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祝 阮 勇
(永勝縣濤源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 云南 永勝 674200)
濤源鎮軟籽石榴生產現狀 存在問題及對策
陳國祝 阮 勇
(永勝縣濤源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 云南 永勝 674200)
濤源鎮位于永勝縣城西南部,地勢東北高,西南低,山丘連綿,形成河谷壩區、半山區、山區居住生活環境。全鎮幅員面積442.4 km2,有豐富的土地資源和優越的光熱資源。氣候干燥、少雨,年平均溫度20.6℃,年平均降雨量629.7 mm,無霜期350 d,年日照數2 763 h,素有“天然溫室”之稱,屬高原河谷燥熱山地季風氣候。主要糧食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麥、高粱、雜豆、大蒜等;主要經濟作物有軟籽石榴、褚橙、沃柑、甘蔗、烤煙、冬早蔬菜、花生、紅花、龍眼等。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結構的改變,濤源鎮軟籽石榴種植有了明顯的改變,由以往的少量種植發展成規模化的種植方式。濤源鎮位于永勝縣西南部,土地資源、光熱資源十分豐富,在穩定糧食的基礎上,調整產業結構,突出生物資源開發,軟籽石榴因其成熟期較早、風味甜、品質優,抗旱、抗病,適應范圍廣,價格好、產值高等原因,近三年來在濤源鎮得到了大力發展,種植面積1萬畝,仍在保持繼續發展的態勢。
發展一項產業,首先考慮的問題就是市場,只有市場廣闊才能獲得所期望的效益。市場有其自身的規律和特點,產品交易形成市場,體現產品價值的是價格,決定價格高低的除了產品的成本外,主要是產品的品質。優勝劣汰是不變的市場競爭規律,市場需求也是影響產品價格的因素之一。目前,高品質軟籽石榴在市場上貨少價格高,供不應求,有很大的市場發展前景。
3.1 經濟效益。幼樹期通過套種其他農作物,可解決90%的生產資料,勞動力工資等支出費用,略有虧損,若第二年開始掛果,第三年就可保本,略有盈利。盛果期從第四年開始,果樹進入盛產期,按每畝110株,每株掛果40個,每個重450 g,如果按10~20元/kg計算,每畝收入可達2~3萬元,純利潤不會少于2萬元。照此計算,比種任何農作物都強。2016年永勝軟籽石榴的銷售情況:三川、程海、期納、濤源、片角投產面積約2 000畝,銷售石榴千噸左右,優質率低于50%,價格:優質果10~16元/kg,畝產值數千元至萬元不等,有達到3萬元/畝,次品果2元/kg。銷售對象:主要有省內、外水果經銷商,產品銷往全國各地,隨著信息傳遞和永勝軟籽石榴知名度的提高,銷售量有望增加。石榴又耐貯運,銷售期可達半年之久,其出口前景也極為廣闊,經濟效益十分可觀。
3.2 社會效益。滿足了城鄉群眾需要,促進了全縣名貴水果的開發,同時,對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起到一定的推進作用,使荒山、殘林變果園,增加了植被、保持了水土、凈化了空氣、美化了環境,有利建立生態系統,實現土地資源保持利用,促進經濟和環境的發展。
4.1 規劃不合理、標準化程度低、籽粒中部出現褐色陷,果實籽粒顏色隨海拔降低而變淺,科研示范基地缺乏,頭花坐果率低,配套設施滯后,客商買不到高質量產品,而許多果農卻因為產品質量不達標而出現賣果難現象。
4.2 管理技術落后,產量低、質量差。①有的果園樹體密度大,提早蔭蔽,造成通風透光差,病蟲害發生嚴重,樹勢易衰退,果實品質差,修剪用工多,成本增加;②有的是果園投入少長勢差,產量與品質難以達到要求;③過多施用化肥而有機肥、農家肥施用較少或不施用,造成土壤肥力下降;④質量意識、競爭意識不高。⑤缺少一套適合當地實際、行之有效的優質、豐產栽培管理技術。有市場就有競爭,品質是產品的核心內容,是產品的基礎,沒有好的品質,產品難以進入市場,更難以參與競爭性;品牌是產品的形象,是產品的名片,有了一個好的品牌,才能更好的宣傳自己的產品,提高產品的知名度。在產品交易中才有話語權,才能融入市場。濤源鎮軟籽石榴有喜有憂,2015年軟籽石榴價格5元/kg,2016年一級果9.2元/kg,雖價格上漲,但能達到標準的太少,質量差,濤源軟籽石榴最大的問題是籽粒不紅及有瞎籽,但含糖量高,因產業發展過快,技術還沒跟上。
5.1 建立科技示范園,強化科技培訓,開展病蟲害防治試驗、進行栽培模式探索等,要重點攻克軟籽石榴瞎籽問題,慎重使用肥料、增加有機肥的使用,改良土壤,提高種植技術,總結失敗,早日讓農戶掙錢,讓人們吃上高品質的果品才是根本。
5.2 統一訂制軟籽石榴包裝盒,統一使用永勝軟籽石榴商標,開展有機軟籽石榴栽培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