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明代白話小說中的民歌
——以《金瓶梅詞話》和“三言二拍”為例*

2017-02-10 00:41:51徐文翔
明清小說研究 2017年1期
關鍵詞:民歌小說文本

·徐文翔·

明代白話小說中的民歌
——以《金瓶梅詞話》和“三言二拍”為例*

·徐文翔·

在傳統(tǒng)的詩詞之外,明代白話小說中又出現了一種新的韻文——時興民歌。民歌的頻繁被引用,不是作者依循話本傳統(tǒng)的習慣性點綴,而是有意為之的苦心經營。以《金瓶梅詞話》和“三言二拍”為例,民歌在小說文本中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1.增強故事的存在感和現實感;2.更好地承擔起文本的敘事功能。這兩種作用,都是同類作品中的詩詞所無法比擬的。明代白話小說中民歌的大量出現,是小說發(fā)展史上值得關注的重大變化。

明代白話小說 民歌 文本 敘事

明人卓人月曰:“我明詩讓唐,詞讓宋,曲讓元,庶幾《吳歌》《掛枝兒》《羅江怨》《打棗竿》《銀紐絲》之類,為我明一絕耳。”①“我明一絕”的說法影響頗大,它代表了李夢陽、李開先、袁宏道、馮夢龍等為數眾多的文人對時興民歌的肯定與揄揚。事實上,明代文人對民歌的接受不僅僅停留在觀念層面上,在創(chuàng)作上,他們也受到了民歌不同程度的影響。關于民歌與詩歌、散曲創(chuàng)作的聯系,學界已多有關注;但對民歌在小說(尤其是白話小說)文本中的作用,似乎還缺乏足夠的認識。筆者認為,《掛枝兒》《山坡羊》等時興民歌在明代白話小說中的大量出現,并不能簡單地以引用韻文這一“話本傳統(tǒng)”來看待。與詩詞相比,民歌與文本的聯系更加密切,在敘事中所起到的作用也更顯著。因此,與其說是作者“信手拈來”的習慣性點綴,倒不如說這是“有意為之”的苦心經營。本文中,筆者便以明代白話小說引用民歌的三種代表性作品——《金瓶梅詞話》和“三言二拍”為例,來對民歌在文本中的作用進行論述。

一、作品的選擇——《金瓶梅詞話》和“三言二拍”

今天能見到的明代白話小說不下百余種,要將其中引用民歌的作品全部論述,在如此有限的篇幅內是不可能的,鑒于此,筆者便選擇了《金瓶梅詞話》和“三言二拍”作為代表。之所以選擇這三種,是因為:

1.從文體上說,《金瓶梅詞話》是明代長篇白話小說的代表作,同時也被視為首部由文人獨立創(chuàng)作的此類作品。“三言二拍”則是延續(xù)話本傳統(tǒng)的“擬話本”,其中的每一卷,都是一個獨立的短篇白話小說。這樣選擇,可以兼顧長篇和短篇。

2.從內容上說,《金瓶梅詞話》毫無疑問是描寫世情的,它也被稱作是“世情小說”。“三言二拍”中公認的最具藝術水平的,也是那些描摹世情的作品,比如《賣油郎獨占花魁》《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等;就是那些寫歷史人物的,也帶有濃厚的世情色彩。而明代民歌則完全是世情的產物,因此,在世情作品中使用民歌是最合適的。

3.從接受上說,在當時,《金瓶梅詞話》和“三言二拍”就在社會各階層中擁有較為廣泛的讀者;時至今日,不論是專業(yè)的研究者還是普通讀者,對這三種作品也都比較熟悉,而選擇接受較廣的作品,顯然要比選擇幾種冷僻的更有說服力。

二、《金瓶梅詞話》和“三言二拍”中的民歌

既然選擇了這三種作品,那么首要的任務,就是對其中民歌的引用情況進行概括地了解。但這其中也存在著一個無法回避的問題,即散曲和民歌的區(qū)別。以《金瓶梅詞話》為例,因為涉及到作者的問題,所以學者們對其中的民歌、散曲關注較早。馮沅君先生認為:

《雍熙樂府》與《詞林摘艷》都是嘉靖時編成的,而在《金瓶梅詞話》中所引的八九十條中,見于《雍熙樂府》者凡六十條,見于《詞林摘艷》者凡四十六條。這種現象很可以證明《金瓶梅詞話》與這兩部曲選縱非同時的產品,其年代當相去不遠。因為三書的作者或編者所采用的當然都是那時候最流行的曲子。②

