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 嫻
教師教育理念案例
——傾聽童聲
文陳 嫻

大學期間,每一次去幼兒園見習,總會看到孩子們的眼睛里閃耀著快樂,舞蹈里跳躍著快樂,歌聲里飄蕩著快樂,故事里洋溢著快樂,內心總有一份深深的期盼,希望自己可以早一點成為孩子們心靈的導師,能牽著他們小小的手,為孩他們開辟一塊快樂的土地。2012年9月,當我第一次與自己所要教的小朋友見面時,我是那么緊張,那么激動,那一張張天真可愛的小臉告訴我,幼兒的健康發展是多么重要,我肩上的責任又是多么重大,傾聽童聲,學會微笑,我想我應該用最真誠的心去溫暖每一個孩子,用愛伴隨他們一路成長。
蔡橋鎮中心幼兒園是一所公辦鄉鎮幼兒園,大部分孩子的父母都外出打工,陪伴他們度過童年的是爺爺奶奶,所以大部分都是隔代教育,生活在農村的他們教育方式傳統,缺乏科學性,他們很少去理解孩子、傾聽孩子、欣賞孩子、鼓勵孩子,甚至很少去顧及孩子們的感受,我想,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孩子們的童年肯定是不完美的。
安安,女,5歲,中二班,爺爺接送,屬于隔代教育,父母外出打工,一年回家一次,很少有時間與孩子交流,開學期間,我們教了一首新兒歌《我愛上幼兒園》,其他小朋友都學得很認真,可安安總是心不在焉,一天下來,我很少看見她與別的小朋友交流,也沒有小朋友找她玩,即使做集體游戲時,她也是默默地站在旁邊看著別人玩。看著安安如此孤獨,我心里很難過,小班的時候安安并不是這樣的,到底是什么原因讓她性格突變呢?放學的時候,我讓安安單獨在建構區玩一會兒,我不想讓孩子有任何負擔,我與安安的爺爺小聲地說起了她最近的情況,她爺爺卻告訴我,說安安就是沒用。爺爺的聲音很大,我想安安肯定聽見了,我下意識地看了下安安,安安難過地低下了頭,接下來的幾天安安情緒更加低落了。到底是什么原因突然讓原本快樂活潑的安安產生了自閉的消極情緒呢?
自閉是一種心理缺陷,也是學齡前兒童常見的問題之一,雖然有些幼兒的心理缺陷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減輕,但是如果不適時引導,對孩子的發展會有負面影響。經過了解,我發現安安之所以會突然變得內向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家庭因素
爺爺奶奶在家里經常批評安安,總認為她不如同齡的孩子,從來不會去夸獎她,這給安安的心理造成了壓力,安安認為自己做什么都不對,沒有了自信心。爸爸媽媽忙于工作,也很少關心她,已經很久沒有給安安打電話了,放學的時候別的家長都會給自己的孩子買這樣買那樣,而安安什么都沒有,她也不敢跟爺爺奶奶要,她覺得家里的人都不愛她,讓她缺少了依賴感和安全感。
(二)幼兒園因素
小班的時候因為安安很聰明,長得又可愛,我和配班的周老師都很喜歡她,經常和她在一起說說話,吃餐點的時候也總會多給她,上課也經常先請她來回答問題,每一次對安安的鼓勵和贊賞都讓她感受到了我們對她的愛,到了中班,新學期剛開始,接上級通知需要創立省優質園,大家工作非常繁忙,我和周老師都沒有多余的時間像小班的時候一樣去關心安安,安安也因為不愛與同伴交往,受到了同伴的排斥,這些都讓孩子的自閉心理越來越嚴重。
幼兒教育心理學中指出,只要為幼兒創設良好的教育環境,3-6歲幼兒的自信心就比較容易得到激活、重建。
根據安安的實際情況以及幼兒發展的年齡特點,我試著幫助安安走出自閉的空間,重新樹立信心。
(一)教師走近孩子
“用眼去看孩子的世界,用心去聽孩子的世界。走進孩子的世界和他們共同生活,共同游戲,做他們的好朋友。” 我想每一個孩子都渴望得到愛,尤其是像安安這樣,由活潑突然變得內向的孩子,更需要老師的關愛。
