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平山縣農業畜牧局河北平山050400)
林下花生種植技術
李娜
(平山縣農業畜牧局河北平山050400)
近年來,平山縣利用山場資源,大力發展林果產業,僅2016年就完成人工造林10.5萬畝,全縣已建成經濟林基地50萬畝。為緩解發展林果收益慢、周期長、投入大等問題,農戶抓住林果前3年樹木基本形不成遮光的特點,在林下種植谷子、紅薯、花生等低莖稈作物,形成了林果—作物特色農業種植模式,實現了林下種植多種經營及綜合發展,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及經濟林的產出,增加了農民收入,拓寬了農民增收渠道。現將林下套種花生種植要點歸納如下,以供林農參考。
花生要高產,良種是基礎。要選擇適合平山林下種植的花生品種。選用的種子要飽滿、整齊、無破損。在剝殼前要進行晾曬處理。剝殼后選擇形狀整齊、粒色純正的籽粒作種。花生的種植密度要根據當地氣候、地力、品種和栽培條件而定。林下套花生種植密度一般為9000~10000穴/畝,每穴2粒,即18000~20000株/畝。
花生比較耐瘠薄,且自身有固氮能力,所有施肥應以基肥為主,如能夠一次性施好施足基肥,一般可以少追肥或不追肥。每畝施農家肥3000kg;化肥應以磷肥為主,每畝施入磷酸二銨10~25kg外加康地增50kg。花生苗期,如果土壤貧瘠、基肥不足,造成幼苗生長不良時,應早追施苗肥、促苗早發。中后期隨著根瘤菌固氮能力增強,自身固氮量可基本滿足生長需要,因此氮肥用量不宜過多,以追磷、鉀、鈣肥為主,以免引起徒長。到生長后期,隨著根系的衰老,噴施葉面肥效果十分明顯,葉面噴施磷肥,可促進莢果充實飽滿。
花生的田間管理主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3.1 清棵壯苗。在花生齊苗后進行第1次中耕時,用鋤子將幼苗周圍的土向四周扒開,使2片子葉和第1對側枝露出土面,以利于幼苗的第1對側枝健壯發育,形成健壯幼苗。
3.2 中耕除草。分別在苗期、團棵期、花期進行3次中耕除草。除草時要掌握“淺、深、淺”的原則,苗期中耕防止壅土壓苗,花期中耕防止損傷果針。
3.3 控棵增果。花生開花后,要防止水肥不足引起的植株早衰和高產田土壤肥力較高引起的秸棵徒長。在這一階段應及時進行深鋤扶壟培土,以便果針入土結實。如果發現有過早封壟現象,要及時葉面噴施0.50%的矮壯素溶液,抑制徒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