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瀟尹
清晨,坐在媽媽送我去上學的車上,我正呆呆地望著窗外出神,媽媽突然轉過頭來問我:“英語‘希望杯,你準備好了嗎?”
我猛然驚醒,像從一片混沌中抽離。整個周末,我好像只是早上輕描淡寫地瞟了幾眼題目,腦中閃過幾個零星的單詞,之后便投身網絡,不愿辜負難得的休息時間。想到這兒,我不禁羞赧。媽媽的問題,我實在愧于回答,只胡亂點了幾下頭,又將思緒放逐在空想里。
結果不出所料,面對那些金發碧眼的考官,我實在無法理解那些沒有平平仄仄的語言。于是,只剩下我的一臉茫然和雞同鴨講的對話。離開考場時,我心里只有四個大字:到此一游。
我突然又想起媽媽問我的那句話:“你準備好了嗎?”此時的我,除了羞愧,還多了一分后悔,后悔之前我對題目的不屑一顧。如果我真的努力準備了,或許考官的語言就成了一種紐帶,我們之間就能有一次思想的碰撞。
在如今這個高速旋轉的世界,有太多如我一樣的人迷失了自己,渾渾噩噩,只是赤手空拳地迎來一次又一次的挑戰或者機遇,然后一次又一次收獲失敗。這都是因為我們遺漏了最關鍵的步驟——準備。
常言道:“成功永遠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我們見過許多像蔣勝男、劉慈欣這樣一夜成名的人,我們卻常常誤以為他們的功與名來得輕而易舉。其實不然,蔣勝男在寫作《羋月傳》之前,早就出版過許多優秀的文學作品,她只是在等待一個被發現的機會。而劉慈欣有著深厚的物理科學、歷史知識的積累,方能寫出像《三體》這樣的恢宏之作。
在有準備的人面前,我們總會敗得體無完膚,所以何不讓自己也成為一個有準備的人?在每一件事開始前,不妨先問一句:“你準備好了嗎?”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就接著去充實自己,如果答案是肯定的,你也就有了面對成敗的坦然。
不只我們個人,大至社會,乃至延伸到國家、世界,都需要那一句簡單而飽含深意的問話:“你準備好了嗎?”社會仍存在許多矛盾,如低收入者與高收入者之間的矛盾,生產與環境的矛盾,解決這些矛盾無疑需要準備。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綜合國力逐漸提高,融入國際社會,卻依舊處于發展中國家的尷尬地位,甚至受許多強國排擠。面對這些挑戰與機遇,無疑需要做好準備。世界在多極化格局下,對于如何創建一個政治經濟新秩序,我們必須認真思考。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唯有裝備好自己,方能坦然面對一切。你準備好了嗎?
(指導教師 黃 忠 王澤斌
編 輯 文 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