我會用最大努力給孩子提供一個使他們得到滿足的環境,讓孩子在活動中得到快樂,讓他們做每一件事都熱情洋溢。于是我主動去同她講話,并且讓安安在小朋友面前展示自己的優勢,比如唱歌,跳舞。一開始,安安并不愿意面對小朋友們來表演,我就說:“安安,你是我們班唱歌唱得最好的小朋友啦,如果你今天能夠給小朋友們唱一首歌,老師就獎勵你兩朵小紅花。”通過語言的鼓勵以及物質獎勵的形式幫助她勇敢邁出第一步。“棒、棒,你真棒,棒、棒,你最棒。”聽到小朋友的夸贊,安安自上中班以來第一次開心地笑了。我的心也跟著在微笑,接下來的幾天,安安在來幼兒園與放學時都能主動與我以及其他小朋友打招呼了。在安排集體游戲時,我會刻意安排安安與比她小的小朋友一起去完成游戲,讓她自己學著去做一個愿意幫助別人并且有責任心的孩子。當她表現好時,我會蹲下來,用贊許的目光看著她:“安安,你真是個有責任心的好孩子,加油,老師很喜歡你哦。”
(二)家園一線牽
只有家園合作,才能有效地促進孩子的發展。在幼兒園里,安安已經變得開朗了許多,為了讓安安徹底走出自閉的陰影,我對安安進行了多次家訪,我向安安的爺爺奶奶講述安安在學校的表現,為他們講解孩子內心變化的原因與過程,與他們共同討論在家里應該怎樣去教育孩子,讓爺爺奶奶能正確理解孩子,積極地評價孩子,也希望父母無論多忙,都要多打打電話給孩子,能夠用愛傾聽安安心底的聲音,經常詢問她在幼兒園的表現,適時地夸贊她,鼓勵她。要讓孩子感受到家人對她的喜愛與重視。希望在家長的配合下,安安可以更開朗,更自信。孩子的健康成長,是我們最大的希望。
幼兒教師在多數人的眼中是平凡的,普通的,在我們鄉鎮,甚至不會被尊重,他們認為我們就像保姆一樣,只是帶孩子的,對,其實我們就像一顆顆小小的鋪路石,沒有驚人的事跡,更沒有輝煌的成就,有的只是對孩子濃濃的、純真的愛。外面的世界縱然精彩,孩子們的世界更加可愛,我們只想沉浸在孩子的內心世界,去傾聽他們的心聲。因為每次我們走近孩子的同時,也在收獲著他們成長的幸福。我們都在最平凡的崗位做著最平凡的事,“我們和孩子每天的故事”承載著他們的童年,也見證著他們成長的足跡。
教育的技巧在于教師如何釋放對孩子的愛。在工作中,我們大都很重視能力較強的孩子,有時難免忽視那些性格內向、不善言語的孩子。但是,他們也像其他孩子一樣,也有表現自己的欲望,也想讓大家來認識他們,夸獎他們。作為老師,我們要有一顆愛心,公平地對待每一個孩子,去發現他們的優點,及時表揚他們,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給他們創造表現自己的舞臺,讓他們獲得成功的喜悅感。
幫助孩子克服心理缺陷要有耐心還要有積極的策略,如何促進每一個孩子健康成長?這是一項長期的、艱苦的,但卻有重大意義的工作,因為它關系到孩子一生的發展。有時,我們會發現,孩子們只要有一點點的情緒不安或受外部環境的影響,他們很快又回到原來的狀態。所以,在促進自閉幼兒轉變的過程中,如果發現效果不理想,就要及時反思,找出原因,設計新的方案。幼兒教師要主動與家長交流,尋求家長與社會多方面的配合與支持,因為幼兒健康心理的發展是多層次的,我們要從多方面因素考慮對他們的教育。
卡羅林·奧林奇曾說過:“有些言語和行為能給人脆弱的心靈帶來創傷,且這種傷痕會伴隨人的一生。” 希望家長和我們老師都可以正視自己的一言一行,因為這些對孩子一生的發展都有著很重要的影響。
幼教事業是一座大花園,教師的奉獻就是其中最美麗的花,我們的每一個孩子都是好孩子,我愿將自己全部的愛獻給孩子們,讓他們在人生起跑線上跑好第一步。傾聽童聲,學會微笑,善待孩子。讓我走進童心世界,和孩子們一起成長,他們的健康成長是我最大的快樂!
(江蘇省濱海縣蔡橋鎮中心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