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楊慶華
(1湖北工業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湖北武漢430068;2云南省政府辦公廳云南昆明650000)
光伏農業發展現狀與發展前景分析
黎明1楊慶華2
(1湖北工業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湖北武漢430068;2云南省政府辦公廳云南昆明650000)
光伏農業是實現農業產業升級與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方向,本文通過對太陽能在農業領域的應用及光伏農業的發展情況介紹,就中國光伏農業的發展前景進行了分析。
光伏農業;應用領域;發展前景
光伏農業是將光伏發電與現代種養殖業密切結合的新型農業模式,有力地提升了農業科技水平,促進了農業產業升級與結構優化。光伏發電作為新能源的典型代表,實現了農村能源利用的變革和與時俱進,通過發展光伏養殖、光伏種植等產業,帶動生態農業的發展,實現真正的低碳與可持續發展農業模式。
人類長期以來對太陽能源的使用主要限于對農作物的自然干燥,現如今,通過太陽能干燥機可以有效加快谷物和水果的水分散失速度,通過太陽能收集器收集太陽能,控制熱空氣的對流速率,從而產生露天晾曬的干燥效果,產品品質可以達到甚至超過傳統露天晾曬等生產方式[1]。牲畜業及養殖業也是未來太陽能發揮作用的主要方向,現代化的養殖業對溫度和空氣質量提出了較高要求,通過保持恒溫恒濕并加強空氣流通等方式,可以有效去除有毒氣體及病微生物,從而保證牲畜健康成長。太陽能成為維持設施運轉的清潔能源利用方式,通過適當的規劃和設計,太陽能空氣/空間加熱器可以對進入農場建筑物的空氣進行恒溫控制,太陽能熱水器可以為設備清洗提供熱水,和傳統能源消費相比較,太陽能溫控體系可以削減50%的成本[2]。太陽能大棚及溫室是光伏種植業的重要發展方向,被動型太陽能溫室具有收集和儲存太陽能熱能的作用,通過最大限度地提高光線入射率,從而能夠保持植物在夜間和陰天生長所需求的溫度。主動太陽能溫室需要使用補充能量來滿足種養殖的要求,尤其在較冷的氣候區域,通常需要氣體或電能輔熱系統以滿足動植物生長發育的需要[3]。
太陽能電力或光伏(PV)系統將太陽能轉換為電力,可以用來為照明、控制系統、灌溉系統、空調設施等提供充足的電力[3]。尤其是在廣大農村區域,光伏系統的建設比電網鋪設及其他傳統能源發電方式更具經濟性,且維護技術性要求較低,管理相對粗放,較好地解決了當地農業生產發展的能源需求問題[4]。生產實踐中,通過“光伏農業大棚”、“漁光互補”等模式的推行,將光伏發電與農業生產有機結合,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土地資源。同時,利用光伏粗放式的管理特點,使太陽能光伏農業、太陽能動力水泵、太陽能殺蟲燈、太陽能光伏養殖場、太陽能污水凈化等方面成為了光伏農業發展較為成功的模式,最大限度地實現了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結合。
將光伏建設與農業發展相結合目前尚缺乏足夠的理論及實踐基礎。因此,光伏電站的設計與施工、農作物的篩選、農業生產能源管理等方面均需要企業及農民的實踐反饋,同時需要考慮影響光伏發電的氣候、地形等限制因素,結合當地作物的生長需求,因地制宜地進行光伏農業的建設。
我國是農業大國,但耕地資源極其有限,因此,將光伏等高科技技術與農業生產相結合,有效地提高了單位土地產出,契合了農業4.0時代的發展要求。此外,我國是太陽能豐富區域,全國各地太陽年輻射總量達335~837kJ/cm2。因此,在電力缺乏的西部農村區域,光伏農業的建設可以將區域資源稟賦與先進生產力相結合。在當前資源總量有限的約束下,如何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升級傳統農業生產方式成為國家關注的重點,光伏產業已成為我國“十二五”的重要支持方向。
當前,光伏農業的發展仍然存在著基礎設施落后、人員素質不高、技術標準與規范尚未明確、前期投入較高等諸多問題。但隨著國家扶持政策的出臺及農業金融機制的逐步完善,光伏農業具有較大的發展空間[5]。以光伏分布式電站為例,雖然前期建設費用較高,但長達25年的收益周期極大限度地節約了生產成本和社會資源,也能夠保證民眾對光伏農業發展的參與程度[6]。
太陽能光熱利用由于其環境零污染,且可以有效抵消減緩由傳統能源消耗所帶來的溫室氣體排放,從而成為未來能源發展的主導方向(Svejkovsky,2006)。目前,光伏農業的發展在我國尚處理于建設初期,相關政策、技術規范及行業標準急需完善,因此需要企業、科研單位的通力協作,通過推廣并加強光伏產品在農業領域的應用,實現光伏產業與農業的協同發展。
參考文獻
[1]Schepens,G.SolarEnergyinAgricultureand Industry:PotentialsofSolarHeatinEuropean AgriculturalAssessment[M].USA:Reidel PublishingCompany,1986.
[2]Garg,H.AdvancesinSolarTechnology:volumeIII HeatingAgriculturalandPhotovoltaicApplicationsof SolarEnergy[M].USA:ReidelPublishing Company,1987.
[3]Svejkovsky,C.RenewableEnergyOpportunitieson theFarm[M].USA:APublicationofATTRONationalSustainableAgricultureInformationService,2006.
[4]黎明,王炳輝.湖北農村發展分布式光伏發電可行性研究[J].現代農村科技,2017(2):99~100.
[5]黎明,楊慶華,皮琪力.湖北山地太陽能光伏電站設計與效益分析[J].應用能源技術,2016(10):50~52.
[6]黎明,楊慶華.太陽能產業扶貧在云南省農村扶貧工作的作用與建議[J].中外企業家,2016(8):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