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德強 梁世強 張學生
(河南省臨潁縣農技中心河南臨潁462600)
臨潁縣黑皮冬瓜產業形勢調查與分析
杜德強 梁世強 張學生
(河南省臨潁縣農技中心河南臨潁462600)
臨潁縣是河南省黑皮冬瓜主要產區之一,本文針對臨潁縣黑皮冬瓜近年來的生產現狀及存在問題進行了分析,并進一步提出了合理的解決辦法。
黑皮冬瓜;生產現狀;調查報告
2016年9月中下旬,在黑皮冬瓜收獲期,我們對臨潁縣的王孟鎮、石橋鄉的6個村18戶的黑皮冬瓜生產現狀進行了調查分析,結果發現部分農戶缺少生產理念,信息市場閉塞,購銷市場不規范、不健全等問題依然存在,造成黑皮冬瓜效益在不同年份波動較大。針對以上問題,本文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以期提高臨潁黑皮冬瓜種植的整體水平,同時對其他地方黑皮冬瓜生產也有一定指導作用。
1.1 播種面積穩中有升。隨著土地流轉面積增加,播種面積穩中有升。臨潁縣具有種植黑皮冬瓜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現在黑皮冬瓜已成為臨潁北部幾個鄉鎮主要的蔬菜作物,近年來種植面積均在3萬畝以上(見表1)。全縣有5個鄉鎮種植黑皮冬瓜,其中石橋鄉、窩城鎮、王孟鎮等鄉鎮已形成規模化種植。
1.2 種植技術日趨完善
1.2.1 適時合理引進新品種,增加種植面積。臨潁縣早熟小冬瓜面積占總面積的5%~8%。黑皮冬瓜5個鄉鎮均有種植,大面積種植主要集中在石橋鄉、窩城鎮、王孟鎮。通過調查發現:100%農戶都認可黑皮冬瓜新品種具有增產優勢,換種后黑皮冬瓜長勢好,病害輕。農戶一般獲取黑皮冬瓜新品種的途徑主要靠電視廣告、種子經銷商的宣傳和農業部門的推廣。
1.2.2 播期安排更適宜。臨潁縣黑皮冬瓜95%是麥瓜套,僅有極少數采用麥茬或蒜茬種植,因此臨潁縣黑皮冬瓜全部采用育苗移栽技術。由于近年來春季氣溫不穩定,部分年份育苗期仍有降雪,黑皮冬瓜種植戶總結經驗教訓,近幾年黑皮冬瓜育苗播期比前幾年推遲了10~15d,育苗播期主要集中在3月25日左右,約比定植期早28d。
1.2.3 施肥管理較科學。調查結果顯示:黑皮冬瓜是臨潁縣種植面積最大的瓜類經濟作物,是農民增收的主要來源,而科學施肥又是決定產量的重要因素。縣農業部門在各鄉鎮建立起了符合臨潁縣黑皮冬瓜生產的施肥體系,并取得了顯著成效。根據臨潁縣耕地土壤養分質量的評價,建議每畝地需施優質土肥3~4m3、尿素10kg、磷酸二銨9~10kg、硫酸鉀15kg,或施用黑皮冬瓜專用肥50kg,起壟時一次施入。調查發現目前黑皮冬瓜種植戶已經比較注重氮、磷、鉀的配合施用,施肥水平也更加的科學合理。
1.3 加強了對病蟲害預防的重視程度。通過調查發現,黑皮冬瓜的病蟲害預防及防治次數與黑皮冬瓜產量、長勢關系較密,預防病蟲害次數較多的產量相應增加,反之產量減少。殺蟲劑用藥種類以氯蟲苯甲酰胺類最好,如康寬等;殺菌劑用藥種類以甲氧基丙烯酸酯類最好,如拿敵穩、嘧菌酯、吡唑醚菌酯等。
2.1 黑皮冬瓜生產總體水平有待提高。通過調查,高于30%的農戶2016年黑皮冬瓜產量在3500kg/畝左右,王孟鎮一農戶最低,2700kg/畝,與黑皮冬瓜理論產量4000~5000kg/畝還有一定差距,農戶生產總體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
