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論文對中俄兩國圖書館交流現狀進行了分析,探討了兩國圖書館間交流匱乏的原因,提出了促進兩國圖書館間交流的建議,如加大人才儲備,尤其是掌握俄文的專業型人才,加大專業領域譯著的翻譯發表等,以求探索更為適合中俄圖書館交流的良好方式和途徑。
關鍵詞 圖書館 中俄交流合作 地方文獻開發
分類號 G259.26
DOI 10.16810/j.cnki.1672-514X.2016.12.018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spect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Libraries in China and Russia
Yuan Shuyu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libraries in China and Russia and explores the causes of lack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libraries of two countries. Also, it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to promote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libraries of two countries, such as increasing the talent pool, especially in the field of professional talent who master Russian, strengthening professional translation in the field of library, and so on,in order to find more suitable means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libraries in China and Russia.
Keywords Library. Communication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Russia. Development of local literature.
近年來,中俄兩國在文化活動領域、邊境和地區間的文化合作范圍不斷擴大,圖書館作為文化交往的紐帶,應加強中俄兩國圖書館間交流,從而提高兩國民眾認識,增進友好協作,促進雙方地方文獻的有序整理和有效開發。本文擬從圖書館間交流匱乏的原因入手,探討增進中俄兩國圖書館間交流的途徑。
1 中俄圖書館交流現狀
1.1 中俄圖書館間學術傳播文章、譯作匱乏
通過百度學術搜索引擎檢索“圖書館交流”可發現,此類研究始于1984年,到2013年達到最熱,但至今僅有37篇相關論文,其中涉及中俄圖書館交流的只有1篇。
通過萬方數據庫以“中俄圖書館”為關鍵詞進行檢索,共檢索到論文49篇,其中41篇為研究中俄圖書館交流方面的,且僅有4篇內容涉及中俄兩國國家圖書館的對比研究,關注省(州)圖書館、大學圖書館等文章較少。而以“中美圖書館”為關鍵詞進行檢索,共檢索到文章627篇,是中俄學術論文的12.8倍。從上述統計數字中可以發現,中俄圖書館交流學術文章匱乏,雙方圖書館學領域的相互了解較少。
1.2 人員交流、互訪、國際會議數量不足
據不完全檢索統計,有關人員出訪俄羅斯圖書館的報道文章:文津檢索為18篇,萬方檢索為4篇,CNKI檢索為2篇。另外,通過CNKI檢索中俄圖書館專業研討會,僅查找到2009年《中國圖書館年鑒》報道“中俄圖書館友好交流研討會在長寧圖書館舉行”;《圖書館建設》2013年9月報道“中國黑龍江、俄羅斯哈巴羅夫斯克國際圖書館學術研討會在黑龍江省圖書館召開”;通過百度檢索發現除黑龍江省圖書館2013年、2015年兩次同遠東國家圖書館學術研討的報道外,僅有1條報道2013年7月“中俄數字圖書館研討會在葉利欽圖書館舉行”。由此不難看出,兩國圖書館間的人員交流、互訪、國際會議數量匱乏,兩國圖書館間缺乏相應的交流合作平臺。
