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冰
多年前,在老師家中,我見到一個很有意思的人。
他也是老師的學生,和我們一樣去看望老師??墒?,在老師家,他就像主人一樣,給我們泡茶、張羅飯菜,甚至吃完飯后,他還給年長者準備洗臉水。我們以為他和老師有特殊的親密關系,老師卻說,這是他第一次來這里,“這孩子到哪兒都像個主人,好像天生有種責任感”。老師告訴我們,這位學長家中條件并不好,學歷也不算拔尖,卻成功競聘進了北京的一家知名公司。“應該是他這種‘主人翁精神’幫了他?!?/p>
我后來去北京,拜訪了這位學長。那時,他還租住在一間破舊的房子里,忙著裝修,從二手市場淘了些舊家具改裝,買來油漆自己刷墻。我說:“租的房子你還這么認真呀?”他說:“我住在這兒,那我至少現在是房子的主人,當然要把它打扮得漂亮些?!?/p>
經過一段時間的交往,我漸漸發現,學長不只是出租屋的“主人”,他也是很多地方的“主人”——坐公交車他會撿起別人丟在地上的紙屑;走在路上看到塞車,他會跑過去指揮車輛維持秩序;辦公樓的電梯出了故障,他去報修……
對于他打工的那家公司,他更是“主人”。公司的一切事情,似乎都與他有關。在外面看到凡是能與他公司扯上點關系的信息,他都詳細記下來。有一次下大雨,我和他在外面吃飯,他居然急忙丟下飯碗跑去公司樓下,只為看一下公司的窗戶是否關好了。我說:“你又不是公司的老板,何必這么上心?”他說:“我在這兒工作,就是這兒的主人呀!”

上個星期我去老師那兒,老師告訴我,“主人翁學長”現在已是那家公司的副總了,還擁有了不少的股份。我點頭,心想,他現在是公司名副其實的主人了。
面對同一件事,被動還是主動,做客人還是做主人,均在一念之間。可觀念不同,做事的心情與效率,也大相徑庭。如果面對一切都把自己當成路人,便只能永遠煩躁地奔波在路上了。
好人生,屬于好主人。
(孤山夜雨摘自《今晚報》2016年11月25日 圖/木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