吳晗先生也對此進行過考察,他說:

《金瓶梅詞話》中所載小令極多,約計不下六十種。內中最流行的是《山坡羊》,綜計書中所載在二十次以上;次為《寄生草》《駐云飛》《鎖南枝》《耍孩兒》《醉太平》《傍妝臺》《鬧五更》《羅江怨》,其他如《棉搭絮》《朝天子》……散列書中,和沈氏所記恰合。③

對于吳晗先生的統(tǒng)計,趙景深先生又提出了不同的意見:

小曲有《鎖南枝》《傍妝臺》《山坡羊》《山坡羊帶步步嬌》《耍孩兒》《駐云飛》《寄生草》《羅江怨》等……以上計小曲二十七支。

小令有《棉搭絮》《落梅風》《朝天子》《折桂令》《錦堂月》《桂枝香》《柳搖金》《一江風》《水仙子》《荼蘼香》……以上計小令五十九支。④

我們注意到,馮、吳二先生都將書中的散曲、民歌籠統(tǒng)稱之,馮先生稱之為“小曲”,吳先生稱之為“小令”。趙先生則分成兩類,一類是“小曲”,一類是“小令”。筆者認為,趙先生稱之為“小曲”的,基本上就是我們所討論的“民歌”。周玉波、陳書錄所編的《明代民歌集》,在“附錄一”中收錄了“小說、筆記、戲曲等所見明代民歌(謠)”,首先收錄的便是《金瓶梅詞話》。編者在注釋中說:

《金瓶梅詞話》中所收散曲、時興小曲甚多,然誠如學者所說,大部出自《雍熙樂府》《詞林摘艷》等曲集(馮沅君《古劇說匯》)。茲錄兩套曲并《山坡羊》《鎖南枝》等以為代表。⑤

可見,《明代民歌集》的編者也是將其分為“散曲”和“時興小曲”兩類,與趙先生類似。但“時興小曲”和“民歌”還不完全一樣,或許正因為其中有個別作品性質實在難以區(qū)分,才用了一個籠統(tǒng)的說法,并僅選取了部分作品為代表吧!

筆者在綜合諸位學者意見的基礎上,又對書中的“小曲”進行了分析,認為其中應當屬于民歌的,列表如下⑥:

《山坡羊》一首第一回《山坡羊》兩首第八回《寄生草》一首第八回《駐云飛》一首第十一回《山坡羊》四首第三十三回《耍孩兒》一首第三十九回《十段錦·二十八半截兒》套曲,帶《尾聲》共二十一首第四十四回《山坡羊》兩首第五十回《山坡羊》一首第五十九回《山坡羊》兩首第六十一回《鎖南枝》兩首第六十一回《羅江怨》四首第六十一回《鬧五更》套曲,帶《尾聲》共二十一首第七十三回《寄生草》一首第八十二回《寄生草》兩首第八十三回《山坡羊》帶《步步嬌》兩首第八十九回《山坡羊》兩首第八十九回《山坡羊》一首第九十一回

相比而言,“三言二拍”中的民歌就容易區(qū)分得多。筆者也進行了統(tǒng)計⑦:

《吳歌》兩首《喻世明言》第十二卷《吳歌》一首《警世通言》第十二卷《掛枝兒》四首《醒世恒言》第三卷《小尼姑曲》一首《醒世恒言》第十五卷“小詞”一首《醒世恒言》第十五卷《黃鶯兒》一首《初刻拍案驚奇》卷十《黃鶯兒》一首《初刻拍案驚奇》卷十六《掛枝兒》一首《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三《山坡羊》一首《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十二《黃鶯兒》一首《二刻拍案驚奇》卷四“歌兒”一首《二刻拍案驚奇》卷十《銀絞絲》一首《二刻拍案驚奇》卷十四《山坡羊》一首《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七“小詞”一首《二刻拍案驚奇》卷十八“小詞”一首《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十九

