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洪 呂平原 李維克
(1、山東省糧油檢測中心 濟南 250101)
實施庫存糧油質量檢查須重視的環節
姜洪1呂平原1李維克1
(1、山東省糧油檢測中心 濟南 250101)
庫存糧油質量檢查是一項政策性、技術性很強的工作。它關系到庫存糧食(油)質量安全監測的真實性、可靠性,關系到被檢企業的聲譽、形象,人員的獎懲。本文從實際出發對實施庫存糧油質量監測的依據、檢查的具體內容、現場檢查的方式、結果的判定進行了具體的描述,解決了庫存糧油質量檢查“檢什么?怎么檢、如何判定”的問題,對指導檢驗技術人員實施現場檢查具有很好的實際意義。
庫存糧油 質量檢查、重視 環節
庫存糧油質量檢查是一項政策性、技術性很強的工作,它關系到庫存糧食(油)質量安全監測的真實性、可靠性,關系到被檢企業的聲譽、形象,人員的獎懲。因此,檢查過程中公平公正、科學嚴謹顯得尤其重要。但是,多年的工作經歷我們發現,在庫存糧油質量檢查的過程中,一些工作人員對庫存糧油質量檢查的內容、方式、實施規范思路不盡清晰,對標準的掌握不夠深入,技術操作不夠規范,難以真正實現庫存糧油質量檢查發現問題、找準問題、堵塞漏洞,防患未然的目的。那么庫存糧油質量檢查到底要檢查什么?應該怎么查?需要注意和關注的環節是什么呢?筆者依據國家庫存糧油質量檢查的有關規定,結合個人工作實踐,談談對這些問題的認識和理解。
庫存糧油質量檢查的分水嶺是《糧食質量監管實施辦法(試行)》的發布實施。2005年1月1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糧食局、財政部、衛生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等七部門聯合發布的《糧食質量監管實施辦法(試行)》(國糧發〔2004〕266號)正式實施。這個《辦法》是關于糧食質量監管專業化的一部法律規范。該《辦法》的實施,讓糧食質量監管有了法律依據。
2016年10月《糧食質量安全監管辦法》2016修訂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令第42號)實施。該辦法明確就糧食質量安全風險監測,糧食經營質量安全管理、糧食檢驗、監督管理,法律責任作出規定。
糧食質量安全風險監測的主要內容包括:質量等級、內在品質、水分含量、生芽、生霉等情況,糧食生產和儲存過程中施用的藥劑殘留、真菌毒素、重金屬及其他有害物質污染等情況。
糧食質量監管的內容主要從三個方面實施監管工作:質量管理基礎條件,質量管理的組織實施和糧食質量狀況(包括糧食的質量、儲存、品質和安全指標)。因此,各級部門在組織糧油質量檢查時也主要是圍繞這幾個方面開展,通過對糧食倉儲企業內部質量管理制度、制度執行情況、質量檢驗、糧食質量情況的檢查,結合采集檢驗儲糧樣品,判定企業的儲糧質量狀況。
庫存糧油的質量檢查方法要根據任務下達單位(委托方)的要求來組織實施。按照委托方指定的檢查方法開展檢查。對于不同的檢查內容,具體可以如下操作:
質量管理基礎條件:在《糧食質量安全監管辦法》第三章第十一條“從事糧食收購、儲存、運輸、加工和銷售等經營活動應當符合糧食質量標準和食品安全標準,(四)具有必要的糧食質量安全項目檢驗能力”,這為糧食經營企業的質量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方面主要檢查檢化驗室的基礎條件,包括,質量檢測的場所、環境條件,儀器設備的配置,技術人員的配備等,要結合庫點的倉儲條件、倉容狀況、庫點行政管理權限進行檢查,簡單講就是圍繞倉儲管理應該開展的檢測項目、能夠開展的檢測項目來實施,核心是要滿足庫存糧油出入庫和日常監管的需求,要符合專業技術人員持證上崗的要求。
質量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在《辦法》第三章糧食經營質量安全管理部分對此有明確的規定,包括:糧食質量安全管理制度:第十三條糧食經營者應當建立糧食質量安全管理制度,健全質量安全控制體系,明確質量安全管理責任,定期對職工進行相關法律、法規、政策、標準和技能的培訓;糧食收購入庫質量安全檢驗制度:第十四條實行糧食收購入庫質量安全檢驗制度。糧食經營者收購糧食,必須按照糧食質量標準和食品安全標準及有關規定,對相關糧食質量安全項目進行檢驗;銷售出庫質量安全檢驗制度:第十七條實行糧食銷售出庫質量安全檢驗制度“糧食經營者在糧食銷售出庫時,必須按照糧食質量標準和食品安全標準及有關規定進行檢驗并出具檢驗報告,銷售的糧食應當與檢驗報告相一致”;糧食質量安全檔案制度:第二十三條 實行糧食質量安全檔案制度。糧食經營者經營糧食,應當建立糧食質量安全檔案,如實記錄以下信息:糧食品種、供貨方、糧食產地、收獲年度、收購或入庫時間、貨位及數量、質量等級、品質情況、施藥情況、銷售去向及出庫時間,其他有關信息。糧食質量安全檔案保存期限,以糧食銷售出庫之日起,不得少于5年。
