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覽
習近平總書記日前對食品安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民以食為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關系我國13億多人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必須抓得緊而又緊。這些年,黨和政府下了很大氣力抓食品安全,食品安全形勢不斷好轉,但存在的問題仍然不少,老百姓仍然有很多期待,必須再接再厲,把工作做細做實,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習近平強調,各級黨委和政府及有關部門要全面做好食品安全工作,堅持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增強食品安全監管統一性和專業性,切實提高食品安全監管水平和能力。要加強食品安全依法治理,加強基層基礎工作,建設職業化檢查員隊伍,提高餐飲業質量安全水平,加強從“農田到餐桌”全過程食品安全工作,嚴防、嚴管、嚴控食品安全風險,保證廣大人民群眾吃得放心、安心。
李克強總理作出批示指出,食品安全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標志。新的一年,面對依然復雜嚴峻的食品安全形勢,要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把保障食品安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完善食品安全監管體制機制,大力實施食品安全戰略。要堅持源頭控制、產管并重、重典治亂,夯實各環節、各方面的責任,著力提高監管效能,凝聚社會共治合力,進一步治理“餐桌污染”,推動食品安全形勢持續改善,不斷提高人民群眾滿意度和獲得感。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于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提升養老服務質量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促進養老服務業更好更快發展作出部署。
《意見》提出,到2020年,養老服務市場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和產品有效供給能力大幅提升,供給結構更加合理,養老服務政策法規體系、行業質量標準體系進一步完善,信用體系基本建立,市場監管機制有效運行,服務質量明顯改善,群眾滿意度顯著提高,養老服務業成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動能。
《意見》提出了四方面的主要任務。一是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二是大力提升居家社區養老生活品質,全面提升農村養老服務能力和水平。三是全力建設優質養老服務供給體系。推進“互聯網+”養老服務創新,建立醫養結合綠色通道,促進老年產品用品升級,發展適老金融服務。四是切實增強政策保障能力。
國家糧食局日前公布《糧油加工業“十三五”發展規劃》稱,“十三五”期間,我國糧油加工行業將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和不斷升級的安全優質營養健康糧油產品消費需求為目標,增加綠色優質糧油產品供給,提高糧油加工業供給質量效益,保障糧食安全,著力調結構、提品質、創品牌、延鏈條、促升級、增效益,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奠定堅實基礎。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關鍵是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突出企業主體地位。“十三五”期間,糧油加工行業將鼓勵引導企業采用股份合作制、混合所有制等形式,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和產權制度,到2020年形成“安全營養、綠色生態、布局合理、協調發展、鏈條完整、效益良好”的現代糧油加工產業體系,形成30家以上主營業務收入過100億元的骨干糧油企業。主食工業化率提高到25%左右。糧油加工業主營業務收入保持9%年均增速,工業增加值保持年均7%以上增速。
國土資源部地籍管理司(不動產登記局)司長(局長)冷宏志近日透露,我國不動產登記制度已經全面落地。
根據《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等要求,2016年底前全國所有市縣頒發新證、停發舊證。對此,冷宏志說,目前,圍繞登記機構、登記簿冊、登記依據和信息平臺“四統一”的不動產登記制度建設基本成型。截至2016年12月15日,全國335個地市、2801個縣區全面實施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并嚴格執行“發新停舊”要求,頒發新版不動產權證書,分別占100%和98%。
從全國水利廳(局)長會議上獲悉:2017年將加快投產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力爭新開工15項重大水利工程,在建投資規模超過9000億元,年度重大水利工程建設中央水利投資計劃完成90%以上。
按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今年水利部門將抓緊災后水利薄弱環節建設。災后水利薄弱環節建設投資3200億元,力爭到“十三五”末完成中小河流治理、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重點區域排澇能力建設、農村基層防汛預報預警體系建設任務。與此同時,將大力發展高效節水灌溉,統籌推進農村水利設施建設。全年確保新增2000萬畝高效節水灌溉,完成30處大型灌區和150處中型灌區節水配套改造、40處大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規劃中央投資任務。
2017年全國交通運輸工作的主要目標為,公路、水運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8萬億元,新增高速公路5000公里,新改建農村公路20萬公里,新增貧困地區7000個建制村通硬化路,新增內河高等級航道達標里程500公里,新增通客車建制村4000個。
2017年,交通部還將繼續加大交通基礎設施投資力度。包括加快區際省際待貫通路段建設和交通繁忙路段擴容改造,力爭實現杭瑞、包茂等國家高速公路全線貫通;推進“兩橫一縱兩網十八線”內河高等級航道建設;新建一批有效銜接各種運輸方式的開放式、立體化綜合客運樞紐。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2016版日前頒布實施。這一農藥殘留的新國標規定了433種農藥在13大類農產品中4140個殘留限量,較2014版增加490項,基本涵蓋了我國已批準使用的常用農藥和居民日常消費的主要農產品。
作為國際食品法典農藥殘留委員會主席國,我國是少數幾個參與制定國際標準的國家之一。“十二五”期間,我國參與國際標準制定的能力和影響力逐步提升,使用我國殘留數據制定國際限量標準數量已達到11項。目前,我國農藥殘留膳食風險評估原則、方式、數據量需求等方面已與國際接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