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燁胡玲玲
(1廊坊市農業局經濟作物站 河北 廊坊 065000;2廊坊師范學院旅游管理系 河北 廊坊 065000)
創新驅動助推廊坊鄉村旅游跨越式發展
張 燁1胡玲玲2
(1廊坊市農業局經濟作物站 河北 廊坊 065000;2廊坊師范學院旅游管理系 河北 廊坊 065000)
近年來,廊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鄉村旅游業的發展。全面推進美麗鄉村建設與鄉村旅游發展、特色小鎮建設、現代農業園區建設有機結合。截至2015年,該市擁有中國鄉村旅游模范村2個、中國鄉村旅游模范戶3個、中國鄉村旅游金牌農家樂10個、中國鄉村旅游致富帶頭人9名。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共接待游客400萬人次,實現營業收入6.5億元,62個重點鄉村旅游村鄉村旅游經營戶2 774戶,直接從業人員1.46萬人(其中農民就業人數1.3萬人),年接待游客290萬人,實現旅游收入1.4億元。
鄉村旅游雖然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如廊坊市安次區河頭鄉“第什里風箏小鎮”、廊坊市香河縣錢旺鄉“國華影視小鎮”等等,但存在的問題也不容忽視。
1.1 思想不夠解放,特別是一些地方對發展鄉村旅游重視程度不夠,在思想認識上存在很大誤區。
1.2 鄉村旅游基礎設施差,公共服務配套設施不完善,比如廁所、道路、村容村貌等。
1.3 缺乏大體量項目,缺乏主題突出、特色鮮明、帶動能力強的鄉村旅游項目。
1.4 鄉村旅游產業化程度低,附加值低,對鄉村旅游資源開發利用程度低,目前主要停留在采摘、吃農家飯等初級開發階段,沒有做到縱向發展。
1.5 鄉村旅游特色不明顯、知名度不高。該市鄉村旅游產品存在與京津冀周邊發展同質化現象,沒有充分挖掘其文化內涵,特色不明顯。
根據河北省第九次黨代會精神和廊坊市委五屆十一次全會精神,廊坊市要做大做強鄉村旅游產業,必須在創新驅動上下功夫。
2.1 創新理念。發展廊坊鄉村旅游,要放眼京津冀協同發展大局,積極搶抓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北京新機場臨空經濟區建設等對廊坊發展具有現實性、歷史性的重大機遇,圍繞廊坊市“商務休閑”的旅游定位,積極引“智”、引“資”、引“才”,打造能夠滿足京津冀高品質的4.0版鄉村旅游。可以發展大學生村官等年輕人,用其創新理念推動廊坊鄉村旅游業的發展。
2.2 創新發展手段。大力發展“智慧旅游”,依托“大智移云”平臺建設,把高科技滲透到鄉村旅游的管理、營銷、服務等各個領域,如青島的啤酒節,開發APP將其運用到管理中,促進旅游發展。積極運用“鄉村旅游+”“互聯網+”等發展模式,打造品牌,推動鄉村旅游與一二三產業高度融合,催生鄉村旅游新業態。如廊坊市安次區河頭鄉“第什里風箏小鎮”的御繡,大范圍銷售還要通過互聯網。
2.3 創新品牌。打造支撐廊坊鄉村旅游產業發展的戰略品牌,進一步拓展和豐富“1146”品牌體系。一個口號:京津樂道,綠色廊坊;一個定位:京津冀休閑目的地;四個品牌:影視文創品牌、鄉村休閑品牌、溫泉養生品牌、騎行競技品牌;六個特色小鎮:廊坊市安次區調河頭鄉“第什里風箏小鎮”、廊坊市香河縣錢旺鄉“國華影視小鎮”、廊坊市大廠縣陳府現代農業園區“威武屯騎行小鎮”、廊坊市永清縣“別古莊核雕小鎮”、廊坊市廣陽區九州鎮“莊絡親子農場小鎮”、廊坊市大城縣“大城紅木文化小鎮”。
2.4 創新產品。積極推進鄉村旅游供給側改革,整合廊坊農耕文化、農事教育、鄉村景觀、鄉村歷史、鄉村民俗等資源,積極引導鄉村旅游景區運用高科技手段,變單一的平面展示為平面、立體、動態、表演等各種形式相結合的方式來體現鄉村旅游的內容,深度開發出“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旅游精品。抓好精品線路建設,完善“吃、住、行、游、購、娛”旅游要素和功能,滿足京津冀游客不同層次的消費需求。
2.5 創新載體。一是抓好鄉村旅游片區建設。每個縣(市、區)都要建設一個精品鄉村旅游片區,整合區域鄉村旅游資源,加快產業要素集聚,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條。二是抓好精品民宿建設。隨著城鎮化建設,農村閑置房越來越多。要借鑒浙江、北京等民宿發展經驗,制定相關扶持獎勵政策,積極引導企業和個人投資,對鄉村院落進行藝術化改造升級,建設成為休閑、度假、藝術創作的特色民宿。三是引入鄉村旅游創客。廊坊市已舉辦了兩屆鄉村旅游創客大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激發了鄉村旅游的活力,開創了發展鄉村旅游的“廊坊模式”。加強鄉村旅游“創客”基地建設,把鄉村旅游創客基地作為創客創新創業的“孵化器”,把創客項目在鄉村落地,讓鄉村旅游創客融入鄉村、住在鄉村、建設鄉村。
2017年度廊坊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課題,課題編號:zkcg2017004,課題題目:創新驅動助推廊坊鄉村旅游跨越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