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_徐長杰 文/攝
樹“大質量”意識 促“有質量增長”2016年全國紡織行業質量大會在江蘇南通召開
本刊記者_徐長杰 文/攝

會議分享了行業在質量管理工作方面的成功經驗。
質量的提升,是一場永無止境的競賽,因責任和使命而出發,在追求卓越的跑道上不斷超越與被超越。如今,我國紡織工業正在逐漸告別以規模優勢、成本優勢為主的發展模式,走上了一條以質取勝的升級之路,在不斷地探索和實踐中逐步明確了以樹立、貫徹、夯實“大質量”作為行業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和長期戰略目標。
2016年12月22日,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主辦,南通市人民政府支持,南通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協辦,金輪針布(江蘇)有限公司承辦的“2016年全國紡織行業質量大會暨第五屆全國紡織行業質量獎表彰大會”在江蘇南通召開。會議圍繞質量工作基礎、健全質量工作體系、完善質量工作制度等幾個方面進行深入探討,并分享了行業在質量管理工作方面的成功經驗。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黨委書記兼秘書長高勇,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孫淮濱,江蘇省紡織工業協會副會長韓平,南通市委常委、副市長王劍峰,南通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局長倪建明、副局長劉鵬,山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副局長岳,山東省纖維檢驗局局長孫勝敏等領導出席了本次會議。會議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部副主任黃淑媛主持。
王劍鋒在致辭中表示,南通是全國著名的紡織之鄉,紡織產業發展特色鮮明,產業基礎堅實,培育和創新能力不斷提升。今年,南通市委、市政府把質量提升與全市“3+3+N”重點產業發展相結合,以高端紡織創新發展為主線,以智能化、功能化、生態化、信息化為主攻方向,把握“新產業、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發展趨勢,加快“互聯網+紡織”進程,推進質量、品牌、標準和公共服務平臺建設,著力做優棉紡織,做響家紡服裝,做強家紡產業,做大產業用紡織品,做特纖維產業,做精印染及后整理,完善延伸產業生態發展鏈,努力打造高端紡織制造強市。南通將借助全國紡織行業質量大會的東風,進一步積極作為,乘勢而上,推動全市高端紡織產業實現新突破,譜寫南通質量強市工業新篇章。
韓平則介紹了江蘇紡織質量工作的情況,并對三個方面工作給予肯定,一是各級政府的重視,經過各級主管部門多年的投入建設,江蘇已經形成了比較健全的產品質量檢驗、檢測體系,形成省、市和重點企業、科研院所、大專院校多層次的檢測機構和隊伍,而且設備齊全、先進。
二是絕大多數企業對產品制造質量和服務質量給予了足夠的重視,在人力財力方面將其放到了重要位置,產品出廠質量有了基本保證。
三是企業對質量工作的認識更開闊了,觀念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對質量的認識由產品的制造質量延伸擴展到了向市場推出高質量的新產品,并通過實施品牌戰略提升企業競爭力。
各企業在全面質量管理的實踐中也是各顯神通。比如有的針對市場向個性化、高端化發展的趨勢,收縮戰線精準定位,不求大,只求精。在最近江蘇省公布的自主品牌50強中,紡織占了7個,波司登、陽光、盛虹、紅豆、黑牡丹、悅達、海瀾之家榜上有名。
當然,江蘇紡織行業質量工作也存在諸多問題,包括創新能力不足,產品同質化現象普遍;質量標準制定滯后,標準化工作落后于產業發展;企業兩極分化;產品質量問題仍時有發生。韓平認為,質量工作依舊任重而道遠,所以質量第一、質量是企業生命這句話永不過時。

