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躍越
大學外語教學中跨文化交際教學的意義
譚躍越
本文在大學外語教學和跨文化交際教育思想基礎上,進一步探討大學外語教學中的跨文化教學的深刻意義和實施跨文化外語教學的途徑。
大學外語教學 跨文化交際 文化差異
199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首次正式提出了跨文化教育的思想。2006年,該組織頒布了《跨文化教育指南》對跨文化教育的目的原則和標準進行了闡述,并從課程設計、教學材料、教學方法和教師培訓等方面對跨文化教育的具體實施提出了建議。這一文件還明確指出跨文化教育不是一門獨立的、新增加的學校課程,它的理念應該融入學校的教育體制和各門課程的教學,尤其是外語教學在其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隨著我國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和全球國際化趨勢日益顯著,大學英語教學遇到了空前的挑戰。大批畢業生就業后難以滿足用人單位在實際工作中的跨文化交際需求,跨文化交際行為能力極為欠缺。面對這樣的情況,教育部在2017最新頒布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中明確規定,跨文化交際是大學英語教學的主要內容之一,教學目標是使學生在學習、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用英語有效地進行交際,以適應我國社會發展和國際交流的需要。
大學外語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是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而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形成受許多因素的制約。在外語教學中,經常發現由于學生缺乏對本族語和目的語之間文化差異的了解,在交際過程中出現語用失誤。張占一把文化差異分為兩種:知識文化差異和交際文化差異,兩者的本質區別是,交際文化差異直接影響跨文化交際中信息的準確傳遞。呂必松也指出,所謂交際文化,是指隱含在語言系統中的反映一個民族的價值觀念、是非標準、社會習俗、心理狀態、思維方式等的文化因素。這種文化因素是隱含的,本族語者往往習而不察,只有通過語言和文化的對比研究才能發現其特征,并揭示出文化差異的規律。
隨著國內外語教學改革的深入和發展,外語教學所承擔的跨文化教育的重任日益凸顯。因此,跨文化教育絕不能定位成外語語言教學的附屬品,它應該融入外語教學,與外語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只有將跨文化教育融入外語教學,才能促進外語教學社會人文目標的實現,使外語學習者成為既掌握外語交際能力,又具有跨文化意識、國際視野和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新時代人才。總之,跨文化教育目標體現了外語教學的人文性,應該成為全球化背景下的外語教學的重要內容。
教材是教學內容的主要承載者,對于教學目標的實現和教學任務的完成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根據研究者對大學英語教材的分析來看,不同教材中雖然都有一定數量的文章涉及某種文化或跨文化的內容,但與培養學生的跨文化能力所需要的知識相差甚遠。筆者認為,比較可行的辦法是以現行的一些大學英語教材為藍本,在外語教學中導入文化因素。教材主題可以包括天文地理、自然生態、科技探索等,包含大量生動有趣、文化氣息濃厚的素材。學生通過閱讀和視聽,不僅提高了閱讀理解能力,欣賞到了純正的英語和美語發音,更重要的是體驗了豐富多彩的異地文化和風土人情,得到了很好的文化熏陶。教師在教授教材內容時,應該注意提煉相關的文化學習項目。提煉文化學習項目有兩個原則:一個是相關性,即文化學習項目必須與課文內容相關,不能為了文化而教文化;另一個原則是實用性,即文化學習項目應該在與本族語者交往的過程中非常實用,能夠切實提高跨文化交際的效果。
教師是教學內容的關鍵,必須首先明確教學目標,有跨文化教學的意識和能力,可以主動了解外國文化,并且對中外文化的區別有自己的正確理解,使學生能夠信服,也可以活躍英語課堂氣氛。跨文化教育重點是教師的指導和對課堂進程的合理把握,這就需要教師不斷強化自身素質,及時學習先進的教育理念,提高自身文化鑒賞和分析能力,真正做到教學相長。
不斷強化教育引導,使學生形成正確的跨文化心態在英語課堂上,教師需要根據課堂教學內容對學生的文化認知感進行正確引導,使學生可以自主對不同文化進行正確評判。教師應該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培養學生對不同文化教育模式的策略分析能力,將英語教學課堂內容豐富化,因材施教,根據每個學生的特點進行跨文化教育,不斷增加英語教育跨文化課題的解決方式,強化學生對于跨文化教學的認知,將文化教育融入各個教學內容之中,經常啟發學生去對比反思,逐步形成較為完善的英語教學策略,改進傳統的教育模式和方法。
跨文化教育是新時代教育發展的趨勢,大學外語教學要將語言、文化、交際等有機結合,必然成為開展跨文化教育的重要平臺。然而,如果不對外語教學的這一優勢加以重視和研究,也很難取得現實的教學效果。我國跨文化教育應在借鑒歐美相關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進行本土化研究,確定符合國情的跨文化教育目標,制定教學大綱,編寫教學材料,研討教學方法,開展教師培訓,從而將跨文化教育理念落實到大學外語教學的各個環節。
1.蔡永良,關于我國語言戰略研究問題的幾點思考,外語界(2011,01)
遼寧省高等教育學會“十二五”高校外語教學改革2015年度重點課題:以內容為依托的大學英語模塊課程及團隊教學創新研究,課題編號:WYZD150002。
(作者介紹:譚躍越,沈陽大學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