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營
公司正在醞釀人事變動,我的業績,在公司市場部連年優秀,在行業內也是小有名氣,但要升任市場部主任,職海沉浮,變幻莫測,我絲毫不敢懈怠。
這天,我到外地出差,正在參加市場推介會,突然接到同事小王打來的電話:“李哥,你兒子來找爸,就在辦公室……”
兒子?我只有一個女兒!這個小王,平時人挺精明,單位號稱鬼靈精。今天這事搞的,唱的哪出戲?我厭煩地掛斷電話,心口憋著一團火。
會議一結束,我趕忙收拾行李,當晚就趕回了公司。先見了小王,打聽事情原委。小王說:“找‘爸的孩子,從四川來,18歲了,沒找到你,已經走了。不過,這件事公司已傳得沸沸揚揚。老板更惱火,你升職的事,恐怕要懸!”
公司市場部主任這個崗位,是個重要業務部門,公司好多雙眼睛都瞄著呢!究竟是誰在我升職的關鍵時刻,從背后狠狠來這么一“刀”?
我腦海里快速搜索起與四川有關聯的片段:四川,我只去過一個地方,那是早年在成都念大學。這個“兒子”,18歲。算起來,出生那年,我正在成都讀大四。那一年,我是談過一次戀愛,但三個月不到,就分手了。那三個月里,我沒牽過女友一次手。
這個“兒子”,到底從哪兒來?居心難料!
小王說,孩子出了公司,徑直去了市中心醫院。
我媳婦,就在中心醫院當護士。我猛然感覺后脊梁有一股涼氣,透骨冷。公司同事都知道,我可是有名的“妻管嚴”。
晚上10點多,我備好了應對媳婦拷問的臺詞往家趕。到了家,還沒敲門,媳婦聽見腳步聲,已先為我開了門。打開門,媳婦滿臉笑,接過包,提過行李,還遞過一杯熱開水。我正要開口向媳婦解釋,忽然媳婦一聲喚:“孩子,你爸回來了!”
臥室里,走出兩個孩子,一個是我女兒,另一個是個男孩,不認識,瘦瘦的,挺靦腆,比我女兒高出一個頭。
媳婦指著我,對陌生的男孩說:“這就是你爸!”
孩子脆脆地喊了一聲“爸”,我猛地從沙發上彈起來,瞪眼看著媳婦的反應。
媳婦倒笑了:“這孩子,是你資助的地震孤兒!”
這孩子名叫拉拉,是四川人,是汶川地震那年媳婦進川醫療援建時搶救過來的孩子。我結婚后,媳婦每年都會以我的名義匯款到當地民政部門資助拉拉上學。拉拉不知道是我媳婦匯的款,但從民政部門查到了我的名字。他發誓考上大學后一定要來認我這個“爸”。
三天后,拉拉要返回四川上大學。這天早上,老板早早送來個大紅包,讓我給拉拉,說是公司新設了一個助學基金,拉拉是首屆助學金的第一個獲得者。
一周后,公司召開領導層會議,全票通過了經理提議我為市場部主任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