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玲
有一個美國笑話:選擇律師時,就看他的公文包,如果公文包是新的,說明該律師是新手;如果公文包是真皮材質且破舊,那這是一位成熟、資深、值得托付的律師。
笑話總是有一些真實依據的,這個美國笑話竟然在一位德國律師身上得以驗證。來自德國的Gustorf(古斯托夫)律師是一位非常優秀的資深刑事律師,執業三十多年,法律素養深厚,觀點新穎見解頗深,既有理論依據又有法律經驗的升華。Gustorf律師形影不離的公文包也成為焦點:碩大、破舊、磨出的一圈毛邊露出黃褐色皮碴兒,Gustorf律師稱這個公文包已跟隨他二十多年。這個破舊公文包,成了Gustorf律師的又一張名片。
律師是向當事人提供專業法律服務的職業,律師的專業素養和經驗是提供服務的基礎。初出茅廬、一臉稚氣的年輕律師,很難馬上獲得當事人的信任,正如年輕醫生總是面對患者質疑的目光。“法律的生命是經驗而不是邏輯”,經驗是獲取當事人信任的基礎。一般情況下,當事人遇到麻煩糾紛不能自解時方尋求律師幫助,每一起案件對當事人而言是百分之百,當事人尋求的是律師傾其技能、經驗、才華所提供的最完善、最專業的法律服務。
律師面對每一個案件,都要施展其“十八般武藝”:洞察秋毫的觀察能力,全面細致的分析能力,準確的預測能力,正確恰當的法律判斷能力,快速果斷的反應能力,引經據典、旁征博引的說服能力,舉重若輕、進退自如的決策能力。唯有如此,律師才能氣定神閑地化解沖突、解決矛盾,才能沉穩自如地維護當事人權益、促進社會秩序恢復。
律師要獲取這些技能,僅憑熟讀《孫子兵法》三十六計、“葵花寶典”等秘籍不可能瞬間功力大增,單靠讀遍法學著作、法條倒背如流也不可能自動生成。功夫是一招一式練出來的,律師的技能經驗是一點一點積累的。律師解決的是現實中的實際問題,必須將紙上兵法與實際案件有機結合起來,一手是法律,一手是案件,用法律人視角往返二者間,運用法律人思維分析案件,發揮大腦功能制定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每一個律師都有一個百寶囊,日積月累地收集著執業中的經驗、體會、感受、教訓,再經手數百個案件,經過千轉百回的歷練,待這個百寶囊豐碩起來,新律師也成了成熟律師。
律師的成長,需要長時間的磨礪,猶如Gustorf律師公文包磨出毛邊一般。經驗獲取需要時間積累,需要律師一點一滴地向公文包里裝進學識、見識、感悟、心得、體會、反思、技能、技巧、教訓,裝進法律理論和法律條文,裝進古今中外案例、判例,日積月累,公文包逐漸豐滿起來,律師也逐漸成熟起來。
因此,律師的公文包就是律師執業歷程的見證,如釀酒一般時間越久味道越醇,時間越久,越發舉重若輕、游刃有余。律師是個需要終身學習的職業,新法律法規層出不窮,要學習;新問題新事物出現,要研究;新行業新領域,要熟悉;新產品新軟件,要嘗試;只有堅持學習才能和時代保持同步。律師是為社會診脈的醫生,要時時刻刻感知社會萬千,只有洞察社會了解民生,熟悉世態人情,方能精準提供法律服務。律師的不斷成長和進步,為律師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基礎、積淀了經驗,在一代又一代律師不斷總結、傳承下,律師行業才能得以蓬勃發展,在社會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所以,看包不僅可以識女人,也可以識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