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孟令權
文/孟令權
“祝賀參加全國石油化工儀表維修技能大賽的同志們!”
“厲害、厲害”
“又厲害了,我的公司”
“點贊、祝賀”
三隆公司技術交流微信群里聊的熱火朝天。原來,在剛剛結束的“第九屆全國石油和化工行業職業技能競賽”儀器儀表維修工賽項中,三隆公司的技術能人們又拿獎了。該賽事為國家級二類競賽,由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中國能源化學地質工會全國委員會主辦,以“弘揚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為主題,搭建高技能人才展示技能水平的平臺,來自全國19個省區市共32個代表隊參賽,洛陽三隆安裝檢修有限公司代表河南省石油化學工會參賽,取得了團體二等獎的好成績,選手張旭榮獲“全國石油和化工行業技術能手”稱號,魏燦程、蘇文斌榮獲“全國石油和化工行業優秀技能人才”稱號。

文/孟令權

2017年10月10日,公司突然接到了河南省石油化學工會的邀請,邀請三隆公司代表河南省參加于11月7日舉辦的“第九屆全國石油和化工行業職業技能競賽”。雖然三隆公司曾組隊參加各種技能競賽,也取得過不俗的戰績,但是代表河南省參賽還是首次;而此時正值洛陽石化部分裝置檢修,三隆公司人員力量非常緊張。但是面對河南省石油化學工會的高度信任,面對如此難得的學習提高機會,三隆公司沒有絲毫的猶豫和退縮。
董事長、總經理周寶祥高度重視,專門召開經理辦公會研究參賽事項,迅速成立了以公司副總經理劉志業為總負責人,副總工程師袁振東為領隊,張旭、魏燦程、蘇文斌為選手的參賽隊伍。質量技術部牽頭針對競賽范圍,成立專項教練組,制定培訓計劃。
三名參賽選手平均年齡不到35歲,雖然在單位也是技術上的佼佼者,但參加全國大賽,都還是第一次。肩上的擔子重、內心的壓力大,況且比賽中的有些設備平時根本沒有接觸過。

此時距離比賽只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既然參賽了那就得亮出咱們的水平”,三位選手都在心中暗暗憋了一股勁。他們化壓力為動力,接到通知立馬進入緊張備戰狀態。選手、教練都在各單位的重要崗位上,裝置檢修他們是不可或缺的中堅力量,白天奔赴在各個檢修現場,晚上出現在競賽備戰一線,形成了檢修、備考兩點一線的生活。調整,嚴格控制每個關鍵步驟,團隊協作效率高,將團隊狀態發揮到最高水平。
“這真是高手云集的舞臺啊,學到東西真不少。”獲得技術能手的張旭說道。張旭較其他兩位選手年齡稍長,是他們的小大哥,既有豐富的施工經驗,又有外項目部保運檢修經歷。比賽中他關注每個細節,注重每項流程,把握重點,沉著應戰,處變不驚,最終獲得“全國石油和化工行業技術能手”稱號。
比賽中,張旭突然發現打壓接頭漏氣,此時距離比賽結束僅剩15分鐘,張旭深深吸了一口氣,平靜一下自己的情緒,再次檢查設備后,他果斷請裁判確認。經裁判及現場工作人員檢查,發現接頭因多次拆裝老化漏氣,立即進行更換。之后,張旭憑著豐富的操作經驗,快速投入項目收尾中。
這只是比賽中的一個小小插曲,整個比賽過程跌宕起伏,個人賽項中魏燦程DCS組態電腦死機、蘇文斌百分表零位安裝不合適,選手們都能冷靜處理,平和心態,積極和裁判員溝通交流,都及時得到解決。
本次比賽與全國各地行業內的精英同臺競技,選手們心里的壓力是無形的,但更多的是和高手過招的興奮感,比賽中選手們沉著冷靜、努力拼搏、團結協作。既是比賽,更是學習。選手們每天早早來到考場,觀看研究全國各地技術能手的比賽,尤其是對大家比較生疏的沒見過的考試設備,通過大賽官方視頻研究考試步驟。
在團隊項目串級系統調試過程中,選手們合理分工、密切配合,張旭負責畫圖、數據記錄和處理,魏燦程負責現場變送器遷移、故障處理,蘇文斌負責系統上電、操作界面的登陸
三隆公司歷來把高技能人才培養作為公司發展建設的重中之重,高度重視人才的培養和使用。投資300余萬元自建培訓中心,深入推行“四個一”(每日一題、每周一講、每月一考、每月熟悉一臺設備)培訓,開展“師帶徒”活動,每年組織技術“大比武”,鼓勵基層單位創新培訓形式。“學技術、比本領”的觀念深入到了每名職工,“終身學習、學以致用”的企業文化學習理念深入人心。
公司注重技術創新,堅持科技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創建創新工作室,為各專業技術帶頭人搭建攻堅克難、創新發明的平臺,調動了員工創新積極性。針對在檢修施工和故障處理中遇到的難題,公司職工積極總結,優化作業工序和檢修施工工藝,總結出多項優秀工法。公司組織各專業技能專家、技術骨干,編制標準化作業指導書,規范作業程序,提高職工技能水平。近年來,公司先后取得4項發明專利、18項實用新型專利,自主研發的PLC智能控制系統成功投入市場。
通過此次大賽,選手們亮出了“三隆品牌”,豐富了比賽經驗,更見識了各地技術能手的強勁實力,激發了他們向更高水平更高層次進發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