質量管理制度的組織實施:主要通過對成文質量管理制定、規定的落實情況的檢查,包括各類質量記錄的檢查,考核企業執行出入庫制度、日常監管制度的實施情況;通過檢查出入庫檢驗報告、監管報告、上級質檢機構的驗收、檢查報告,考核其是否按照管理制度的規定開展工作,是否按照技術規范進行操作,檢驗人員是否具備專業技術能力,對不符合入庫標準的糧油是否做到了杜絕入倉,對日常抽查中發現的問題是否做到及時反饋,及時處理等等。通過這些檢查驗證質量管理制度的落實情況。
庫存糧質量狀況:按照目前國家糧食局對庫存糧油的監管辦法,檢查的范圍為中央和地方儲備糧油,包括固定的和流動的儲備糧油;檢查的形式為現場檢查和扦樣檢驗;檢查的內容包括質量指標、儲存品質和質量安全指標;根據檢查目的要求,不同的檢查內容會各有側重,檢查人員要緊緊圍繞重點開展工作。
確定扦樣倉號:檢查人員進入被查庫點后,首先要了解被查企業的基本情況,通過索要垛位圖,存量表,對庫點的儲糧數量、儲糧分布、儲糧品種、收獲(入庫)年份、產地及來源、病蟲害發生等情況有概括的了解,根據檢查要求的扦樣數量,按照兼顧品種、入庫年份,儲糧條件的原則確定取樣倉號,一般一口倉只取一個樣品,正在熏蒸的倉不安排扦樣,對需要關注的糧倉要重點檢查。
入庫扦樣時要嚴格按照委托方指定的辦法實施。首先要記錄儲糧信息,包括儲糧基本情況,入庫檢驗、監督檢查的數據;其次對儲糧狀況有基本認識,對于發生蟲害、發熱、受潮的情況必須重點扦樣;第三,根據被檢糧食(油)的包裝、散裝,代表數量,儲糧(油)條件等要求進行扦樣,如大型房式倉的散裝糧以2000噸為一個檢驗單位,實行“分區設點、分層取樣”;食用植物油的散裝油以一個油池、一個油罐、一個車槽為一個檢驗單位,在罐內油深的頂部、中部、底部取樣等;第四,扦取的樣品經充分混勻,如“四分法”“分樣器法”等,裝入樣品袋(瓶),經扦樣人員、被扦樣單位確認封樣,作為檢驗樣品;第五:扦取的樣品要妥善保管,防熱、防潮、防撒漏。為了保證樣品的質量,要制定樣品集并和轉送的工作方案,運送過程中低溫、密閉、避光,避免受到污染,防止破損,需要專人專車遞送的樣品要嚴格執行規定,確保樣品保質、保量、按時送達。
檢驗依據:庫存糧油質量檢查的檢測依據任務下達方的要求,按照指定的檢驗方法去檢驗。需要說明的是2017年食藥總局在《關于規范食品快速檢測方法使用管理意見》(食藥監科[2017]49號)第六條中指出“食品快速檢測不能替代食品檢驗機構利用常規實驗室儀器設備開展的食品檢驗活動,不能用于食品安全監管工作中部署的食品抽樣檢驗”。這一點應該引起我們的注意。
如何判定:各類檢查的結果判定是由下達任務方的文件(合同)要求決定的。在下達檢查任務時有明確的規定,依據要求判定即可。如一般中央儲備糧油的檢驗結果判定依據《中央儲備糧油質量檢查扦樣檢驗管理辦法》實施,因此操作起來并不困難。需要注意的是要對被檢查糧油的性質、類別、來源、等級等信息做到準確無誤,判定時對號入座。因為不同性質的糧油、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加工方式、不同的等級判定標準都會不同,判定的結果也有很大差異,同一個檢驗結果,用到不同性質的糧油身上,可能這個合格,那個不合格,如果被檢糧油的信息采集不準確,會造成誤判、錯判,給被檢企業造成不良影響,以及不應有的信譽、經濟損失。
總之,糧油質量檢查工作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需要高度的工作責任心和較強的專業技術能力,不是到企業轉轉、走走,拿點樣品做做就能完成任務的事情,它涉及到質量檢查工作的嚴肅性,涉及到被查企業的聲譽、甚至生存,也關涉檢查機構的信譽,檢查人員的形象,因此,我們必須認真對待,嚴謹操作,科學檢驗,依法判定。真正發揮好糧油質量檢查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