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美國、德國特約記者 孫衛赤 青木 ●任重 柳玉鵬

在經過近兩個星期的職位空缺后,蒂勒森最終通過參議院認證,于2日出任美國新一任國務卿。56票贊成、43票反對,曾在國務卿提名會上妄言“不讓中國接近其建造的南海島礁”的他,跌跌撞撞走過了美國歷史上最艱難的國務卿上任之路。等不及讓他喘口氣,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已經給這位新國務卿遞上了一份沉甸甸的任務清單:包括處理禁止7個伊斯蘭國家人員入境命令的影響;化解特朗普與澳大利亞總理特恩布爾的爭吵;監督美墨邊界隔離墻的在建狀態;澄清特朗普所謂“伊朗被政治警告”的確切含義;厘清美國在敘利亞戰爭中的角色;最后還要解釋清楚“自己與俄羅斯的關系”。當蒂勒森2日在國務院的首場演講中高呼“團結”之時,全世界都在冷眼旁觀:這位毫無從政經驗的前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CEO,如何完成這份并不輕松的任務清單,同時還要為老板特朗普時不時“推”出的“外交驚奇”補位“拆彈”。
史上反對票最多
蒂勒森本周三在美國參院以56票贊同、43票反對的結果,被確認成為美國第69任國務卿。加拿大《商報》3日稱,特朗普上任十多天,國務卿人選才獲參議院通過,這在美國歷史上相當罕見。至于反對票多達43票,則創下美國參議院反對確認國務卿票數的歷史紀錄。一些美國媒體認為,這反映了民主黨對于特朗普外交政策的不安。
當地時間2日是蒂勒森宣誓就任國務卿后第一天上班。他當天的主要工作是安慰憤怒的美國盟友以及他的新員工。由于參加特朗普主持的年度全國祈禱早餐會,他遲到了差不多30分鐘。他在國務院大樓的廳堂里幽默地向同事們道歉:“似乎在今年的祈禱早餐會上,大家覺得需要再祈禱一會兒。”
蒂勒森當天在國務院演講的重點是敦促“團結”。此前,上千名國務院外交官和工作人員簽署了一份意見書,反對特朗普發布的“禁穆令”。對此蒂勒森表示,有不同建議是好的,但該機構的執行必須統一。他重申,“我們每個人都有權表達政治信仰,但不能讓個人信念壓倒團隊工作。讓我們彼此了解,把精力集中在部門目標上。”
3日CNN評論稱,特朗普已向政府工作人員發出警告,要么執行總統命令,要么走人——這意味著蒂勒森接手了一個士氣低沉的國務院。雖然蒂勒森的開場白并不能一下扭轉國務院工作人員的情緒,不過至少能讓他們少些低落情緒。
民主黨參議員卡丁則批評說,上任首日的表現證明蒂勒森“只會淪為應聲蟲”,無法糾正特朗普魯莽的外交政策。蒂勒森將為國務院“大換血”,以貫徹特朗普的理念。
在宣誓就任國務卿幾小時后,蒂勒森迎來了他的第一位外賓——德國外長加布里爾。兩人在會后沒有舉行新聞發布會,不過據說會晤氣氛很好。《華盛頓郵報》不無揶揄地稱,蒂勒森和加布里爾有個共同點:都上任沒幾天。這或許有助于他們重啟美德關系。特朗普日前對歐盟和默克爾進行的刺耳抨擊,導致兩國關系一團糟。
“首席外交消防員”
輿論普遍認為,蒂勒森就任國務卿后將面臨困難的任務。除了CNN的任務清單,美國媒體提到的還有:如何把特朗普“美國第一”的誓言,轉化為保持重要關系的禮貌性外交對話;如何處理特朗普承諾的重塑與中國和俄羅斯的關系;如何把美國駐以色列大使館從特拉維夫搬到耶路撒冷;等等。
分析人士認為,對蒂勒森而言,更為緊迫的問題,是平息美國盟友對特朗普的全球事務不可預測和令人驚訝的處理方式感受到的震動。美國彭博新聞社3日稱,特朗普對出乎意料外交政策的嗜好在蒂勒森上任第一天也沒有停止的跡象。當天特朗普在年度全國祈禱早餐會上,為自己指責澳大利亞試圖向美國出口“下一批波士頓爆炸案制造者”的言論進行辯護。他說,不要擔心他和外國政府首腦通話時的“強硬態度”,“我們必須強硬起來,我們幾乎在被世界各國占便宜,但是這些情況不會再發生。”
不讓蒂勒森省心的還有新任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妮基·黑利。據法新社3日報道,盡管特朗普政府試圖改善與俄羅斯的關系,黑利2日在其聯合國安理會的首秀中說,很不幸,她第一次出席安理會會議就得“譴責俄羅斯的侵略行動”。黑利就東烏克蘭的悲慘狀況給予俄羅斯“明確且強烈的譴責”,并稱“美國針對俄吞并烏克蘭克里米亞半島實施的制裁也將繼續有效,直到該領土的控制權歸還基輔”。會上烏克蘭駐聯合國代表還舉著一張幾天前在烏東部武裝沖突中死去的軍人照片,沖俄駐聯合國代表大喊:“是你們殺了他!”法新社稱,烏克蘭東部戰事升溫是特朗普政權對俄政策面臨的第一次考驗,外界用放大鏡觀察黑利的發言,尋找特朗普政策是否轉向的征兆。
