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超
(保定市滿城區農業局河北滿城072150)
新常態下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工作創新策略
魏超
(保定市滿城區農業局河北滿城072150)
本文主要對新常態下基層農業技術推廣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結合農業發展的需求提出創新性的策略。
新常態;基層農業技術;創新策略
農業的發展離不開科技的支持,科技是推動農業發展、造福于數億農民的重要途徑。而農業技術的推廣和轉化是農業發展的關鍵,也是在今后的農業發展中需要加強的地方。基層農業技術的推廣,在新技術新品種的普及方面、在做好病蟲害的防治方面、在提高農民的技術水平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滿城區在農業基層技術的推廣中逐漸建立了相應的體系,在促進農業發展的過程中也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但在該體系運行的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和矛盾,主要有如下幾點:
1.1 需求信息反饋機制不順暢。目前,基層農業技術的推廣是從上至下的過程,很多技術與農業發展、農民需求不是吻合的,并且在推廣過程中沒有及時反饋農民技術水平現狀和對信息掌握的情況,那么技術在推廣過程中必然會受到一定的阻力,難以發揮出真正的效果[1]。
1.2 統籌協調工作不到位。鄉鎮地區和技術推廣單位之間的協調工作不到位,技術推廣站的推廣活動主要是以農戶為中心,雖然這個活動具有獨立性,但是很多工作仍然需要政府給予相應的配合與條件支持。其次,很多政府工作人員對技術推廣工作的認識不足,對技術支持比較忽視。
1.3 基礎條件差。目前,雖然滿城區的技術推廣和科技服務體系已經初步建立起來,也配備了一些相應的設施,但是由于經費限制,設備不全、培訓條件落后以及示范基地受限等問題一直不能得到很好的解決,對于技術推廣也會造成一定的阻力。
2.1 建立高效暢通的需求反饋機制。農業技術的推廣是為農業和農民服務的,所以農民對技術的掌握程度、對技術的需求等信息的反饋是十分重要的,政府應該多開展一些渠道,獲取農民的實際需求信息,分析需求中的本質,建立出一套流暢的信息傳遞和反饋機制,保證所推廣的技術是切合實際的、是符合農民需求的。技術推廣站的工作人員和聯絡員,定期對農民的需求情況進行調查,除了報告給上級之外,還要將具體情況反饋給對應的業務部門,對推廣的技術進行相應調整[2]。
2.2 建立農業技術人員的崗位責任制度。在農業技術推廣的過程中,要建立完整的體系,強化技術推廣的效果,必須要建立相應的責任制度,明確體系中每個工作人員的責任與義務,對崗位職責進行評估和歸納,提出相應的原則與要求,按照實際需求建立責任制度。通過明確每個人的工作范圍與責任,可以提高技術推廣的效率,督促人們多做實事[3]。
2.3 創新推廣方式方法。在進行一些新玉米品種、小麥品種、草莓品種的推廣種植過程中,可以在滿城區的電視臺專門開設一個技術推廣欄目,由技術推廣站的專家根據新品種種植的技術問題進行專題講座,在初始階段可以提高講座的頻率,如每周進行一次,后期調整為半個月一次。例如在小麥的種植季,可以具體的宣講關于“一噴三防”技術的實施過程;在番茄推廣和種植期間,針對該品種的產地,品種的選擇,定植前的準備工作,定植的方法、時間、田間管理等技術措施進行詳細講解,通過專題講座,利用可視化的方式,傳遞出更多有用的技術信息,農民接收的速度和效率也更高。還可以建立農情信息網,定期將一些時令季節的農業種植的技術信息以群發的方式發送給農戶。開展技術熱線,在基層推廣中心建立服務中心,建立能夠覆蓋全滿城區的技術推廣環境。農戶在種植過程中,如果遇到任何技術性的問題可以通過熱線、大廳咨詢的方式尋求幫助。政府和服務中心根據種植的實際情況,可以指派專家到現場指導農戶,提高作業的有效性[4]。
[1]崔大禹.新常態下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工作創新策略分析[J].農業與技術,2017,37(8):47~52.
[2]李博,左停.農業新常態背景下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隊伍改革路徑選擇——基于全國10個省區的調研[J].山西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15(7):492~497.
[3]王琳瑛,左停,曠宗仁,等.新常態下農業技術推廣體系懸浮與多軌發展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6,33(9):47~52.
[4]時飚,王利軍,白光慧,等.新常態下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思考[J].中國農業信息,2016(16):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