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 覽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建立健全村務監督委員會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意見》提出,村務監督委員會是村民對村務進行民主監督的機構,對從源頭上遏制村民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促進農村和諧穩定,具有重要作用。村務監督委員會要緊密結合村情實際,重點加強對村務決策和公開情況、村級財產管理情況、村工程項目建設情況、惠農政策措施落實情況、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情況以及其他監督事項的監督。 (張 維)
國家發改委等四部門近日出臺文件,要求特色小鎮和特色小城鎮建設創新工作思路、方法和機制,著力培育供給側小鎮經濟,努力走出一條特色鮮明、產城融合、惠及群眾的新路子,防止“新瓶裝舊酒”“穿新鞋走老路”。
根據國家發改委等四部門發布的《關于規范推進特色小鎮和特色小城鎮建設的若干意見》,特色小鎮和特色小城鎮建設要堅持因地制宜,不搞區域平衡、產業平衡、數量要求和政績考核,防止盲目發展、一哄而上。要堅持產業建鎮,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特征的獨特產業生態,防止千鎮一面和房地產化。堅持以人為本,提高人民獲得感和幸福感,防止政績工程和形象工程。要遵循城鎮化發展規律,特別是中西部地區要從實際出發,避免盲目發展、過度追求數量目標和投資規模。要嚴控房地產化傾向,防范“假小鎮真地產”項目。 (安 蓓)
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糧食總產量12358億斤,比2016年增加33億斤,增長0.3%。糧食生產再獲豐收,屬歷史上第二高產年。其中,玉米4318億斤、減少73億斤,下降1.7%;稻谷4171億斤、增加30億斤,增長0.7%;小麥2595億斤、增加19億斤,增長0.7%;其他糧食作物1274億斤、增加58億斤,增長4.8%。
據國家統計局農村司首席統計師侯銳分析,糧食單產增加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一是農業氣候較為有利。二是自然災害較輕,抗災救災得力。三是加強技術推廣和田間管理,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進一步提高。全年糧食產量在高產作物大幅調減等情況下,依然實現小幅增產,取得歷史上第二個高產年,來之不易。
(陸婭楠)
據農業部最新統計,目前全國農村承包地確權面積達11.1億畝,占二輪家庭承包耕地賬面面積的82%。
在農業部日前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農業部農村經濟體制與經營管理司司長張紅宇介紹,全國推進農村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試點工作的省份已有28個,試點范圍擴大至2718個縣(區、市),3.3萬個鄉(鎮)、53.9萬個行政村。山東、寧夏、安徽、四川、江西、河南、陜西等7省份已向黨中央國務院報告基本完成。
張紅宇表示,2018年是全國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的收官之年。農業部將加強督促指導,確保各省份按時完成任務。全國除個別的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外,應基本完成農村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向中央提交農村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基本完成報告。 (董 峻)
日前,從四川省武勝縣舉行的中國美麗休閑鄉村建設現場會上傳出消息,北京市平谷區黃草洼村、浙江省開化縣龍門村、山西省長治縣東掌村等全國150個鄉村被評為“2017年中國美麗休閑鄉村”,并在現場舉行了授牌儀式。
據了解,2017年9月,農業部按照“政府指導、農民主體、多方參與、共建共享”的思路,組織開展了中國美麗休閑鄉村推介活動,經過地方推薦、專家審核和網上公示等程序,最終150個村莊入選“2017年中國美麗休閑鄉村”推介名單。據介紹,在150個中國美麗休閑鄉村中,共分為四大類,分別是41個特色民居村、35個特色民俗村、48個現代新村和26個歷史古村,這些村落來自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 (陳 地)
近日,農業部印發通知,部署在全國開展為期3年的農產品加工業、農村創業創新、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百萬人才培訓行動,計劃于2018—2020年,在全國組織培訓農產品加工業、農村創業創新、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人才100萬人次。
本次培訓,將以科技創新與推廣、經營管理、企業家和職業技能人才為重點,培訓農產品加工業人才45萬人次;以農村創業創新人員、企業家、創業導師等為重點,培訓農村創業創新人才40萬人次;以規劃設計、經營管理、服務導覽人才為重點,培訓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人才15萬人次。 (王 浩)
近期,農業部采取系列行動,進一步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要求各地農業部門積極采取有力措施,嚴防嚴控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
為加強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風險監測,農業部門組織力量對糧食、油料、畜禽、水產品等10類農產品,深入基地和市場進行調查、抽檢與評價,排查風險隱患。農業部下發《關于開展農藥大檢查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通知》,在全國開展農藥大檢查,重點排查非法非標生產農藥、違規經營農藥、超限使用農藥等問題。全國出動執法人員9萬余人次,檢查飼料生產企業4155家、蛋禽養殖場(戶)57089家,抽檢飼料樣品4151批次。 (郁靜嫻)
日前,從聯合國糧農組織總部傳出消息,中國甘肅扎尕那農林牧復合系統和浙江湖州桑基魚塘系統獲評為聯合國糧農組織的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系統。中國“入遺”的農業系統因此增至13處。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日前發布的新聞公報,在2017年11月23日至25日舉行的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系統科學咨詢小組會議上,共有5處傳統農業系統得到正式確認。另外3處中,有2處位于西班牙,分別是拉阿哈基亞的馬拉加葡萄干生產系統和阿尼亞納的海鹽生產系統,它們也是歐洲首批入選的農業文化遺產系統。另外一處是韓國的花開傳統河東茶農業系統。 (李 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