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靜
摘 要:新會計制度實行后,有效提升了高校的管理質量。相對于傳統會計制度,新會計制度能對于高校的資產計算的更為清楚,能更好的評估高校資產的價值;讓賬目更加的清晰,也與實際情況更為符合;賬戶的設立也更具備科學性,大大提升了會計核算工作的效率。新會計制度與“營改增”制度實行后,高校的會計核算工作在適應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問題。為此,主要就其中的問題進行討論,并探究出有效的解決方法。
關鍵詞:新會計制度;會計核算;問題與對策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23.107
0 引言
為了更好的促進我國高校會計專業的教育質量,國家于2014年1月1日正式施行新會計制度。新會計制度中重新制定了高校中各種事項及經濟業務,就會計確認、記錄和計量等問題作出細致的規定。有效提升了高校財政的管理質量,保證了高校財政信息的真實和有效。這些細節的更改將會直接影響到高校會計核算。在實際運行的過程中,高校會計核算常常會因為無法適應新會計制度而出現各種問題。如果不好好解決,將直接影響到高校會計核算的質量。
1 新會計制度視角下高校會計核算的優勢
1.1 更為真實的反映高校的資產情況
在傳統的會計制度中,通用設備的價值標準設定為500元,專用設備的價值標準設定為800元。固定資產不計提折舊,無形資產不計提攤銷。如此,便限定了高校對于通用設備與專用設備的采購,而且不能有效的在賬面上體現出高校的無形資產。新會計制度在這兩方面都作出很好的改進。首先,它將通用設備和專業設備的價值標準分別提升到1000元和1500元。其次,它增加了高校需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并需要攤銷無形資產,通過設置“累積折舊”、“累計攤銷”等科目,讓無形資產以“虛提”的方式呈現在賬面上。讓高校的資產情況得到能夠更清晰、更真實的呈現在賬面上。
1.2 對財政支出項目的管理更加細致
在傳統的會計制度中,支出項目主要分為教育事業支出、經營支出、上繳上級支出等。每一個支出項目都非常的廣泛,都可以再細分出更為具體的項目,如教育管理支出、行政管理支出、科研項目支出等。如果只是生硬的將這些支出項目細分,不僅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人力,并且得到的結果也不一定是精準的。新會計制度在傳統會計制度中的支出項目上增加了科研事業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后勤保障支出、離退休支出與對附屬單位補助支出等。在細化支出項目的同時,在平時的核算工作中就能夠完成原始憑證的分類工作,有效提升了會計核算的效率、清晰度與科學性。同時,新會計制度的會計核算會對會計工作人員的要求會更高,會更加重視會計人員的專業度與細致度。
1.3 能更為清楚的反映賬目收支情況
傳統會計制度中,一直是采用收付實現制的方式。當收入與支出并不在同一時間點,就很難反映出當時收支的真實情況。新會計制度則在部分經濟項目中采用的是權責發生制度,與收付實現的方式聯合使用,及時并真實的反映出各個期間收入與支出的詳細情況。
1.4 賬戶的設計更為科學
傳統的會計制度中,基本賬戶與基建賬戶是獨立分開的,并且基建賬戶是不能合并到基本賬戶中。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快速,這樣的賬戶設計已經不能滿足現有的預算體制。在新會計制度中,將高校會計中的基建賬戶并入到基本賬戶中,規范了資金的核算,從基本賬面上邊可以了解高校的財政情況,而不需要再另外審核基建賬戶。
2 新會計制度視角下高校會計核算的問題所在
2.1 高校會計核算的會計人員素質不夠
在傳統的會計制度中,高校會計核算并不需要非常專業的會計人員,大多數會計人員只需要了解基本的會計原理知識,并且能夠進行會計軟件的操作即可。對于會計人員的素質要求也僅限于自己的業務,對于其他相關的財務業務或信息并不關心。但新會計制度是基于當前已經普遍使用的計算機技術,會計人員不僅要了解專業的會計知識及相關的網絡知識,還要掌握必要的計算機技巧,才能夠適應新會計制度的人才要求。
2.2 對高校固定資產的核算不夠全面
盡管上文中說到新會計制度能更為真實的反映高校資產情況,但對于固定資產的核算仍然存在不足。其主要原因是因為目前大多數高校的固定資產龐雜,入庫的時間也是不統一的。加上傳統會計制度實行期間,固定資產是不用計提折舊的,所以就其剩余價值和使用壽命進行有效的計算,進而影響到新會計制度實行對固定資產的核算。
