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瑞榮
(承德縣扶貧和農業開發辦公室河北承德067400)
農業綜合開發項目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問題與建議
朱瑞榮
(承德縣扶貧和農業開發辦公室河北承德067400)
本文分析了項目扶持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合理化發展建議。
農業開發項目;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問題與建議
農業綜合開發是國家支持和保護農業發展的戰略舉措,也是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重要途徑。農業綜合開發項目主要通過財政補助的方式,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實施種養基地、農產品加工和流通設施三類項目。通過項目的實施,可以實現:一是農業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引進新品種、新技術進行示范、推廣,及時幫助農民調整種養業結構,促使農產品以優良的品質進入市場,實現生產與市場有機結合,增強農產品市場競爭力,實現合作社和農民雙增收,提高了農民從事農業生產的積極性,從而促使縣域果、菜、牧等優勢主導產業規模化發展。二是社員素質進一步提高。合作社進行科技培訓,提高了社員的科技水平,培養了一批懂技術、會經營、善管理,能帶領農民共同闖市場的能人。三是抵御市場風險能力進一步增強。扶持合作社做大做強,吸引了產業化龍頭企業加入合作社組織,提高了應對市場風險和市場變化的能力。四是合作社的運行機制進一步規范。實施農業綜合開發項目,使合作社的運行機制和賬目管理更加規范。
目前承德縣在工商部門依法登記注冊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已有400多個,遍及全縣23個鄉鎮,覆蓋縣內果品、蔬菜、畜牧等優勢主導產業,形成了以規模較大、管理規范、總體效益較好的合作社為重點,其它中小型合作社為補充的格局。縱觀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現狀,發展比較好的主要有兩種類型:一是龍頭企業帶動型。以企業為龍頭,創建“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的合作社,這類合作社主要的功能就是在龍頭企業和農戶之間架設橋梁,充分利用龍頭企業的資金、技術、市場等綜合優勢,為基地農戶提供統一的物資供應、技術指導和產品合同回收服務,這樣既增加了農戶的生產積極性,提高了農產品的質量,保證了農戶利益,同時還解決了龍頭企業的原材料購買成本高、收購難的問題,實現了雙贏。二是能人牽頭型。以專業大戶或技術能手為骨干,創辦的“能人大戶+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的合作社。這類合作社由農村種養大戶、運銷大戶等在其生產、經營達到一定規模,為求得更大的規模效益而聯合其他生產經營者自發組建的,集技術、市場于一身,具有較強的輻射帶動能力和服務能力,一般發展規模較大,帶動范圍較廣。
3.1 經營內容單一,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弱。目前,承德縣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大部分是以規模較小的專業技術協會為主,主要是向農戶提供生產技術服務、信息服務、生產資料的采購服務等生產型基礎服務,而從事農產品初(深)加工、儲藏運輸、統一銷售等提高農產品附加值、提高經濟效益的較少,所以為農戶提供市場機會的能力有限,農民還不能通過合作社得到較高、較穩定的收入,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也很弱。
3.2 產品認證意識和品牌意識淡薄。多數合作社對產品質量認識還只停留在控制農藥、化肥使用上,而對于進行產品質量認證、注冊商標等認識還不到位,致使相同質量的農產品在大中城市市場上的競爭力大相徑庭。
3.3 運營機制不健全。多數合作社在組織形式上還是松散型的,產供銷銜接不夠緊密,與農戶簽訂規范合同的不多,市場行情好時能做到利益均沾,一旦市場發生變化,或遭遇自然災害時,農民的利益就很難得到保障。同時,因為合作社還沒有建立合理的利益互補機制,有時會出現農民不能夠按著交易量獲取第二次利潤分配。
3.4 管理和經營水平不高。合作社會員素質還不夠高,專業知識、技術水平、管理經驗都較缺乏,亟待培訓提高,以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
4.1 扶持合作社大力發展規模化、標準化的農產品生產基地,通過配備水電設施,提高基地生產能力;通過引進新品種、新技術,提高農產品質量;通過進行綠色、有機、無公害等認證,注冊產品商標,提高農產品市場競爭力。
4.2 扶持合作社興辦加工廠,進行產品初加工和深加工,延長產業鏈條,提高產品附加值,增加農民收入,增強合作社自身經濟實力。
4.3 支持合作社加強倉儲、保鮮、運輸等設施建設,實現生產和市場的直接有效對接。
4.4 支持合作社加強技術培訓,通過新品種、新技術的引進推廣,不斷提高社員的生產管理水平和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