1.3 專業合作項目較少,投入較低
通過文津搜索,近年中俄文化合作項目約56項,其中沒有一項是圖書館交流合作項目。這從一個側面顯示出中俄圖書館專業合作項目的稀缺。可以說國家、地方政府和公共圖書館、專業圖書館、大學圖書館都沒有重視到這一領域。沒有合作項目也就沒有資金支持,因此無論是人員出訪、學員培訓還是學術研究、圖書館間的交流均難以持續開展。地方圖書館僅僅依靠自身行為和館員的工作熱情,難以支撐起中俄圖書館學術交流項目。這種狀態將最終導致兩國圖書館間缺乏溝通,相互不了解,不利于圖書情報工作的合作共贏。這也是圖書館學研究領域的缺失。
2 中俄圖書館交流匱乏的原因
據不完全統計,1978—2005年我國圖書館界與國外的大型互訪約有258次,其中中美間的互訪尤為突出,重要互訪活動總計161次,占我國圖書館對外交流活動62.4%[1],而中俄圖書館員對外交流項目遠難企及。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存在于于以下幾個方面。
(1)受兩國經濟發展狀況制約。改革開放后至“十一五”期間,中國圖書館事業雖有長足發展,但用于中俄圖書館間的交流經費匱乏,尤其是俄羅斯國內經濟不景氣,缺乏專項交流資金支持中俄圖書館學術交流。
(2)地區發展水平有所限制。同中美圖書館交流項目美方資助較多的情況不同,俄羅斯圖書館經費審批狀況類似中國公共圖書館,中俄圖書館交流項目需要地區財政負擔,中國東北地區和俄羅斯經濟發展狀況制約圖書館交流項目的開展。
(3)關注重點和主流學科體系有所差異。中國圖書館學交流近年來雖把圖書館列為公共文化服務建設中,但更為關注數字化和數字圖書館發展、圖書館自動化、圖書館標準化等建設。俄羅斯圖書館雖然在文獻資料整序再開發、呈繳本制度、全民閱讀、弱勢群體服務上具有較大優勢,但在其研究領域與基于英文的國際標準化和自動化發展銜接不緊密。因此,中國圖書館界在研究發展方向上偏向借鑒歐美圖情信息。
(4)掌握中俄兩種語言的圖書館學專業人才匱乏,嚴重制約雙方研究成果的互譯和轉化。
3 黑龍江省圖書館在中俄圖書館交流中采取的措施
3.1 建立人員定期互訪交流機制
兩國圖書館間的交流過程中“人”的交流必不可少。在人文領域交流機制確立的基礎上,人員的定期互訪機制將促進中俄雙方的溝通工作進程,推進圖書館各項業務項目等方面的合作。中俄兩國圖書館員有計劃地進行定期學習和溝通,可以解決雙方在文字、電話、Email溝通中無法充分了解的問題,推進相關研究項目的合作開展,有利促進對彼此圖書館事業的進一步認識和了解。如黑龍江省圖書館和俄羅斯遠東國家科學圖書館從1990年到2015年的25年間,進行了16次交流。期間通過赴俄人員考察交流,建立了圖書館館員訪問模式,增強了對俄地理人文環境的了解,加深了對圖書館環境設施、館舍配套、活動現場、數字資源服務等直觀認識,推動了中俄邊疆地區史學資料、地域文獻的考察研究。
3.2 互贈文獻
中俄圖書館交流中的互贈文獻有效降低了外文文獻的采購成本,不僅減少了雙方外文文獻采購的時間及精力,而且豐富了相互間的外文館藏。中俄雙方互贈的圖書多為有代表的地方文獻,知名國內文學作品,具有深度研究價值的史學資料。如在中俄圖書館交流過程中,俄遠東國家科學圖書館將館藏Дале
кое прошлое приморьяПет
роглифы Писаницы (電子版)贈送給黑龍江省圖書館,完善了黑龍江地域巖畫考古資料,填補了國內俄文文獻的缺失。
3.3 加強地方文獻的合作開發
我國圖書館為了更多地了解俄羅斯圖書館館藏信息資源,設立了相應的文獻研究中心,并立足自身資源優勢,加強同俄羅斯邊疆相關省州圖書館的溝通協調,深化了地方文獻的研究合作。如黑龍江省圖書館2009年設立的俄羅斯文獻信息中心,專事開發研究館藏俄文古籍、俄僑文獻、俄文新善本等工作。期間在俄羅斯圖書館相關人員的幫助下,加大了對俄文古籍及俄文善本的鑒定、開發、研究的力度,同時加大對地方俄文文獻的翻譯。在2013年俄方圖書館訪問黑龍江期間,翻譯制作了牡丹江鏡泊湖宣傳片俄文版;2012年黑龍江省圖書館訪問哈巴,在黑龍江入海口尼古拉耶夫斯克召開了中國·俄羅斯圖書館研討會,期間中方研究人員發現并拍攝了大量那乃族(赫哲族)巖畫壁刻,對研究邊疆少數民族地方史具有重要意義。由此可見,中俄圖書館間的交流形成了資源互補,促進了中俄地方文獻資源的深度合作,對邊疆地區文獻、民族特色文獻等開發產生了積極影響。
