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麗娜+趙博言

完達山乳業生產部副部長楊旭東在職研究生畢業后,不顧家里人的反對,來到了完達山乳業松北牧場,開始了一場與奶牛的約會。雖然說在家人眼里這是何等的荒唐,念了這么多年書,居然去養牛了,可他卻不這么認為,能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職業,其實是很幸福的。他之所以喜歡這個職業,是因為喜歡養牛人的質樸,更喜歡產出牛奶時的喜悅。
養牛是個辛苦活兒,每天凌晨3點上班,去牛舍觀察采食情況,第一時間調整配方,下達配料計劃,保證奶牛吃到營養均衡的日糧,然后他會在牛舍里看著奶牛大口大口的吃著自己配的料,這就是他7年每天早晨最樂意做的事情。曾有人半開玩笑的調侃:“你是研究生,學歷不低了,干點兒啥不好,何必遭這罪?”。楊旭東說:“我熱愛這個行業,所以沒覺得苦,保證出場牛奶100%安全優質,這才是我所追求的”。他每次向親人朋友介紹各種牛奶及奶制品,都會很自然的介紹完達山的產品,會驕傲的告訴他們:“這就是我養的牛,我們的牛奶品質最棒。這就是我小小的成就感,而這種成就感只有牛奶才能給我。”
楊旭東在完達山的第一個崗位是飼養主管,負責組建飼養組,從割草捆搬料袋子開始干起,逐漸實現了奶牛飼養的機械化和標準化。隨后又擔任了奶牛信息主管,逐步實現了奶牛場的數字化管理。奶牛養殖技術更新非常快,不與時俱進不行,不結合實際不行,不按科學管理更不行。雖然他現在是生產部副部長了,但仍然認為,只有進入牛舍看現場,去生產一線了解情況,不停的向專家學者請教,才能不斷積累經驗,不斷進步,不被時代所淘汰。
2013年,牧場與以色列的一家公司合作,通過與外國專家不斷的交流學習,并前往以色列取經,使生產水平得到質的飛躍。牛奶的乳脂率達到了4.4%,乳蛋白達到了3.35%,干物質達到了13.5%,遠超歐盟標準。
我們的國粹“中醫”中,講究望、聞、問、切,其中問診就是用語言溝通了解病情,西醫中也非常重視問診,但的奶牛不會說話,該怎么交流呢?在2015年楊旭東獲得了荷蘭注冊奶牛信號培訓師資格,帶回了與奶牛溝通的方法,它可以通過觀察奶牛的行為表現來判斷奶牛的心情和健康水平。他將學到的東西毫無保留地分享給了每一位員工,提高了團隊的技術水平,讓奶牛過上了好日子,產出的牛奶更加香醇美味。
目前的中國乳業機會與挑戰并存,在不停淘汰落后的生產力,同時也在提高牛奶的品質和安全性。楊旭東相信只有真正愛牛奶的人,才能在逆境中堅守對牛奶的承諾,擁抱乳業春天的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