三、民歌在小說文本中的作用

閱讀明代的章回小說或擬話本小說,我們通常都不會對其中的詩詞留下深刻印象。主要的原因是:這些作品在結構上還保留著“說話”的痕跡,其中的詩詞常穿插于段落之間,或起頭,或過渡,或收束,主要是照顧“說話”的表達而起著結構上的作用,與情節(jié)的關系不大。另外,也有一些詩詞是用于描述人物外貌、風景地形等,但多落于俗套,缺乏文采。因此,單純就這些作品中的詩詞來說,除了其結構層面的作用,并沒有多少藝術價值。但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傳統(tǒng)的詩詞之外,明代白話小說中又加入了一種新的韻文體裁——時興民歌。盡管它們的藝術水平通常也不甚高,但其在文本中的作用,與傳統(tǒng)的詩詞相比還是大不相同。具體表現在:1.增強故事的存在感和現實感;2.更好地承擔起文本的敘事功能。

1.增強故事的存在感和現實感

我們先來看“三言二拍”。盡管其中很多題材并非取自當代,但作者在敘述中仍努力地營造出故事的存在感和現實感,讓人們讀來,并不感覺那些人物與事件是遙遠的、毫不相干的,而是仿佛就生活在自己身邊。比如《喻世明言》第十二卷《眾名姬春風吊柳七》,其中一個情節(jié)是柳永在酒樓飲酒,忽聽湖上采蓮人唱《吳歌》:

采蓮阿姐斗梳妝,好似紅蓮搭個白蓮爭。紅蓮自道顏色好,白蓮自道粉花香。粉花香,粉花香,貪花人一見便來搶。紅個也忒貴,白個也弗強。當面下手弗得,和你私下商量。好像荷葉遮身無人見,下頭成藕帶絲長。

柳永聽罷,也做了一首《吳歌》題于壁上:

十里荷花九里紅,中間一朵白松松。白蓮則好摸藕吃,紅蓮則好結蓮蓬。結蓮蓬,結蓮蓬,蓮蓬生得忒玲瓏。肚里一團清趣,外頭包裹重重。有人吃著滋味,一時劈破難容。只圖口甜,那得知我心里苦?開花結子一場空。⑧

這兩首《吳歌》是晚明流行于江南一帶的,而故事本為敷演宋朝事,卻出現了明代民歌,這豈不是“穿幫”了嗎?但事實上,讀者卻并不會理會這個“失誤”,反而會覺得非常親切,尤其對于平日熟稔《吳歌》的吳地讀者,似乎柳永的故事就發(fā)生在自己身邊,這種感染力是無可替代的。再如《醒世恒言》第三卷《賣油郎獨占花魁》,此故事敷演宋徽宗年間小商人秦重與名妓莘瑤琴的愛情故事,但其實除了時間為宋朝外,一切情節(jié)都與明朝無異。尤其是隨著情節(jié)發(fā)展而連續(xù)出現的四首《掛枝兒》,更令故事平添了許多現實感。至于那些本就描寫明朝之事的作品,民歌的使用更為自然。比如《二刻拍案驚奇》卷十八《甄監(jiān)生浪吞秘藥 春花婢誤泄風情》,故事發(fā)生在“國朝山東曹州”,文中說:“有一只小詞兒單說那緣法盡了的”:

緣法兒盡了,諸般的改變;緣法兒盡了,要好也再難;緣法兒盡了,恩成怨;緣法兒若盡了,好言當惡言;緣法兒盡了也,動不動變了臉!⑨

再如同書卷十七《同窗友認假做真 女秀才移花接木》,故事發(fā)生于“國朝洪武年間”,文中便使用了一首時興的《山坡羊》,等等。

再看《金瓶梅詞話》。《金瓶梅詞話》在故事時間上承襲《水滸傳》而來,描寫的大約為宋徽宗年間事,但其實故事里所反映的,完全是明代的社會現實。寧宗一先生在《金瓶梅詞話·前言》中說:“《金瓶梅》……借宋之名寫明之實,直斥時事,真實地暴露了明代后期中上層社會的黑暗、腐朽。它以巨大的藝術力量,描繪了封建社會的市井生活。”⑩對于這樣一部世情小說,無論明人還是今人,讀來恐怕都不會有一種“此為宋朝事”的感覺。而為了增加故事的存在感和現實感,作者在文本中更是使用了為數眾多的民歌。例如第八回《潘金蓮永夜盼西門慶 燒夫靈和尚聽淫蕩聲》中,西門慶因新娶孟玉樓而久疏潘金蓮,金蓮悵怨不已,小廝玳安為其出主意道:“六姨,你休哭。……你寫幾個字兒,等我替你稍去,與俺爹瞧看了,必然就來。”金蓮于是“取過一副花箋,輕拈玉管,款弄羊毛,須臾寫了一首《寄生草》詞曰”:

