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管理創新對企業的發展來說具有重要的意義,現階段我國對企業的管理方式雖然進行了一定程度的創新,但是還是存在一些問題。本文就中國企業管理的現狀和必要性入手,分析了我國企業管理創新的驅動力因素,并提出了提升中國企業管理創新驅動力的措施。
關鍵詞:中國 企業管理 創新 驅動力
提升企業管理水平,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是每一個企業管理者所思索的問題,那么怎樣才能達到這個目的呢?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研究它的驅動力,那么提升企業管理水平的驅動力是什么?多年的管理實踐及其它優秀企業的發展經驗證明驅動力是企業管理創新的關鍵。
一、中國企業管理創新必要性
企業管理創新就是企業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根據其生產經營的客觀規律以及現階段一些科學技術的創新。對原來較為傳統落后的經營管理模式進行創新。在當今這樣一個經濟全球化的世界中,企業只有將管理制度與企業管理創新結合起來,才能提高我國企業的管理水平。所以企業管理的創新對企業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重要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 我國企業的競爭力不強、經濟效益不高,其主要原因就是企業管理比較弱。
與發達國家企業相比,目前我國企業經濟增長的全要素生產率的貢獻率比發達國家的要低許多,所以說管理水平的高低已經制約了我國企業的發展。面對這樣的狀況,創新企業管理方式顯得尤為重要。第二,隨著經濟全球化時代的到來,我國企業面臨著十分嚴峻的挑戰,但是目前我國企業不管在經營觀念、生產經營方式還是文化整合方面,都與市場經濟的要求不相符,這就要求我國的企業在新的市場環境和經濟格局下盡自己最大的努力進行管理創新。第三,由于市場經濟結構的不完整,導致我國企業在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而要想擺脫這種境地,提高我國的市場競爭力,最好的方法就是進行企業管理創新。第四,當今社會是一個科學技術快速發展的社會,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對企業的科學技術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而科學技術的進步又為管理的創新在帶來一定壓力的同時也促進了管理方式的創新。所以說在科技快速發展的今天,要想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就必須要進行管理方式的創新。
二、中國企業管理創新的驅動力因素
1.企業家經研究表明,企業家是我國企業管理創新驅動力的最主要因素。我國的企業家在進行企業管理的過程中,不僅要自己對管理進行創新,還要激勵員工進行創新,這樣才能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目前很多企業家都實行家長式的管理方式,雖然這樣的管理方式便于企業家在管理制度上進行創新,對企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卻限制了員工創新思維的發展。
2.企業的發展特征
現階段我國的企業發展雖然取得了一定的進步,我國企業還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如外部的社會經濟環境相對于發達國家來說還中國企業管理創新的驅動因素不夠成熟和完善,這就對我國企業管理的創新提出了進一步的要求,我國要想改變這一不平衡的現象就必須要進行企業管理的創新,所以現階段企業的發展特征成為企業管理創新的驅動力。
3.戰略
企業發展戰略對我國企業管理創新的驅動效果非常明顯,主要有兩種類型:第一種是基于對重新定位的戰略進行創新;第二種是在現有的戰略指導下對管理創新模式的探索。如對于制造業來說,戰略因素對驅動制造業的管理創新和激烈的市場競爭之間有非常密切的聯系,這樣制造業要想提高市場競爭力就必須要在站在戰略高度上進行管理創新。
4.政策
因為制造業的發展對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所以國家通過出臺了相關政策來對制造企業的產業升級、技術創新以及人力資源等的發展和變革進行了宏觀調控。對此我們可以看出政策因素的驅動力在制造業中的表現尤為突出。政策的驅動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我國企業的發展尤其是制造業的發展受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影響比較大,這樣就從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業的發展;另一方面,企業可以隨著政策的不斷調整進行創新,這樣有利于自身的不斷完善和發展。
5.管理問題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深入和發展,我國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突現出來,首先就要改變原來陳舊的、粗放型的經營管理方式,轉為精細化的經營管理方式。目前我國國有企業的許多行業在經營管理上屬于粗放型的管理方式,要想使其轉變為精細化的經營管理方式,
三、提高中國企業管理創新驅動力的措施
創新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內在要求,管理創新能使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更加規范合理,實現人、財、物等資源的有效配置,從而使企業在競爭中求得發展。具體實現途徑如下:
1.積極推進企業組織結構創新
組織結構創新的方向就是要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考慮企業的經營發展戰略,對未來的經營方向、目標和活動進行系統籌劃,建立起以市場為中心的市場信息,宏觀調整信號和及時做出反應的反饋應變系統,注重資產經營#資本金的積累等。
2.鼓勵企業技術創新
在內部技術創新方面,通過自身知識與資源的積累,不斷進行技術創新與新產品開發,形成技術開發與企業發展良性循環;在外部技術創新方面,主要包括技術外購、企業聯合創新、企業與科研單位聯合和風險投資創新等。
3.加強企業管理制度創新
現代企業制度創新以社會經濟制度為基礎,與生產力發展水平#社會經濟組織形式及人們認識程度相關聯,涉及企業內部與外部各方面,包括企業產權制度創新、企業組織制度創新、企業管理制度創新和企業分配制度。創新的目的是建立一種更優的制度安排,幫助企業獲得更高的效率。
4.樹立“能本管理”的觀念
信息時代的到來,企業快速適應外部環境的變化,員工的創造性和智力資本已成為企業競爭力的核心資源,同時企業的管理方式也從“物本管理”過渡到“人本管理”,進而深化為以人的能力為核心的管理,也就是“能本管理”在信息時代,企業間競爭的實質就是高素質#高創新能力的人才的競爭,企業的管理核心也應演化為對人的培養,走向人本管理的高級階段。
5.提升管理主體創新能力
培育主導管理創新前沿和領導市場競爭潮流的“企業家階層”,政府應著眼于為企業家提供一個開放和寬松的環境,建立一套科學公正的考核與晉升體系,建立經營者人才市場,企業家資格認定系統、繼續教育培訓機制等,以促進企業經營者職業化的同時,應注重全員性創新,需要員工的理解、合作與參與,重點學會調動員工的積極性,考慮實行公有產權與個人產權的聯合,讓企業員工自愿持股,使“責、權、利”真正統一。
6.重視企業發展戰略創新
要在總結成功企業戰略管理經驗基礎上,制定合理的創新戰略,強化企業戰略管理創新的自主意識,選拔、培訓適應戰略管理新要求的管理者,對企業戰略管理各要素按照當前所面臨的新問題和要求進行重新整合;同時,要打造和強化企業核心競爭力,要求中國企業建立高層決策者戰略評價機制,妥善地實施企業內外交易性戰略,通過核心能力分析,幫助企業把握核心能力的現狀及未來發展方向;注意核心產品的戰略性市場開發,為企業核心能力培育提供物質保證。
參考文獻
[1]崔淼.中國企業管理創新的驅動力——兼與西方之間的比較[J]科學學研究,2012
[2]張杰,劉志彪,鄭江淮3 中國制造企業創新活動的關鍵影響因素研究[M] 管理世界,2007
作者簡介:
張國軍,企業管理專業。中共雞西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