奧地利《信使報》3日稱,華盛頓這幾周的外交顯得異常粗糙。“美國首席外交官能成消防員嗎?”德國新聞電視臺3日稱,美國新總統上任才兩個星期,美國已準備對伊朗增加制裁,在烏克蘭問題上繼續對俄強硬,挑釁墨西哥和中國,甚至與親密盟友以色列、澳大利亞及歐盟也出現不和諧的聲音。唱獨角戲的特朗普開啟了混亂局面,美國需要“能滅火的國務卿”,重新獲得國際社會的信任。文章稱,盡管沒有外交經驗,但現在評價蒂勒森有無能力為時尚早。
12條建議
彭博社稱,蒂勒森在國務院的首次演講,試圖證明美國的外交政策已掌握在“穩健”的人手中。而接下來幾周將見證蒂勒森能在多大程度上“駕馭”老板特朗普的秉性及開展自己的外交議程。蒂勒森能安撫國務院嗎?美國“政治”網站稱,外交界希望,蒂勒森能夠給美國的外交混亂帶來一些秩序感。不過,鑒于美國代理司法部長耶茨因為不執行特朗普的命令立馬被炒魷魚,人們不清楚,這位前埃克森美孚公司CEO能否在必要時候“勇敢面對特朗普”。
美媒稱,眼下蒂勒森最缺的是得力的助手,這是因為國務院很多部門的負責人都被解職,而新的部門負責人卻沒有到位。據了解,在大約40個需要參議院批準的職務中,只有六七個位置被填補,其他位置仍然空缺。“政治”網站說,特朗普尚未任命關鍵崗位的人選,包括副國務卿和助理國務卿。曾經為克里擔任國務院辦公廳主任的戴維·韋德說,“國務院就像海里的冰川,從外面看總讓人摸不著頭腦。管理這個部門面臨管理和組織能力的挑戰。”
日前幾位知名美國前外交官通過CNN給蒂勒森提了12條建議,包括:不要使用私人電郵服務器,更好的是,根本不要用電郵或是推特;確保在國內和國外都獲得總統的支持對你的成功至關重要;按照你所看到的情形向總統解釋這個世界以及美國的利益;不要讓外國領導人太容易接觸到你,要贏得他們的尊重,而不是討他們的喜歡;要多利用美國的駐外大使館,他們是國務院最有價值的資源;要禮遇國會議員,但不能以“恩人”自居,因為國會議員掌握著國務院的預算審批權;等等。
“致命缺陷”
蒂勒森將對中俄推行怎樣的外交也是外界觀察的重點。美國財政部2日發布聲明,放松去年年底奧巴馬政府因網絡攻擊對俄聯邦安全局實施的制裁。盧布應聲大漲。美媒則紛紛對這項政策提出批評。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3日就此表示:“我們并不認為美國這一步驟是某種減輕制裁。實際上這是美國實用主義的體現。美國一直沉迷于在那些對他們不利領域的制裁。”
俄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3日表示,俄外長拉夫羅夫在與美國新任國務卿蒂勒森通電話時表示相信,俄美能夠進行建設性對話。但兩國外長并沒有確定何時會面。“雖然媒體此前宣稱蒂勒森是親俄的,但他未必能夠滿足俄羅斯的期待。”圣彼得堡國立大學專家亞雷金認為,蒂勒斯不會用新的制裁挑釁俄羅斯,但他仍會實施遏制俄羅斯政策。
莫斯科國立大學副教授費年科2日則對俄衛星新聞網說,蒂勒森就職后,美國將試圖在中亞地區取代俄羅斯,并對陣上海合作組織。他說:“蒂勒森是一個與油氣產業有關聯的人。這意味著,美國將在外交政策中更注重油氣問題。美國可能會將注意力從烏克蘭轉移到里海,繼而激活美國在格魯吉亞的活動,甚至企圖潛入阿塞拜疆、土庫曼斯坦等國,嘗試在中亞地區替代俄羅斯。”
美國“赤裸裸的資本主義”博客網站3日發文稱,蒂勒森在提名聽證會上的對華強硬表態令人擔憂。“但這名前埃克森美孚公司CEO在聽證會上并未透露,埃克森美孚以及俄羅斯的石油公司正在謀求開采南海的油氣資源。”文章稱,南海局勢的緊張令一些西方油氣商選擇觀望,但埃克森美孚卻和該地區幾乎所有同中國有領土爭議的國家——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保持著油氣開發合作。文章稱,雖然蒂勒森已經賣掉了埃克森美孚的所有股票,但很難想象他在進行地緣政治和外交磋商時,不會考慮油氣問題。“從這方面說,選擇蒂勒森當國務卿有致命缺陷。”
美媒2日援引“藏獨”組織網站的消息稱,蒂勒森在書面回應參院外交委員會的問卷時,表示不會改變“西藏為中國一部分”的立場,但將關注中國的“宗教信仰自由問題”。而在“是否會與達賴見面”的問題上,蒂勒森的回答是肯定的。全國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主任朱維群3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說,西藏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一部分。美國新一屆政府應該認真聆聽中國的方針政策,如果美國繼續抱著給中國添亂的想法,關注所謂的“西藏問題”,不僅與改善中美關系背道而馳,而且將給美國自己造成無盡的困擾和煩惱。▲
環球時報2017-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