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海君
提高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對策
馬海君
目前,隨著數學在高中課程中的難度越來越大,如何創新教學方法,進行個性化的教學,也成為了每一個教學工作者所關注的重點。在以往我們國家的教師的教授模式相對單一,學生們沒有學習興趣,同時學習效率也不高。因此,在新課標的教學理念的提出后,我國的高中數學教學也理應開始有所轉變。教師應該轉變以往的單一的教學方式,采取多種多樣的手段進行教學,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
新課標 高中數學 教學方法
在新課標下,實現對高中數學的教學方法的創新,必須滿足以下要求:首先,必須聯系實際生活。學習方法必須與實際有效的聯系起來。其次,教師必須要明確自己的教學目標,在創新數學教學方法的同時,應該保證與教學方案相一致。最后,在創新教學方法的同時,要注重對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行培養。
1.高中數學教師要不斷地充實和提高自己。高中數學教師要不斷地充實自己,提高自己。正如俗話所說:“正人先正己。”數學老師在學習上需要引導學生朝著好的方向發展,而與此同時,數學老師自己也要有較高的專業素質和思想道德修養。不能當學生有了難題時,教師束手無策。同時,為了轉變教學方法,數學老師也需要不斷地提升自己,學習新思想、新方法。只有數學老師學習了新思想新方法,才能夠在實際的教學中使用創新的教學方法。數學老師要不斷地提高自己,在遇到問題時候正確的分析情況,靈活的開展工作,創新教學方法,成為一個合格的數學老師。
2.鼓勵學生多問問題。學習源于思考,思考源于質疑。質疑是學生從已經知道的領域向未知領域前進的基石,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只有善于發現和提出問題的學生,才能夠有學習的興趣,才有了自主學習的動力,才能夠培養出自己的思維方式。在實際的高中的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更多的設計一些具有啟發性的問題,從而能夠引導學生來進行一些質疑解惑的訓練,并且教師要鼓勵學生自己來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讓學生能夠在數學的學習中實現思維的靈活變通。對于同一個方程式,教師要鼓勵學生從多角度來進行分析和思考,舉一反三,讓學生的思維在相互的交流與碰撞中摩擦出閃亮的創新的火花。在高中數學課堂中,教師首先要引導學生置身于一種自己思考、共同研究的學習氛圍中,實現教師和學生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的良好的互動。最重要的是,教師要將自己所掌握的大量的學習信息發布給學生,讓學生這些信息的海洋中產生疑問,并勇敢的提出自己的疑問,從而培養學生創新型的思維能力。我們可以看到,當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從多種角度對已經知道的事物產生疑問同時進行思考的時候,就是學生的學習興趣萌發的時刻,也是學生培養思維方式的時刻。
3.開展課堂游戲活躍課堂氛圍。高中數學老師可以根據學校的教學內容,開展與之相關的教學活動。比如可以采取游戲的方式來增加課堂上的趣味性,由此吸引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從而使得學生在游戲中就能夠提升自己。高中生在高中階段處于很難控制自己的時候,稍微有一點其他的動靜都很難沉浸到學習中去。也因此,如果增加課堂中的趣味性,可以首先把學生們的注意力吸引過來,當注意力集中地時候,學習效果也就上去了。老師通過營造一種輕松的氛圍,鼓勵式引導學生,開拓學生的思維,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4.利用多媒體開展數學教學。隨著現代社會的逐步發展,信息技術已經應用到各個領域,而在教育領域也進入到了多媒體時代。他們把視聽技術完美的結合在一起,使得現代的教學越來越科學化,同時也改變著現代教育的方方面面。在數學領域,我們把數學知識以多媒體的方式教授給學生,使得原本相對枯燥的數學知識以一種更有趣的方式傳授給學生,也使得數學知識相對來說更容易掌握。在高中的數學的教學中運用多媒體的時候,應該充分的圍繞著數學知識點來進行運用。教師應該充分的利用書上的知識點,同時也可以加上自己所認為的學生可以掌握的附加的知識點,融會貫通的教會給學生,既教會了學生應該掌握的內容,同時也擴展了學生的知識面。
5.運用合作教學的方式。合作教學,就是一個小組間的學生相互學習,以團體的總成績為最終成績,師生間共同合作達到教學目標。目前,教師們根據新課改的要求,不斷地轉變自己的教學方式,也因此很多教師選擇合作交流的方式來教導學生。通過合作教學的方式,可以改變原本沉悶的課堂,使得課堂上的氛圍更加活躍。同時也可以提高學生們的學習效率。同時,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也要隨時關注學生們討論問題的狀況,當學生們遇到問題的時候,恰當的給予學生們幫助。學生們學習水平不同,通過合作學習針對性的設置問題,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提升自己。
在新課改的條件下,對高中生數學方法進行創新主要就是對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創新,是對二者的徹底變革。對高中數學教學方法進行創新,也就是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關注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學生所能接受的方式將知識傳授給學生,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提高高中數學的教學質量。
[1]白小軍.對提高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對策探討[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10(4):127-128.
(作者單位: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