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善章
摘 要:煤礦行業是一個危險系數極高的行業,在生產過程中存在著大量的風險隱患,而一旦發生煤礦安全事故,所帶來的損失和社會影響都是非常巨大的。因此,做好煤礦采礦的安全管理和事故防范,減少和消除安全隱患,是煤礦生產企業必須重點關注的問題。本文結合煤礦采礦安全事故發生的原因,對相應的安全管理和事故防范措施進行了分析和討論。
關鍵詞:煤礦;安全管理;事故防范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02.056
0 前言
在工業化進程不斷加快的帶動下,社會對于煤炭資源的需求持續增長,也帶動了煤炭企業的發展。在煤炭企業管理中,安全管理是首要內容,也是需要放在核心位置的內容,只有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才能去追求利潤和發展。一直以來,煤礦行業都是事故多發行業,一方面是由于其本身的高風險性,另一方面則是由于缺乏有效的安全管理,安全事故的頻繁發生,影響了煤礦的生產安全,阻礙了煤礦行業的發展,。
1 煤礦采礦安全事故頻發的原因
1.1 安全認識問題
當前,部分煤礦企業管理人員,沒有認識到安全生產的重要性,在煤礦生產中將利益放在了首要位置,安全生產淪為了口號,尤其是一些小型煤礦和私營煤礦,當企業利益與安全生產發生沖突時,首先考慮的竟然是企業的利益而非安全問題,放松了對于安全生產的要求,從而影響了煤礦的安全生產和管理。
1.2 作業條件復雜
在煤礦井下開采時,由于開采區域相對較深,作業條件也變得非常復雜,如光線暗淡、空氣稀薄、巖層穩定性差等,而且開采中會產生大量的粉塵、瓦斯氣體等,任何一點細微的失誤都可能會導致安全事故的發生[1]。
1.3 安全基礎薄弱
一是設備陳舊,在我國,多數煤礦都是在上世紀興建的,采礦設備在長時間運行后,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故障和問題,而由于設備本身相對昂貴,如果對其進行更新,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因此許多煤礦企業都存在著設備陳舊乃至帶病運轉的情況,給安全事故的發生買下了隱患;二是安全資金匱乏,部分煤礦對于安全防范方面沒有投入足夠的資金,導致現場安全防護措施不足,防護工具落后,在安全事故發生時,并不能取得應有的效果;三是安全意識欠缺,相關統計數據顯示,從事煤礦生產的人員很多都是文化程度較低的臨時工或者農民工,缺乏相應的安全意識和自救能力,在采礦過程中沒有重視安全防護,從而引發了許多本可以避免的安全事故。
1.4 管理水平偏低
許多煤礦安全管理人員并沒有經過專業的技能培訓,缺乏必要的安全管理知識,在遭遇突發事件時,不能及時有效的而進行處理,從而使得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著許多的漏洞。另外,由于煤礦領導不夠重視,導致安全生產環節得不到有效落實,管理人員深入井下進行檢查時不夠認真,導致無法起到預防煤礦安全事故的效果。
2 煤礦采礦安全管理和事故防范措施
2.1 強化安全意識
對于煤礦生產而言,安全問題是必須放在首位的問題,應該以安全生產為基本原則,對生產安全與經濟效益的關系進行合理把握,找準其中的平衡點。應該認識到,煤礦的生產安全決定專業其企業的長遠效益,強化安全生產管理,是提高經濟效益的基礎和前提,離開了安全生產,效益問題也就無從談起。因此,煤礦企業管理人員應該及時更新觀念,強化安全意識,正確處理安全生產與效益增長的相互關系,確保煤礦能夠在一個更加安全的環境下進行生產管理,減少和杜絕安全事故的發生[2]。
2.2 完善安全設施
一方面,應該及時對老舊設備進行更新。對于采礦設備而言,長時間的使用加上井下惡劣環境的影響,很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如果不能及時對設備進行更新換代,不僅容易引發安全事故,而且會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采礦效率。因此,煤礦企業應該認清設備對于生產安全和生產效益的重要性,及時對老舊的設備進行更新換代;另一方面,應該加大對于安全防護設施的資金投入,配備完善的安全防護設備和應急救護工具,確保在事故發生時,能夠及時有效的應對,盡可能將事故造成的影響降到最低。例如,可以在井下設置相應的瓦斯濃度檢測系統,當檢測到瓦斯濃度超標時,立即發出告警信息,提醒井下作業人員及時返回地面,同時啟動通風系統,對瓦斯濃度進行控制,以免發生爆炸事故。
2.3 注重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在安全管理和事故防范意義重大,對于煤礦生產安全管理而言,需要所有人員的共同參與,一是應該加強對于煤礦管理人員的安全教育,使得其能夠認識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掌握安全管理的專業知識,可以從容應對煤礦生產中的突發狀況,防范安全事故的發生;二是應該加強對于煤礦井下生產人員的安全教育,確保其能夠樹立安全意識和責任意識,在工作中嚴格遵循安全標準的相關要求,主動參與到安全管理工作中去,構建一支高素質的工作隊伍,這也是真正實現煤礦安全生產的關鍵所在。例如,可以向采礦人員傳授相應的安全生產知識,通過圖片和影音資料,使得其能夠真正認識到安全無小事,自覺對自身的行為進行約束和規范,起到良好的事故防范效果。而在事故發生時,也可以采取正確的措施進行自救,降低事故帶來的人員傷亡。
2.4 健全安全監管
良好的監管工作是確保安全管理順利進行的重要保障,可以對工作人員的行為進行約束和規范,及時發現設備運營中存在的問題和隱患,從而采取相應的補救措施,預防安全事故的發生。因此,對于煤礦企業而言,應該認識到安全監管工作的重要性,健全相應的規章制度,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實現以身作則,嚴格執行監管工作,盡可能消除煤礦生產中人員、設備和環境方面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保證生產安全[3]。
3 結語
總而言之,煤礦行業屬于高危行業,其自身特殊的生產環境使得事故發生的幾率極高,安全問題也一直都是煤礦生產中備受矚目的問題。對于煤礦企業而言,應該將安全問題放在首要位置,正確處理其與經濟效益的相互關系,樹立良好的安全意識,對相應的安全基礎設施進行完善,強化監督管理,提升安全管理和事故防范的效果,真正保證生產安全。
參考文獻:
[1]劉于平.煤礦采礦安全管理與事故防范分析[J].能源與節能,2012(11):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