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世光
金秋助學我們在行動
文/張世光
全省金秋助學新聞發布會后,全省各級工會迅速行動,上下聯動,第一時間在市(地)、產業工會主席會議上進行了動員部署,并召開了全省工會金秋助學工作推進會,充分利用電視、廣播、互聯網等媒體廣泛宣傳發動,把廣大勞動模范、工會干部和工會會員的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省委的部署上來。
各級工會組織高度重視,積極行動,哈爾濱、齊齊哈爾、佳木斯等市地工會,加大了工會經費對助學專項資金的投入,成效卓著。
哈爾濱市總工會采取“七項措施”有力推動2017年全市“金秋助學”和精準扶貧活動深入開展。
高度重視,周密部署——哈爾濱市總工會召開由各直屬工會主管主席參加的動員部署會,迅速將《方案》和《通知》印發基層,在落實上體現“快”。
明確目標,擴大范圍——全市工會預計籌集助學資金600萬元左右,資助困難職工(農民工)就讀子女2900人次左右。助學范圍由重點救助當年考入大學的在檔困難職工(農民工)子女擴展到大學、大(中)專、初高中和小學入學、就讀的在檔困難職工(農民工)子女,在救助上體現“全”。
提高比例,增加經費——將市總工會撥付區縣(市)中央財政專項幫扶資金中用于困難職工(農民工)子女助學資金由12.9%上調至20%—25%,并從工會經費中增撥400萬元專項助學資金,視情逐年增加,同時要求各級工會加大經費投入,進一步向助學傾斜,在經費上體現“足”。
劃定對象,確定標準——對2017年國家統招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新生、大專新生、中專及高中新生、就讀的初中和小學生分別給予每人 5000元、4000元、1500元和600元一次性助學金,在助學上體現“細”。
典型引領,勞模助力——組織部分企業家勞模和“五一勞動獎章” 獲得者赴阿城區雙豐街道椴樹村進行扶貧對接,對貧困戶脫貧項目給予技術和財力支持,在幫扶上體現“準”。
互助保險,有力保障——啟動第三期全市職工補充醫療互助保障活動,推出“困難職工子女助學保險”,重大疾病醫療專項保障額度為1萬元、住院醫療保障額度為累計最高6萬元、意外傷害醫療保障額度累計最高1萬元,在互助上體現“實”。
改進方式,規范程序——嚴格按照申報材料、審核認定等程序發放助學金并規范助學資金管理,市總工會下撥助學資金的年度結余可結轉至下一年度使用,在管理上體現“嚴”。
擴大助學范圍。由往年重點救助當年考入大學的在檔困難職工(農民工)子女,擴大到今年大中專、初高中直至小學階段的在檔困難職工(農民工)子女,以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特別是化解過剩產能過程中因下崗失業造成上學困難的職工(農民工)子女。
擴大助學資金來源。以往主要由中央財政專項資金用于助學,今年省總工會及市總工會都追加工會經費投入,并廣泛動員愛心企業、勞動模范、五一勞動獎章(獎狀)獲得者(單位)和有條件的工會會員自愿捐資助學,向勞模發出助學倡議書,不斷擴大助學資金來源。
增加助學資金投入全市工會預計籌集助學資金400萬元,計劃資助困難職工(農民工)求學、就學子女3000人。
下一步,市總工會將采取集中發放助學資金、班子成員帶隊走進企業和學校、一對一點對點等方式,全力開展金秋助學活動。
全面開展摸底排查工作,重點深入第一中學走訪了解情況,幫助家境困難、品德良好、學習刻苦、成績優異的困難職工(農民工)子女解決入學、就讀期間的困難。
向勞模發出助力“金秋助學”活動的通知和倡議,積極動員本市省級以上勞動模范和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參與“金秋助學”活動。
市總工會預計投入196萬元專項助學資金,通過集中時段開展金秋助學和日常性、臨時性助學發放給考上重點大學和高中的困難職工子女。同時號召各級工會增加投入,進一步向“金秋助學”傾斜。
完善大學生聯系卡制度,加強大學生聯系卡管理,搭建“關愛學子”微信平臺,加強工會和學子們的溝通聯系。
召開暑期就讀大學生座談會,匯報交流學習生活情況。市委主管領導與市總工會班子成員深入困難大學生家庭走訪慰問,及時幫助他們解決存在的困難和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