。
1.2 光照強弱。光是花色素合成的誘導因子。無光照或者弱光照的葡萄果實雖能夠成熟,但難以合成花色素;當葡萄果實接受光強為自然光強的70%以上時,才能完全著色。
1.3 溫度影響。碳水化合物是花色素合成必備的物質前提。在一定溫度范圍內,白天溫度越高,葉片光合作用越強,碳水化合物積累越多;而在夜間,溫度越低,葉片呼吸作用越弱,消耗越少。晝夜溫差越大,碳水化合物積累量越多,越有利于葡萄果實著色。
1.4 營養積累。糖是花色素合成的原料之一,正常情況下,葡萄果實中花色素的含量隨著含糖量的增加而增加。另外,果實著色與鉀含量成正相關。葡萄超產栽培、果穗過大、果粒過大時,會影響葡萄著色,延遲成熟。
1.5 水分因素。水分與花色素的合成與分解關系密切,并與溫度因子共同作用影響花色素的含量及穩定性。果實成熟期灌水或降雨過多,致使果肉細胞含水量上升,會降低糖度、酸度和花色素的濃度,從而使果實著色變差。
1.6 植物激素。乙烯可以調節花色素合成的生理生化過程,從而促進果實著色。另外葡萄在成熟階段,較高含量的脫落酸可刺激乙烯的生物合成,促進果實花色素的合成與積累。
2.1 科學施肥。春季少量施用氮肥,能明顯促進枝葉生長。在果實膨大期和成熟期,要控制氮肥施用,增施磷鉀肥,促進果實的膨大與轉色;這個時期還要補充微量元素。果穗采摘后每667m2開溝施入有機肥3~5方,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和樹體營養積累水平。
2.2 合理控產。葡萄掛果越多著色越差,果實成熟越晚。一般情況下,生產園每667m2產量控制在1 500~2 000 kg,并結合產量指標確定留芽量、留枝量、留果穗量,確保負載合理,果穗著色正常。
2.3 改善外在栽培條件。在果實的轉色期、成熟期,要控制澆水量,土壤不過于干旱不澆水,若遇到大雨要及時排水。采摘前10 d左右,避開中午高溫時段摘除果袋。晚熟品種可在漿果成熟前30 d鋪反光膜,可增強葉片和果實的光照。另外,摘除枝蔓基部3~5片老葉,可增加通風透光。
2.4 結果枝環剝。在果實硬核期,對結果枝的果穗下部進行環剝,環剝寬度0.3 cm;也可用22#鋼絲直接勒結果枝的果穗下部,促進果實上色。
2.5 應用植物生長調節劑。葡萄果實著色著色15% ~20%時,單獨或兩兩混合用400~500 mg/L乙烯利、150~200 mg/L脫落酸、100~200 mg/L茉莉酸丙酯噴施或浸蘸果穗,可促進果實著色、提早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