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8日,大山深處的崇陽縣桂花泉鎮官莊村4組,村民災后還建工地一片忙碌,成排新居已封頂。村民小組長熊小華緊緊拉著省發改委工作組組長盧軍的手:“你是我見到的說話最算數的人!”
2016年8月1日,省發改委救災抗災工作組進駐該縣,核災,走訪,規劃,立項,督查……撂下行李,他們就深一腳淺一腳跋涉在災區的每個角落。
重建因災倒房是當務之急,盧軍與熊小華定下了“新房見”的約定。接下來的每一天,工作組都在與時間賽跑。督導當地政府及職能部門整合資金,集中捆綁使用。住建部門按照每戶7500元的標準進行危房改造資金補助;民政部門出臺政策,春節前入住的每戶獎勵5000元。通過政府補一點、保險賠一點、戶主籌一點、親鄰借一點“四個一點”的辦法,為倒房重建工作提供有力的資金保障。
一戶一臺賬,一戶一張脫貧聯系卡,每個村的受災人數、倒房戶數、農田損失等標識一清二楚,倒損戶的開工時間和竣工時間明明確確。工作組印制《倒房重建協議書》,將扶貧搬遷政策與民政救助政策進行對比,由倒房重建戶自由選擇重建形式,逐戶上門與戶主簽訂重建協議書,并逐戶發放重建戶明白卡,讓重建戶對重建政策、補助標準、補助金額弄清吃透。截至2016年11月20日,144戶因災倒房需重建戶已全部竣工。
工作組還建立了崇陽縣災后重建項目庫,目前入庫項目123個、總投資13.4億元。農田水利基礎設施38個、總投資5787.6萬元,城鎮供排水基礎設施9個、總投資5.68億元,交通基礎設施23個、總投資6.69億元,鄉鎮學校衛生院等公益性基礎設施53個、總投資1706萬元……
為爭取獲得國家支持,他們促成崇陽縣境內最大的河流雋水河流域治理得到批復;籌集資金,與省水利廳、省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溝通,支持崇陽編制《小河流域綜合治理總體規劃》,對其他小河流實施總體規劃、分步治理。
鄉親們說,這個工作組就是個“工作走”,他們永遠停不下自己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