4 中俄圖書館員交流措施展望
4.1 保持寬松穩定的政策環境,保障交流與合作順利開展
圖書館事業作為文化教育對外交流與合作交流的重要部分,與相關的文化教育交流政策有著密切的關系。中俄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確定后,隨著兩國在社會經濟文化領域的不斷發展,兩國間在文化領域展開了頻繁的交流與合作。2008年,俄羅斯文化部提出《到2015年俄羅斯圖書館事業發展構想》一文有力推動了有關圖書館事業方面的交流合作。同時隨著我國圖書館事業“十三五”發展規劃的到來,中俄兩國圖書館間的交流應該成為文化交流合作中的一項重要大事,圖書館的館員交流、學術訪問、合作項目審批等將有相關政策的指導與支持。
4.2 借助“一帶一路”發展戰略,多種方式運行交流項目
近年來,俄羅斯已重視文化交流合作及公共文化領域的建設,俄羅斯國家政府及諸多邊疆省州政府加大了在這些領域的資金、人員投入。中國圖書館界籍此也要積極伸出友誼之手,借助“一帶一路”經濟發展戰略的契機,共謀合作發展之路,推動文化領域的交流合作,促進中俄圖書館之間的共贏。由于現有的中外圖書館專業交流項目多為國家財政支持,但受區域財政發展水平影響很大,因此一方面要推廣類似黑龍江所采取的措施,利用中俄邊疆地緣優勢,引起政府對圖書館專業交流的重視,加大交流項目資金投入;另一方面,轉變現有項目資金運作方式,引入社會捐贈資金及專項資金運行方式,拓展中俄圖書館交流資金渠道。
4.3 引入俄語專業圖書館志愿者,加大俄文專業人才儲備
目前,國際通用語言是英語,俄語作為小語種,為中俄圖書館專業交流帶來了較大的困難。我國圖書館館員中既懂圖書館專業又掌握俄語的人才寥寥無幾,即便是圖書館專業又掌握俄語的人才也不一定適應中俄圖書館專業互譯。黑龍江雖擁有國內最好的俄語人才,但近年受經濟環境影響,很多俄語專業人才流向了經濟發達省份。為更好地促進中俄兩國的文化交流,應該探索適應新形勢發展情況下的用人模式,加大人才儲備信息,開展俄語專業圖書館志愿者服務。“不求人才為我所有,但求人才為我所用”,以此推動中俄圖書館業務交流的開展。
4.4 擴大兩國圖書館交流范圍,推動圖書館業務合作共贏
在業務關系層次上,擴大與俄羅斯境內相關圖書館的業務聯系,不僅要加強邊疆省、州圖書館、國家圖書館之間的業務交往,而且要拓展與俄羅斯遠東地區、俄羅斯歐洲部分,甚至俄羅斯全境圖書館的交流合作。中俄圖書館之間交流除了增加互訪人員的數量外,還需擴展合作項目規模,加深合作研究內容,包括文獻開發、弱勢群體服務、古籍保護、數字圖書館等諸多領域,同時也加大俄羅斯圖書館員對我國圖書館文獻體系構成、人員結構、數字圖書館服務體系等方面了解。
4.5 加大雙方專業著作的翻譯發表,促進圖書館事業共同發展
圖書館學領域專業著作的翻譯發表,將增進雙方圖書館從業人士及文化人士對兩國圖書館事業的了解。我國圖書館事業自改革開放以后,迎來了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時期,我們的圖書館制度、館藏體系、文獻特色、人員情況、全民閱讀情況等等都有了長足發展,但其中不乏區域間不平衡狀態,存在或多或少的問題,我們需要學習和借鑒俄羅斯圖書館事業發展中的經驗。同時,俄羅斯圖書館對我國圖書館事業發展現狀也缺乏了解,我們也有一些較好的做法值得他們來學習。所以,翻譯發表雙方圖書館學領域專業著作,能夠促進兩國圖書館館員加深對雙方國家政治環境、語言體系、專業制度差異背景下圖書館事業的比較研究,促進兩國圖書館事業共同發展。
參考文獻:
[ 1 ] 王蕾.中美恢復外交關系以來兩國圖書館界交流與合作研究[J].圖書情報工作,2007(7):138-140.
袁澍宇 黑龍江省圖書館辦公室主任,副研究館員。黑龍江哈爾濱,150090。
(收稿日期:2016-03-22 編校:方 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