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臘珍
以課程游戲化建設為抓手 提升我區學前教育水平
文陳臘珍
我區現有幼兒園36所,其中有26所省優質幼兒園,2所市優質幼兒園,農村村辦點45個,教職員工1162名,在園幼兒14016名。近幾年來,隨著學前教育的快速改革和發展,我區學前教育也在同步發展,辦園條件不斷優化,保教質量不斷提升。雖取得了較大成績,但與越來越多的老百姓期待的高質量高品位的優質學前教育要求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也面臨不少的問題和困難。如:農村村級幼兒園(班)設施設備陳舊,師資力量薄弱,專業化程度較低等。我們意識到,全區的學前教育想要取得進一步的發展,必須要有一個強有力的抓手,來推動向前邁步。2014年,江蘇省全面啟動了幼兒園課程游戲化項目建設,提出要在進一步擴大學前教育資源、改善辦園條件的同時,以幼兒園課程游戲化建設為抓手,促進幼兒園的內涵建設和質量提升。我區緊緊抓住契機,積極推動,有效實施,取得明顯成效。

在市三項工程中投入使用的白馬鎮曹家橋村辦點園內一角


南京市三項工程中建成投入使用的美麗的溧水區白馬鎮朱家邊幼兒園校園環境
2014年以前,我區除了少數幾所幼兒園是新建的以外,大部分農村辦園點和中心園均建于八、九十年代,園舍條件,教育教學設施設備都較簡陋滯后,辦園條件亟待改善。我們緊緊抓住課程游戲化建設項目實施機遇,積極宣傳呼吁,大力推進增量工程,新、改、擴建了一大批兒童化、教育化的幼兒園(點)。
幾年來,我區按省優質園標準共新建幼兒園12所:白馬中心園、東屏群力幼兒園、石湫明覺幼兒園、晶橋云鶴幼兒園、白馬朱家邊幼兒園、和鳳鎮新中心園、開發區新城佳苑幼兒園、湖賓新寓幼兒園、晶橋新中心園、石湫新中心園、洪藍新中心園和東屏新中心園;移交小區配套幼兒園8所:陽光家苑幼兒園、時代景園幼兒園、愛濤天逸園幼兒園、恒大金碧幼兒園、凱陽花園幼兒園、金庭國際幼兒園、塞納名邸幼兒園、一品驪城幼兒園。對全區所有農村辦園點進行了異地新建或改擴建,使之達到南京市農村辦園點標準化建設要求。在建設過程中,我們根據課程游戲化提出的“追隨孩子發展需要,讓教育回歸自然”等理念,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周邊可利用的自然資源,讓大樹成為幼兒園天然的大門,草地成為孩子們快樂游戲的場地,田野成為孩子們探索、學習的資源,并實現了設施設備的高標準配備,為課程游戲化項目的實施打下堅實的物質基礎。
硬件是保障,軟件要提升。教師專業化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幼兒園的保教質量。由于客觀歷史原因,我區還存在學前專業師資緊缺、專業技能較弱、專業化程度不高等問題。要想深入實施課程游戲化,全面提升幼兒園的保教質量,就必須設法提升教師專業化水平。為此,我區緊緊抓住學前教育師資隊伍建設這個根本,重點突破師資緊缺、編制缺乏等瓶頸,根據事業規模、幼兒數量和課程游戲化實施發展需要,對全區幼兒教師的編制進行重新核定,建立了城鄉同步的幼兒教師引進補充機制,并著重向農村幼兒園傾斜,采取不同舉措,謀求師資隊伍均衡配置,提高教師整體素質。
一是每年從學前教育畢業生中招聘一批優秀青年教師,充實到教師隊伍中去。近幾年來我區共招聘新進編教師50名,進編教師優先考慮安排到農村集體幼兒園,并通過城鄉交流、師徒結對等方式加大對她們的培養,讓她們在農村發揮專業引領作用。目前我區每個鎮(街)都有4—5名在編幼師。
二是通過考核競賽。針對我區自聘教師隊伍數量較多的現狀,每年開展一項幼兒教師技能考核,以分片達標考核、全區競賽的方式,先后開展了音樂舞蹈、美術、普通話、體育技能、集體教學等達標考核,有效促進了全區幼兒教師崗位能力的提高。
三是采取結對共進、內外聯動的方式,加強在職教師培訓。如定期邀請省市專家名師對幼兒教師進行面對面的培訓;和區進修學校落實每五年一周期的全員培訓;組織園長、教師及各崗位人員參加國家、省、市等各級培訓,可以說形式多樣、豐富多彩。如開展教師全員培訓、園長跟崗培訓、骨干教師專題培訓,假期組織園長去陜西大、北師大定期學習等,另外還與市白下區、秦淮區結對幫扶。圍繞課程游戲化建設項目,我們將課程游戲化實施作為培訓內容的重中之重,組織選派不同層次的教師參加省、市級課程游戲化現場培訓,幫助教師在課程游戲化實施學習中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兒童觀。同時,在幼兒園課程游戲化實施的過程中,加強現場指導,通過案例分享活動幫助教師提升對幼兒游戲行為的分析和解讀能力;通過定期開展一對一師徒結對現場診斷活動,開拓課程游戲化實施的新策略、新思路,有效提升了全區幼兒教師實施課程游戲化的水平。
四是努力打造學前名師,成立了“祝暉學前教育名師工作室”,發揮我區名師的示范、引領、輻射、帶動作用。成立了7個區級學科中心組,將4所教辦園作為全區教科研基地,大力開展課程游戲化教科研實踐活動,提升幼兒園游戲水平。


商幼愛濤園外觀(增量工程)

梁山幼兒班

如果說2014年課程游戲化的初步實施讓我區學前教育保教質量獲得了一定提高,那么課程游戲化項目的深入實施,讓我區學前教育工作站在了新的更高的起點線上。首先游戲化項目實施初期,全區很多幼兒園正處于基礎設施建設階段,在老園硬件條件相對薄弱的情況下,課程游戲化的建設工作在場地安排、區域劃分、功能室配備上都遇到了許多困難。面對困難,我們沒有退縮,而是倡導幼兒園立足實際,鼓勵教師群策群力,通過場地多重利用,游戲區域向地面和墻面多維度延伸,建立室外角色游戲區等形式,靈活開展課程游戲化實踐活動。同時,聚焦幼兒的一日生活,有效利用農村鄉土化資源(如:物質資源——竹梯、松果、輪胎、彩磚、紙箱;文化資源——做團子、腌香菜、采茶葉、編蛋網等)開展了一系列的本土化游戲實踐活動,有效提高了孩子的游戲水平。2015年的市級課程游戲化項目評比中,我區有6所幼兒園被推薦確認為市級課程游戲化建設項目園,其中石湫中心園的課程游戲化現場視導獲得專家評審組的一致好評。2016年該園被南京市推薦參加了省級課程游戲化項目的申報。通過市級和省級兩輪現場答辯,最終成為南京市成功申報省級課程游戲化的五家項目園之一。
課程游戲化項目的實施無疑是讓孩子們得到了快樂學習體驗,讓教師們獲得了專業成長,讓幼兒園質量得到了全面提升。深入幼兒園,你會發現生活和游戲中的孩子們更加獨立和自主了,實踐中的教師們更加自信了,因為課程游戲化幫他們樹立了游戲是幼兒園基本活動的理念,讓他們了解了孩子是積極主動的學習者。課程游戲化項目建設讓我們的教師和孩子實現了發展上的雙贏,也成為提高我區學前教育保教質量最有力的抓手。
(江蘇省南京市溧水區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