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有奎
一、初中生物教學現狀簡述
初中生物選取了比較淺顯易懂的,學生能夠接受的生物學基礎知識,以陳述概念為主展開教學內容。這些知識的呈現方式往往是回答“是什么”這些簡單問題的陳述性知識。因此初中生物教學效果常常依賴于學生感性認識與社會、生活經驗,部分學生因為缺乏對事物的感性認知,在學習中會遇到很大困難,導致對學習內容的機械記憶。由于歷史、考試等許多原因,我們對生物課認識不清、重視不夠,而且生物實驗教學起步較晚,以致長期以來已習慣重知識、輕實驗,重理論、輕實踐的狀況。
二、巧用實驗教學激發學生學習生物學興趣,解決課堂教學中存在的諸多問題
(一)生物實驗能使學生對生物產生極大的好奇心
在生物實驗中可充分利用學生對各種生命現象的新鮮感及好奇心,引導學生主動對日常生活中的各種生物現象進行探究和思考。例如,在夏天,放在房子里的剩飯第二天就會發餿,而放在冰箱里的則不會,可指導學生設計實驗并在家里進行對照實驗,幫助分析得出結論。諸如此類有趣的小實驗激發了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可將學生從“生物難學”這一畏難情緒轉變為“生物有趣”這種積極好奇的思想。由于在實驗中得到了探索樂趣,學生會更深刻地認識到書本知識陳述的原理需要自己動手探索,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
(二)實驗觀察可培養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
觀察是獲取知識、發現疑問和了解事物具體情況的源泉。在生物實驗教學中,為了激起學生對未知事物的好奇心,教師要詳細指導觀察具體方法,用嚴謹的科學態度影響學生,提示學生用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提出問題,思考并解決問題。啟示學生抓住事物的各方面,從不同視角進行觀察,并且注意事物變化前后的狀態比較,盡量全面認識事物。例如,在做“種子萌發的外界條件”實驗前,讓學生在家中各自獨立地培養種子,通過學生之間的互相交流及實驗結果對比,取長補短,改進實驗,大部分學生能取得成功。上課前通知學生將自己培養的已萌發種子帶到課堂展示,這個學生獨立實驗的環節讓學生體驗了自己動手的樂趣,通過這樣的實驗,不僅鞏固和深化了課本知識,激發了學生的想象力,培養了學生實事求是的探索精神,而且大大激起了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學生在寬松自由的實驗環境中親手操作、親身體驗、自主協作與探究,真實體會到學習的快樂,嘗到科學探究的成功感與自豪感,自然對生物這門課產生極大的興趣。
(三)在實驗創新中體驗學習的樂趣
生物實驗中,對學生而言,選擇器材、設計實驗方案及實驗操作等過程都是一種創新活動。如許多課外小實驗不要求學生迷信課本中的知識,而是在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判斷力的基礎上獨立思考、大膽想象,摸索出自己的新方法,提出自己的新思路。因此,課本中提到的很多課外小實驗能很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提高實踐能力。
在具體實驗操作中由于學生親自動手,經常會出現這樣那樣的操作疑問,通過檢驗練習和互動交流,不斷改進和實踐,能獲得較好的實驗效果,加強創新意識和培養實踐能力。例如,在學習“植物無性生殖”時,可組織學生課外參與馬鈴薯種植、柳樹扦插及草莓壓條等實驗,提示學生依據自己的條件挑選其中任意一項操作。這樣學生在課外親近大自然并且向父母或有經驗的農民討教。在人人向往的大自然中不斷探究生物的奇特性,毫無拘束地求證課本上的知識,既領會到勞作的趣味,又見證生物的奧秘,從而深刻地認識到生物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通過這種實踐性極強的實驗,讓學生在不斷探索與創新中獲得無限樂趣。
三、在生物實驗教學培養學生學習興趣中體現教師職能
在生物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引導學生不斷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指導學生收集和利用學習資源,幫助學生設計學習活動,啟發學生針對學習內容選擇相應的學習方式。如繼承、模仿、探索、交流等,使學生的學習過程變得豐富而有個性,營造積極的心理氛圍,幫助學生對學習過程和所得結果進行評價。
教師怎樣幫助學生實現由知識向能力的轉化。新課程標準與教學大綱差別較大的是強調體驗性學習。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僅要開動腦筋,而且要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聽,用嘴表達,動手操作,即運用自己的大腦無拘無束地想象,通過自己的感官親身經歷,用自己的心靈感悟。這也是探索學習的一般方法。因此課程標準提出了體驗性學習目標,強調“操作、實踐、考查、調查、探究”等活動,重視學生經驗,鼓勵學生對課本知識提出自己的理解,尊重學生對學習過程的個人感受和對事物的獨到見解。例如,在“觀察花的基本結構”實驗活動中,教材選用的實驗材料是桃花,但當時桃花尚未開放,當教師提到這個事實時學生會苦思冥想,在學生還沒有好的解決方案時教師可及時提到用什么代替桃花,實驗效果更明顯。這樣學生自然就會想到當時有什么花正在開放。實驗由學生獨立思考設計、分析、親手操作完成,主體性得到體現。在整個實驗中教師起到幫助、引導、點撥的作用。把課堂時間完全還給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探索性和創造性,更重要的是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過:“動手動腦,心靈手巧。”為了更好地體現實驗課在教學中的核心價值,為學生創新思維提供更廣闊的天地。讓學生自己動手、動腦設計實驗,操作控制整個實驗過程,將會更好地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結語
在初中生物實驗教學中,在長期形成的學生、家長、領導都不重視這門學科的尷尬局面下,教師與學生將面臨十分嚴峻的考驗。我們在生物課堂上不斷創新或引進新的教學模式,重視發展學生科學素養,貫徹落實生物課程新標準,但是當學生對這門學科沒有興趣時大量工作都會付諸東流。因此應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上多動心思,巧用生物實驗,引導學生多角度思考,重視每個環節的觀察和分析,歸納總結實驗結論。實驗課結束后,教師總結該實驗中遇到的問題,讓學生對實驗提出建議和改進實驗的方法,分享自己在實驗中的體會,做好實驗總結,使生物教學質量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