高勇指出,質量是企業生存的立足之本,是行業發展的根源之道,是國家強大的堅實基礎。創新是企業生存的動力之源,是行業發展的大勢所趨,是國家強大的眾途之先。質量的提升需要思想、制度、體系、方法、技術等多方面的不斷創新。創新的理念、過程和結果等各個環節都需要質量作為前提和基礎。
紡織行業歷來十分注重質量和創新工作的群眾基礎,具有優良的工作傳統。行業自改革開放初期堅持開展質量管理小組工作和質量信得過班組工作,歷經近40年,從無間斷。期間涌現出眾多行業級和國家級的質量管理創新成果,培養了大批質量管理創新人才,造就了大量優秀質量管理企業和科技創新企業,為行業和企業創造出相當可觀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與此同時,紡織行業同樣注重健全質量管理工作體系與質量管理工作的制度建設,尤其是激勵機制的建設和社會優質資源的整合。
“總而言之,我們堅持不懈、不遺余力地夯實質量工作基礎、健全質量工作體系、完善質量工作制度、豐富質量工作資源都是為了有效提升紡織行業的整體質量,也就是‘大質量’。”高勇希望行業企業的每一位從業者都能夠做好質量工作,為實現我國從紡織大國向紡織強國質的飛躍,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孫淮濱在作“促進紡織行業有質量增長”主題演講時談到,雖然“供給側”的短期任務是去產能、去杠桿、去庫存、補短板、降成本,但其最終目的是要改善供給結構,提高供給質量,增加供給的靈活性和適用性。對紡織行業企業來說,要通過抓質量工作來提高我們的市場和效益,滿足市場需求。2016年,國務院提出了“三品”戰略,消費品的質量問題已經被提升到國家層面,應當給予重視,而且當下消費供給與需求之間仍有差距,這也導致消費外流,因此,無論是行業企業,都要將質量工作提到更高的高度去抓。
此外,孫淮濱還從5個方面介紹了2016年行業所開展的質量工作。首先,作為“十三五”的開局之年,在紡織“十三五”規劃中,行業在指導思想里明確將行業質量和效益作為中心工作來開展,同時,對“三品戰略”這一重要工作進行了說明,同時強調,行業要將工匠精神進一步傳承和發揚。
其次,協會在質量管理工作方面進行了走訪和調研,并總結出一些質量管理工作的成功模式和經驗。比如有的企業是以精取勝,專注于做好一件事情;有的企業將產品的民族文化屬性作為提升質量的要素;有的企業是以高新技術的方式呈現高質量;有的企業則將扎實的基礎工作作為提升質量的前提。
第三,QC小組是紡織行業切實落實全面質量管理工作和群眾性質量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礎。如今,QC成果越來越豐富,不僅僅體現在生產過程中的操作技術環節、設備管理環節和產品性能環節,同時還涉及企業管理各環節和節能減排等多個方面。堅持開展QC小組工作對于有效提升企業生產經營管理質量,具有基礎性和廣泛性的重要作用。
第四,行業繼續按照卓越績效評價準則,樹立行業質量標桿。近年來,為了讓我國的紡織企業盡快實現標準化、正規化和國際化。按照國際慣例標準與我國紡織工業現狀相結合,聯合會開展了《卓越績效評價準則》的宣貫、培訓工作,并在此基礎上設立了“全國紡織行業質量獎”。聘請經行業認證的權威專家在宣貫、培訓、評審的過程中,為企業提供診斷、咨詢服務,以此來不斷提升企業的質量管理水平。
最后,則是在塑造質量形象方面進行了探索。通過與四川宜賓絲麗雅開展“三品杯”纖維新材料設計大賽,與“三品”戰略及雙創相結合,對塑造企業品質形象有著較大意義。當然,紡織行業的質量工作任重道遠,我們一直在完善的道路上。
在全國紡織行業優秀質量管理小組成果、班組成果展示環節,金輪針布(江蘇)有限公司的雄獅QC小組展示了“提高應收款到賬率”質量管理工作成果,在原有管理規范化、效率化基礎上更追求企業效率的最大化和顧客價值的最大化。
神馬股份簾子布公司捻織一廠的QC小組則從生產技術角度,展示了有關《降低錦綸66浸膠簾子布異常絲率》的質量工作成果,在現場管理水平以及工藝一致性等方面有了卓有成效的提高,以班組小組為質量管理工作運行的基礎,助推實現企業的“大質量”。
浙江富潤印染有限公司孫旭安核樣班組,提出7S管理模式,鑄造勤奮團結的團隊,從生產管理、人才培育、團隊建設、綠色發展等方面,嚴把質量大關,打造讓客戶更滿意的產品。
金輪針布(江蘇)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黃春輝作為2016全國紡織行業質量杰出人物代表作了發言。
會上,黃淑媛宣讀了關于表彰第五屆全國紡織行業質量獎、實施卓越績效模式先進企業、質量杰出人物以及關于表彰2016年全國紡織行業加工貿易單耗標準制定先進單位和先進工作者的決定。
在下午的會議中,中國質量協會全國質量獎評審組組長賈京霞作了“卓越績效評價準則與實務”的專題報告,北京中關村瞪羚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投資總監黃巖作了“新常態下紡織工業質量提升與資本的融合創新”的主題發言,安華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資產管理部唐飛泉作了“紡織服裝發展前景展望和質量建設”的主題發言。

(按首字母排序)

大會對第五屆全國紡織行業質量獎、實施卓越績效模式先進企業、質量杰出人物、全國紡織行業加工貿易單耗標準制定先進單位和先進工作者進行了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