2.3 相應的監督管理制度沒有得到及時完善
隨著高校自身的不斷發展,高校財務業務重視會計核算,輕視相關監督的現象并沒有得到好轉。具體體現在以下兩點:(1)會計核算人員能快速準確的判斷出發票的合法性與合規性,但對于發票的真實性則缺乏足夠的辨別能力。(2)伴隨著高校的不斷發展,高校的資金收入的方式也開始變得各種各樣,尤其是一些創收項目也開始增多。但這一部分的收入并沒有納入高校的預算中,自然也就不在會計核算的范圍內,繼而影響了對高校財務情況的判斷。
2.4 “營改增”加大了對高校會計核算的影響
“營改增”的制度實行以來,高校中的一些項目也納入“營改增”的范圍內,其中這些項目有技術轉讓服務、研發服務和技術咨詢類服務。由于營業稅與增值稅的增收范圍和計稅方式存在很多不同,并且申報的流程復雜等原因,無形中加大了高校會計核算的工作量。盡管如此,在“營改增”制度實行后,最大限度的避免了重復納稅,讓高校能有更多的資金用于自我發展與教學研究。
3 有效改善新會計制度下高校會計核算問題的措施
3.1 注重提升高校會計核算人員的專業素質
首先,在挑選會計核算人員方面,學校應該更注重具備足夠計算機技巧和專業知識的會計人才。對已有的會計人員要給予必要的培訓,提升他們的專業知識及對計算機的使用。同時,高校的會計核算人員要注重自我提升,包括自我職業道德的培養,對相關業務的了解,注重提升自己的整體素質。
3.2 制定出合理的計提固定資產與無形資產的方式
固定資產與無形資產是高校資產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制定合理的計提方式能幫助提升這些資產的使用率,保證高校財務信息的客觀性與準確度。財政部門與資產管理部門應共同合作,清算好學校的固定資產,并對不同種類的資產情況做到心中有數。隨后可邀請資產評估專家對高校已經使用的固定資產評估其剩余價值和使用年限,以方便計提折舊。如果需要購置其他固定資產,應該按照不同類別分別制定有效的折舊標準、年限等。而無形資產也應該按照不同的類別制定攤銷的標準和年限。規范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的會計核算,客觀的反映出高校資產的價值。
3.3 注重完善高校會計核算監督制度
高校在制定并完善高校會計核算制度時,應符合我國的相關政策法規,并且要注重引進新時期的工作理念,適應新會計制度及新環境。注重高校財務審計隊伍的專業度,逐步完善高校內部的審計制度及相關財務管理制度,加大對財務管理的監督,防止出現舞弊或財政錯誤。高校財務還應重視對原始憑證的審核,保證會計核算人員具備足夠分辨原始憑證的能力,杜絕虛假發票入賬。對于高校創收項目的增加,高校應該將其歸入到高校的預算中,并對其支出進行分類與細化,保證收入與支出始終保持平衡。
3.4 善于利用“營改增”的影響
“營改增”是稅制改革的必然現象,因此高校領導要應順應稅制改革,合理利用“營改增”帶來的正面影響。培訓高校會計人員關于“營改增”的相關知識,加大會計人員對其了解。在進行會計核算時,要按照新會計制度及相關的規章制度進行,規范關于增值稅賬目核算的要求,保證增值稅核算工作的全面、客觀、真實。需要注意的是,因為增值稅能夠與進項稅進行抵扣,所以對于這一塊高校應派專人負責,嚴格管理。
4 結論
新會計制度有利于提升高校會計核算的質量,更加清晰呈現高校資產的價值與使用年限,進而提升其使用率,讓高校的賬目更加清晰,賬戶設計更加合理。但在實際運行中,還是會出現各種不足。高校應重視這些不足,注重建設高校會計人員的專業素質與綜合素質,完善相關的管理機制與監督機制,順應“營改增”并合理利用其帶來的正面影響。如此,才能在新會計制度的施行下更好的完成高校會計核算工作。
參考文獻
[1]馬英格.新舊會計制度下高校固定資產核算問題及對策[J].商業會計,2015,(22):44-45.
[2]張文潔.新會計制度下高校會計核算相關問題與對策淺析[J].商,2016,(16):174-175.
[3]佟怡伶,欒嵐.論高校會計核算制度中的主要問題及相應對策[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11,(06):90-91,96.
[4]馬維釗.論新會計制度下高校會計核算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東方企業文化,2015,(17):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