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邦玲
在計算教學中核心問題如何引領課堂
陳邦玲
計算是數學的根本內容,也是培養學生去解決問題的關鍵。并且正是計算教學中的核心問題,能夠引發學生去積極地思考、討論和探討,對數學課堂有著重要的引導作用。而找到計算教學中的核心問題,并且對這些問題進行思考,進而改善數學計算教學的教學質量是本文探討的主要內容。
計算教學 核心問題 策略
近些年來,我國的經濟水平逐步提高,各界也開始越來越關注孩子的教育問題。而在小學,小學的數學學習是每一個數學教學工作者關注的重點。目前,隨著數學在初中課程中的難度越來越大,如何提高小學生們的學習效果也成為了每個人關注的重點問題,而在這個過程中,計算教學也成為了教師們所關注的首要問題。在以往我們國家的教師的教授計算題的模式相對單一,學生們沒有學習興趣,同時學習效率也不高。因此,在新課標的教學理念的提出后,我國的小學數學教育也理應開始有所轉變。
1.1 口算和筆算相結合。由于現代技術的迅速發展,計算機和計算器在學習領域變得越來越普及,筆算的效率也相對變低。口算是學生進行計算的基礎,也是計算能力中的重要的組成部分,在學習的過程中,很多的學生都是利用筆算或者計算器進行算術,一些比較簡單的加減法學生都需要用手來比劃才能拿得準自己的計算結果,因此,學生的口算能力也是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重的問題。我國有乘法口訣供學生學習,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也需要監督學生學會這些口訣,培養學生的口算能力。教師們在講了乘法口訣之后,要給學生布置一些學習任務,讓學生能夠反復的練習這些口訣,最后讓學生們能夠達到脫口而出的水平,這樣也能夠提高學生在做題的過程中的效率,節省學生的做題時間。
1.2 計算中所包含的推理。教師們在很多時候,都把小學數中的計算當作是算,而忽略了推理這種高級形式的算法,他們對這種推理的方法的重視度直接影響了學生們的學習方法。事實上,我們都知道,計算和推理是相輔相成的。新課改在大力倡導要進行算法的優化,強調在培養學生的運算能力的過程中,要學會根據學生所能夠掌握的運算方法找到最簡單最合理的途徑,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學生們運用自己的觀察和推理能力。因此,如果想要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能力,就必須注重學生們的推理能力。同時,也要加重培養學生的估算能力。估算是在平時日常生活中用的最多的形式,不需要借助計算器和筆算,也不需要非常精確,通過估算可以培養學生對數字的敏感程度,教師也需要在教學過程中逐步地去培養學生的估算能力,使得數字在他們的腦海中留下較為深刻的印象。
在計算教學中注重課堂中的核心問題,它的重點在于教與學,以便于發展學生能夠掌握計算方面的技能、知識。筆者認為,計算教學中讓核心問題引領課堂需要注重計算教學目標的導向性,提高計算教學內容處理的科學性等兩個方面來實踐。
2.1 合理布置學生的學習任務。計算能力需要通過學生掌握合適的學習方法才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而不是教師一味地去教,學生單純的去記憶。因此教師在進行計算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將課前的練習與課后的作業相聯系。課堂上的教學是引導式的,教師提出一個問題,學生進行口算,得出答案。在課堂后面的時候,教師需要給學生留出一些獨立的時候讓學生去鞏固自己的學習內容。在鞏固練習的時候,學生發現了自己沒有掌握的地方,需要及時的當場解決,也有助于學生及時的向教師提出自己的不同的看法。在課后的時候,教師也需要合理的布置計算作業,通過有效的作業設計,幫助學生提高自己的計算能力。合理的作業設計包含基礎訓練,強化訓練以及思維擴展三個部分。比如,在學習加法的交換律之后,先回憶其概念,完成基礎概念的回顧之后,在進行強化練習,也就是把加法交換律放到復雜的問題之中,最后可以把問題擴展,擴展到不只是兩個數的交換,更有多個數的交換,以此也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2.2 訓練學生的計算思維。數學計算思維蘊含在數學知識的發生和發展的過程中,學生頭腦中的數學計算思維也是在數學的教學過程中逐漸的培養出來的,數學的計算思維需要學生自己去體驗和領悟,然后在學習的過程中形成運用這些思維的習慣。并且,如果想要學生能夠真正的理解這些數學計算思維,必須要學生自身去掌握,從自己的實踐過程中去歸納總結,獲得對數學計算思維的理解和領悟。因此,在進行數學的教學流程的設計的過程中,在運用數學計算思維解決問題的關鍵之處,要注意提出一些能夠啟發學生思維的問題,在幫助學生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能夠讓學生形成自己的計算思維。
[1]陳華忠.以“核心問題”為導向引領學生自主探究 [J].小學教學設計:數學,2016(7).
[2]余夕凱,劉娟娟.小學數學計算教學中的熱點問題與思考[J].南京曉莊學院學報,2011,27(1):55-58.
(作者單位:重慶市璧山區實驗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