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 鄒孝聽
2016年度十個獨特設計獎
整理 鄒孝聽
1月12日,被譽為“設計界圣經”的《Wallpaper?》雜志公布了2016年度設計大獎。從2005年舉辦至今,這本雜志每年出爐的設計大獎,已經成為整個設計界的方向標。數以百計的優秀設計作品,經由雜志編輯、諸多知名創意人及六位不同領域頂尖人物組成的評審團層層篩選,優中選優,獲獎的門檻之高、獎項含金量之重可見一斑。獲獎作品很多,在此特別選擇十個獨特設計請各位賞析。
最簡單的東西往往是最難的,尤其是最基礎的生活必需品,造型必須足夠簡單,同時要保證好用,這就要求設計師對人們的日常行為和生活方式了如指掌。被譽為英國設計界“氣質女神”的伊爾莎?克勞福德(IlseCrawford)為宜家捉刀的Sinnerlig日用品系列,在外觀上符合一貫的北歐極簡主義,組合方式靈活多變,且設計內斂。

室內設計公司Dinesen打造的富有北歐情調的公寓,是一派“性冷淡”格調。不過,室內設計師在軟裝上調整,粉色的蛋形椅與巴黎藝術家畫作的混搭,讓它的冷峻面孔流露了一絲暖意的甜美。

從外觀看,保羅?考克斯基(PaulCocksedge)的獲獎作品“冰凍”書桌(Freeze)有著泛金屬光澤的全鋁桌面,的確夠“寒冷”。據說,他嘗試在高溫焊接后,用液態氮冷凍的技術來制作工藝。一張金屬書桌包含著冰火兩重天的世界。

菲利普?拉姆(PhilippeRahm)設計的光譜燈,是一件野心之作。他試圖用36根發光管展現一個完整的色譜,并且在多次試驗后取得了成功。罕見的宏大構思,打動了見多識廣的評委們,最終在競爭尤為激烈的燈具組拔得頭籌。

西餐餐具無非是刀叉湯勺老三樣,很難翻出什么新花樣。不過,法國設計師英加?薩普(IngaSempé)為Alessi的IngaElegant系列餐具做出了卡通詼諧感。有人猜測,這樣的設計可能和設計師平日喜歡侍花弄草有關。

L o e w e創意總監喬納森?安德森(JonathanAnderson)是不折不扣的“設計鬼才”,比菲利普?斯達克還“鬼”的那種。這次,他看上了1977年出品的陶藝經典之作LucieRie,在向原作致敬的同時,他大膽用皮革附在黏土上,并以手繪形式彌合了材料邊緣,做成了一套50個造型各有不同的手工皮革碗。只想問一句,收到這樣的禮物,你會用來盛一碗湯嗎?

意大利塑料家具之王Kartell,以一套色彩艷麗、造型夸張的塑料家具,再現了上世紀80年代孟菲斯設計學派的風采。30多年后來看,該學派對設計界仍然有重要影響。Kartell此舉是向孟菲斯學派創始人、設計大師索特薩斯致敬。

老建筑如何翻新才能永葆青春?紐約麥迪遜大道拐角處的MetBreuer大廈,給人們樹立了榜樣。經過設計師的翻新處理,倒金字塔結構設計和經過火焰處理的灰色花崗巖外觀,給《Wallpaper*》的編輯留下了深刻印象。
意大利青年工匠丹尼洛?明嘉度(DanieleMingardo)是獲獎榜單上為數不多的手藝人。子承父業的他在繼承了父親的金屬作坊后,與設計師通力合作,打造了不少好作品,因而受到《Wallpaper*》關注。歐洲城市環保騎行蔚然成風,但好用的停車柱卻不多,為此,丹尼洛找來了設計師馬森馬拉?莫瑞(MasanoriMori),一起打造了能同時鎖住齒輪和車架的安全車柱,贏得評委會的青睞。

魔鬼藏在細節中,《Wallpaper*》主編錢伯斯的話已經間接說明了這個獎的含金量。荷蘭知名設計品牌Droog推出的系列戒指首飾,獨一無二的鉸鏈閉合設計,在保證佩戴舒適度和造型新穎度的基礎上,將金屬件的磨損降至最低。小小一枚戒指,設計起來一點也不簡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