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偉
(河北省農業廣播電視學校衡水市分校 河北 衡水 053000)
基于現代農業視角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問題探討
李二偉
(河北省農業廣播電視學校衡水市分校 河北 衡水 053000)
黨的十八大強調,要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推動新型城鎮化與農業現代化的相互協調,在建設農業的同時,培育新型的職業農民是時代的要求,是發展現代農業的必經之路。本文重點討論在現代化的農業視角下,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的重要性,最后提出了相關的政策建議。
現代農業;新型職業農民;專業化
作為農業大國,農業的發展勢必影響我國經濟的發展,農業的發展同樣離不開農民的勞動。現階段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農村人口銳減,并呈現出了老齡化的特點,加之土壤、水資源的污染,土地的利用效率在不斷下降。流動人口不斷涌向城市,一些農村出現了空城的現象。放眼現今農村,農業勞動力基本上都是老人、婦女、兒童來支撐[1]。根據農業部調查,我國農業農村人才隊伍總體受教育水平低,所以,現階段的任務之一就是要提高農民的文化水平,有效地引導人才的流動。隨著城鎮化的推進,大量農村勞動力流失。若任這情形繼續發展,我國在當今乃至今后幾十年如何發展新型農業呢?如何更好地發展農業呢?農業的突破口在哪里呢?從根本上講,我國要需要培育新型職業農民。
2.1 內涵。新型農民需要接受專業的學習培訓,具備專業的知識,經過一系列的專業化知識的培訓,還要具有自主性和專業性。所謂的自主性是指從事農業工作者,需要有一定的職業道德,做一行愛一行,自愿從事本職工作,這樣才能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全身心投入,把工作做好[2]。在自主性的基礎上,培養其專業性,積極進行實踐,培養自身經營管理能力,提高經營收入,推動產業的發展。最后,勇于創新,新型的職業農民要勇于創新,不斷學習。懂得經營,滿足市場的需要,獲得更大的效益。
2.2 新型農民培育存在的問題。
2.2.1 培育對象數量較少。由于受到傳統思想的影響,很多人覺得農民是沒有能力的表現,就已經給這份職業戴上了有色眼鏡。農村勞動力由于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也相對減少。
2.2.2 勞動者整體素質較低。由于勞動者很大一部分來自農村,受到經濟、文化的影響,他們的文化程度較低,沒有經受過非常專業的技能培訓,專業知識缺乏。
2.2.3 培訓組織不到位。現階段,農民培育需要投入較大的人力、物力,需要有一套完善的策略,保證培育得到很好的效果。但是,由于需要農民進行刻苦鉆研和學習,很多人都無法堅持下來,都是應付任務,所以在組織方面需要更加規范。
新興職業農民相對于傳統農民來講,承擔著更多的社會責任。明確新型職業農民的標準,培育一批專業化、懂技術、會經營的農民人才對農村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3.1 政府要加強農業的實踐教育。統籌規劃,加快建立農業現代化,轉變經營發展方式,特別是提高職業農民的社會保障[3]。 《2017年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重點工作安排》中就明確地提出了要增加農民收入,做好脫貧攻堅工作。構建制度體系是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必由之路。
3.2 在經濟新常態的背景下,要進行集約化發展,有組織、有規模,在滿足人們需求的同時進行創新。在如此快的生活節奏下,質量與便捷是人們最看重的,現在社會上,年輕人不愿意從事農業工作是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美國開始應用精準農業技術來代替人工,中國在農業上的投入有一定的差距,要重視教科書以外的農業實踐。在美國,基本都是農場,農業教授幾乎個個都會開拖拉機,他們的專業性很強,但在中國,未必有幾個農業專家懂得怎么開拖拉機。這種實踐精神需要我們去重視。
3.3 改善培訓手段,重視培訓效果。充分利用互聯網信息,網絡的便捷性有助于人們獲得更多的信息,方便人們的生活,可以為農業生產經營決策提供信息化服務。
[1]沈紅梅,霍有光,張國獻,等.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機制研究——基于農業現代化視閾 [J].現代經濟探討,2014(01):65~69.
[2]孟凡.積極發展農民職業教育培養更多的高素質新型職業農民 [C].中國農學會教育專業委員會第四屆第三屆年會論文集,2011,97~102.
[3]韓新寶,劉志紅,王鵬程,等.城鎮化進程中新型農民培養問題研究——基于發達國家經驗的視角[J].江蘇農業科學,2013,41(07):415~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