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本刊記者 羅超
2017年深圳安博會如期而至,也如期的精彩。尤其是一號館,仿佛華山論劍般各路高手齊聚一堂,但如果要找尋一家以智能交通笑傲行業的展臺,非北京易華錄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莫屬。
與易華錄接觸已經不是第一次,不久前八月份的南京智能交通展會期間就有幸領略了該企業的技術風采。當然,安博會側重在公共安全領域,為此,記者采訪了該企業公共安全研究所所長朱弘戈博士,一臉憨厚與笑意,是記者的初次印象,這種輕松自若是歷經大風大浪后的沉淀。對于記者關于展會帶來新產品和新技術的好奇,朱弘戈說,他們企業成立于2001年4月,是華錄集團旗下控股的上市公司(股票代碼300212)。易華錄緊緊把握政府管理創新需求,發揮央企優勢,將金融資本和產業資本相結合,應用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先進技術,實施“1+3”發展戰略,以數據湖為主體,同時發展大交通、大安全、大健康業務,將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科技與文化相融合,打造以數據為核心的城市互聯網運營商,為政府、社會、公眾提供公益和增值服務,成為政府社會化服務的主要提供商。
為此,為期四天的展會,他們集中展示情指勤一體化平臺、藍鯨-視頻大數據平臺、公安聯合作戰指揮平臺、雪亮工程等多個公共安全系統解決方案。易華錄公共安全業務專注于公安核心應用,針對政府應急/綜合服務、公安指揮、公眾安全等公共安全應用,以融合通信、PGIS可視化、計算機輔助決策協同、時空多媒體數據管理等技術為基礎,結合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為用戶提供咨詢設計、產品研發、數據整合、集成建設、運維服務的全面服務。
如果要尋找差異化,易華錄雪亮工程產品吸引了眾多觀眾駐足參觀,當然也吸引了記者。據朱弘戈介紹說,我國熱火朝天的雪亮工程建設,其核心是公共安全視頻數據的聯網共享和應用。他們憑借在安防行業積累的豐富經驗,推出滿足綜治、公安部門建設要求,以視頻聯網應用為基礎,以公安大數據為依托,以情報應用為核心,結合各地實際需求,打造符合國家標準和建設精神的“雪亮工程”建設方案,實現“全域覆蓋、全網共享、全時可用、全程可控”立體化防控體系。
該方案創新性提出了“城市數據湖”的概念,符合國家“1+3”發展戰略。朱弘戈幸喜地說,戰略中的“3”分別代表易華錄的大安全、大交通和大健康體系,而其中的“1”就是易華錄的城市數據湖。記者現場了解到,這個方案是大數據時代的信息基礎設施,按照“湖存儲、云計算”理念,提供海量數據存儲、數據采集、數據整理、數據開放、數據人工智能應用等大數據服務,其中,人臉識別、智能情報分析、一鍵報警、點面結合、出租屋管控等應用于公共安全業務,推動區域數據匯聚、大數據產業發展和區域產業轉型升級,讓城市公共安全建設如虎添翼,讓雪亮工程建設真正深入群眾,惠及群眾。
值得一提的是,雪亮工程被很多行業同仁誤解為低端應用,畢竟其主戰場在縣、鄉、村等相對經濟欠發達區域,但這個政府工程卻備受當地政府重視,其實與城鎮化建設,甚至與智慧城市建設想關聯。易華錄此方案是立足技術高點,深化到基層應用的體現。
大數據是易華錄所關注和極為擅長的技術領域,在智能交通行業如此,安防行業亦如此。據了解,易華錄旗下子公司尚易德研發的藍鯨云視頻大數據平臺,致力于提供城市級大數據存儲與共享服務,可將城市每天產生的視頻、圖片、人、車、事件等數據集中存儲到平臺中,實現原始數據的自沉淀,通過智能分析服務對原始數據進行清洗、梳理,為上層業務提供數據服務和各類工具集服務。針對不同的業務應用場景,可靈活組合業務模塊和通用接口,搭建業務應用服務,滿足客戶的多場景業務應用需求。

而該產品的推出符合安防大數據應用的幾個難點與痛點。首先,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國內安防系統建設基本形成了是以平安城市、智能交通系統為主體,其他行業系統有效完善的發展態勢。而重建設、輕應用的現況給安防應用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成為當務之急。為實現數據融合、數據共享,首先要解決存儲問題。易華錄該系統不僅能夠實現數據的有效融合與共享,解決系統在硬件設備故障條件下視頻數據的正常存儲和數據恢復問題,為安防大數據應用分析提供可靠基礎;其次,易華錄架構云視頻,進行結構化處理,為大數據的進一步分析和應用提供進一步支持;最后,對大數據的分析和挖掘才體現價值,易華錄將能與安全相關的人、車、物、事件全部匯聚融合,現實大數據在公共安全領域的變革,引領公共安全邁向大數據應用新時代。
以上只是易華錄部分亮相產品的介紹,對于這個企業記者的固有印象是一個低調的技術實力派,善于集易萬數據,創大千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