2.1.1 肥水管理不到位。通過調查發現,有近85%的種植戶不施有機肥,近一半種植戶灌水不及時。
2.1.2 播期偏晚,不能形成壯苗。通過調查發現,2016年最晚播期為4月5日。
2.1.3 病蟲害防治技術缺乏。農民不能正確識別病害和蟲害,不能做到對癥用藥和適時用藥,更做不到綜合防治病蟲害等,因此,病蟲害防治效果較差,病蟲危害較重。
2.2 黑皮冬瓜生產多為自發性,價格波動起伏大。臨潁縣黑皮冬瓜生產的80%以上是自發性的,只有少數的組織(農民合作社等)和種子加工企業合作,實施產、銷服務,不能為種植戶提供保護價收購,農戶自主承擔黑皮冬瓜種植風險。
2.3 黑皮冬瓜質量難以得到保證。目前臨潁黑皮冬瓜生產仍以分散種植為主,全部地爬栽培,在黑皮冬瓜病蟲害防治用藥方面得不到有效徹底的監控,致使黑皮冬瓜質量安全隱患依然存在。收獲后農戶儲存條件差異很大,對收儲后的管理不到位,造成黑皮冬瓜病變現象時有發生,瓜品質量變差,收益降低。
2.4 生產機械化水平較低,用工費用太高,直接影響黑皮冬瓜生產效益。臨潁黑皮冬瓜生產目前仍以傳統人工催芽、育苗、定植、收獲為主,耗時費工,嚴重影響了黑皮冬瓜生產的經濟效益。
3.1 穩定現有面積,理性擴大種植面積,進一步提高黑皮冬瓜質量。有關政府部門應加大對黑皮冬瓜生產的宏觀控制力度,理性擴大黑皮冬瓜種植面積,正確引導農戶進行黑皮冬瓜的標準化生產。同時,要加大對黑皮冬瓜生產基地建設的資金和政策支持力度,從根本上提高黑皮冬瓜質量水平。
3.2 加大農田基本設施建設力度。政府應加大對農業的投資力度和支持力度,首先在水位較深地區打深水機井,并高標準的進行機電配套,同時推廣節水灌溉新技術,解決靠天等雨奪豐收的雨養農業生產習慣。其次把支農資金向低洼易澇區傾斜,并動員社會力量修通渠道,排除積水死角,確保大澇年份不受災。
3.3 建立適宜的輪作制度。臨潁縣黑皮冬瓜種植多采用小麥、黑皮冬瓜套種模式,復種指數高,用地養地矛盾突出,要改變種植模式,采用用地養地相結合,解決因連作病害加重的問題和因連作引發對某一種微量元素過度吸收而使地力下降的問題。
3.4 加強對農民的技術培訓,提高黑皮冬瓜種植者的生產綜合技術水平。以近幾年政府對農民陽光工程培訓、全國基層農技推廣補助、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新農村建設培訓為契機,充分利用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的資源優勢,在黑皮冬瓜生產的關鍵期對廣大農戶定期進行黑皮冬瓜高產栽培技術培訓,以轉變農戶對黑皮冬瓜的傳統種植理念,切實提高農戶對黑皮冬瓜的標準化生產技術水平。
3.5 提高機械化水平。政府引導機械加工企業,借鑒油菜毯狀育苗機械化移栽技術,研發移栽機械,有效提高黑皮冬瓜的移栽機械化水平。
3.6 加強黑皮冬瓜深加工。政府出面,采用引進外資或引入外地加工企業,對黑皮冬瓜進行深加工,如冬瓜干、冬瓜加工副食品餡料、脫水冬瓜和糖漬品等高附加值產品,以提高臨潁黑皮冬瓜的附加值,進而提高農戶的黑皮冬瓜種植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