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檢察機關加強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建設,有計劃、有步驟、有重點地開展預防宣傳和廉政文化建設,是落實中央反腐倡廉精神的有力舉措,有利于反腐倡廉工作持續深入開展。筆者以河南省濮陽市華龍區檢察院創新開展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建設為例,談一談基層檢察機關加強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建設的關鍵。
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的華龍模式
濮陽市華龍區檢察院切實將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建設納入懲防體系建設總格局中,嚴格按照最高人民檢察院《“十二五”時期全國檢察機關預防職務犯罪警示教育基地建設的指導意見要求》等相關要求,加強基地建設和規范化管理,充分發揮警示教育基地在推進檢察文化建設、提高預防宣傳和警示教育社會影響力方面的積極作用,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充分肯定。
基地位于濮陽市華龍區,由中共濮陽市紀律檢查委員會、濮陽市檢察院、中共中原石油勘探局紀律檢查委員會、濮陽市華龍區檢察院共同籌建,濮陽市華龍區檢察院具體承辦。基地是在原中原油田油建俱樂部的基礎上改建而成,2010年5月開始建設,2012年4月全部完工,歷時兩年,截至目前已累計投資1850萬元。基地占地22.3畝,由門廳、五個展廳、大型報告廳及廉政文化廣場(籌建中)等組成,總建筑面積近5000平方米,其中展廳面積1700平方米,大型報告廳共有886個座位,既能滿足廉政報告需要,又能接待大型多功能會議。
基地展廳以警示類展板為主,精選了189個案例,其中省部級干部22個,廳級干部25個,河南省內29個,濮陽13個,并且按照案件性質和涉案行業進行了分類和點評,系統融合了場景模擬、環形幕、電子翻書、互動答題機、動漫、微電影展播等多種表現形式,將聲、光、電元素有機融合,給參觀人員全方位、多角度的視聽沖擊和心靈震撼。
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建設的四個關鍵點
當前,隨著反腐敗的深入開展,各地基層檢察機關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建設正如火如荼地開展。在這樣的新常態性,警示教育基地建設如何建出新意?這就要求我們既要落實中央精神,又要結合當地實際,走出一條既高大上又接地氣的建設模式。要達到這個目標,就要抓住四個關鍵點。
第一個關鍵點:要不斷更新警示教育宣教模式。警示教育基地宣教模式的不斷更新,不僅有利于增大信息量、增強警示針對性,還有利于充分展示檢察文化建設成果和有效夯實檢察文化宣教陣地。
第二個關鍵點:要注重不斷豐富警示形式。警示教育基地警示形式的不斷豐富,可以有效增強檢察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濮陽市華龍區檢察院注重豐富基地警示形式,宣講內容從“固定式”講解逐漸發展到了“私人定制”。該院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在建設之初,講解詞主要圍繞基地展廳固有警示內容和對信息化科技化技術的介紹進行設定,難以突出參觀者特點。為進一步提高警示和教育的針對性,濮陽華龍區檢察院對基地講解模式進行了更新,針對參觀單位的工作性質、參觀者的職業特征,提前進行溝通,了解參觀需求,有針對性的制作講解詞,并通過基地內設的一體機和經典案例活動展板,播放與參觀單位、參觀者切實相關的行業、單位、部門、人員宣講內容和警示案件,實現了警示宣講的“私人定制”,不斷豐富的警示形式得到了參觀者的“點贊”。
第三個關鍵點:要注重凸顯警示效果。警示教育基地建設注重強調警示效果的凸顯就是要達到警示工作直指人心、震撼心靈的目的,進而強化參觀者的廉潔意識。在這一方面,濮陽華龍區檢察院注重從警示案例“吸引力”到拓展到警示案例“輻射力”,實現了警示教育基地影響力的再延伸。
第四個關鍵點:要注重提高警示教育基地的利用率。如果說警示教育基地建設是重要內容,基地建設后的使用應該是重中之重。濮陽華龍區檢察院進一步完善警示基地利用方式,著力從“出門邀請”發展到“預約登記”,警示教育基地利用率進一步提高。自基地正式揭牌投入使用以來,已經分批、分次組織有關機關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100多個單位進行了參觀,受教育人數達15萬余人次。該基地的建設搭建起了社會各界和廣大群眾了解檢察工作的新途徑,進一步延伸了辦案效果、拓展了辦案影響,成為了濮陽市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載體。為濮陽市黨風廉政建設增添了新亮點、注入了新活力。(文/張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