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寶順
(瓦房店市動物衛生監督所,遼寧 瓦房店 116300)
新母雞癱瘓、麻痹、死亡綜合征的診治和防控對策
吳寶順
(瓦房店市動物衛生監督所,遼寧 瓦房店 116300)
隨著近年來我國養雞業的快速發展,一些新病也隨之而來,給養雞業帶來很大損失。新母雞病是其中最為突出的條件病,又稱產蛋前期應激綜合征,是指剛開產(一般在產蛋率超過20%時陸續暴發,產蛋率在30%~90%的高產雞群發病率高)的119日齡左右的蛋雞癱瘓或猝死,所以又俗稱“月子病”。該病一年四季均能發生,冬夏尤為嚴重。雖然此病死亡率不高,但由于此病的特點是越高產雞群發病率越高,導致雞群產蛋率和雞蛋品質大幅下降,應引起足夠重視。
根據多年研究,證實本病為C型肉毒桿菌引起的一種敗血癥。C型肉毒桿菌為革蘭氏陽性菌,其本身并不致病,但其在厭氧條件下會大量繁殖,并產生毒力很強的外毒素,導致家禽發病中毒甚至死亡。
營養不足或過剩;二氧化碳排出量過大,導致呼吸性堿中毒;光照不足導致骨骼中鈣沉積過少而癱瘓。生物堿和膽堿缺乏導致脂肪肝和脛骨粗短癥,雞蛋體積變小;維生素A、D、E缺乏影響鈣在骨骼中沉積和形成蛋殼,軟殼蛋、薄殼蛋增多,部分雞站立困難、癱瘓。
飼養員不確定病因就亂用藥,見蛋雞腹瀉就投用抗生素治療,損害肝腎;或見初產母雞癱瘓就補鈣、磷,進而引發痛風。有的養殖戶采用簡易棚舍養蛋雞,環境較差、密度大,造成雞抵抗力差而發生本病。
本病主要發生于產蛋率大于20%的蛋雞,產蛋率越高,越易死亡;發病率20%~40%,治愈后的產蛋率低于85%,嚴重者治愈后僅為60%~70%。由于溫度高時利于肉毒桿菌繁殖,夏天及冬天供暖后較易發??;通風差的禽舍內已感染該病且在發病早期發現,將病禽放于通風處,癥狀可減弱甚至轉好。開產后軟蛋率明顯升高且持續時間長,200日齡仍未進入產蛋高峰;開產后不斷零星死亡,雖治療但復發率高;采食、飲水、糞便、呼吸及精神狀態正常,產蛋率忽高忽低。
肌肉淤血或蒼白,嗉囊擴張、硬實;肝臟腫大淤血,有出血斑、瘀血斑;部分卵泡變性成不規則形狀,輸卵管充血、水腫,內部常有硬蛋殼存在;氣管內出現黏液,個別輕微充血,管壁彈性變差、變脆,肺部不同程度充血;腺胃糜爛潰瘍,腺胃壁變薄或穿孔,腺胃乳頭出血或流出黃褐色液體。
及時發現病雞,置陰涼通風處,并查看肛道是否有雞蛋,隨時注意助產。控制雞舍溫濕度,加強通風,緩解應激。投喂“升蛋快樂”(益母生化散),每袋均勻拌于400公斤飼料中,并補充維生素A、D3、E和乳酸鈣,連用5天?!澳c得樂”(主要成分為新霉素)治療腸炎,每袋兌水200公斤;若有病毒混合感染,可投喂黃芪多糖,每克兌水20公斤。上、下午2次飲水,每次3~4小時,連用4天。飼喂低能量全價蛋雞飼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