像這樣成功的例子還有不少,限于篇幅,不一一舉例。盡管《金瓶梅詞話》在韻文的使用上仍承襲了“話本”的傳統(tǒng),但其中當代元素的加入應當是作者的“有意為之”。不然的話,如同此前的同類作品一樣,仍舊使用詩詞就足矣了,又何需民歌呢?此點也涉及到作者問題。通常來說,創(chuàng)作接受必以理論接受為前提,《金瓶梅詞話》對民歌的大量使用,說明作者必定是熟悉和欣賞民歌的。此外,通過文本中的民歌,還可對此書的寫作時間進行探究,這方面學界已經做了很多工作,周玉波先生《明代民歌研究》(鳳凰出版社,2005年版)一書第八章“另一種視角——以《金瓶梅》中的‘小曲’研究為個案”有詳細介紹,此不贅述。

2.更好地承擔起文本的敘事功能

篇數作品集含詩詞總數平均每篇所收詩詞數《喻世明言》4044811.2《警世通言》4045411.35《醒世恒言》4040910.23《初刻拍案驚奇》402666.65《二刻拍案驚奇》383238.5

擬話本小說的五個部分,其實只有“正話”屬于正文,也就是說,真正與文本敘事最為相關的,只有“正話”;其他四個部分只是沿襲了話本小說的傳統(tǒng)而已,如果沒有,也不會對情節(jié)的完整性造成損失。根據筆者的統(tǒng)計,“三言二拍”中的詩詞,大約只有三分之一是在“正話”部分,即只有三分之一是與文本敘事關系較為密切的——也就是魯迅先生說的“中間鋪敘與證明”。再進一步研究,這些詩詞是怎樣被用來“鋪敘”與“證明”的呢?大概有三種情況:

可以看到,這三種詩詞,前兩種更像是套話;只有第三種比較切近于敘事,但“全知敘事”的角度又過于明顯。作為比較,我們再看“三言二拍”中民歌的情況。首先是在結構中所處的位置,筆者亦列表如下:

民歌數量篇首詩詞入話頭回正話篇尾詩詞《喻世明言》22《警世通言》11《醒世恒言》66《初刻拍案驚奇》44《二刻拍案驚奇》66

可以看到,全部十九首民歌中,只有一首是在“入話”這部分,其余全部在“正話”里,其比例要比詩詞高得多。這是為什么呢?筆者認為,可能有兩個原因。首先,相比詩詞,民歌在語言上還是過于通俗了。即便是白話小說,其“開篇引首”和“臨末斷結詠嘆”所引的韻文,通常也要句式整齊,語言雖不能太文雅,但也不能太俚俗,因此民歌不適合被用在這兩個部分。其次,更重要的是,相比詩詞而言,民歌似乎不擅長“宏大敘事”。我們看“開篇引首”和“臨末斷結詠嘆”的詩詞,通常以論古今成敗、世理人情為主題,而民歌所慣于表達的是較為細微的情感,因此更適合用在情節(jié)的發(fā)展之中。

下面我們再看民歌在“正話”這部分所起的作用。“正話”中的詩詞最主要的三種作用上文已經分析過,那么,民歌與詩詞相比,不一樣的地方在哪里呢?筆者認為,最大的不同,是民歌更善于表達人物的內心世界或情感活動。比如上文所引的《喻世明言》第十二卷中柳永所作的那首《吳歌》,其中“肚里一團清趣,外頭包裹重重。有人吃著滋味,一時劈破難容。只圖口甜,那得知我心里苦?開花結子一場空”,這實際上是柳永內心的自白:身負大才,自命清高,卻不得朝廷賞識,只能青樓女子那里覓得知音,心里自有一番凄苦。再如《二刻拍案驚奇》卷四《青樓市探人蹤 紅花場假鬼鬧》中,楊僉事的惡奴在滇南紅花場害死五條人命,事將敗露前的一幕:

其時楊僉事正在家飲圍年酒,日色未晚,早把大門重重關閉了,自與群妾內宴,歌的歌,舞的舞。內中一妾唱一只《黃鶯兒》道:

積雨釀春寒,見繁花樹樹殘。泥涂滿眼登臨倦,江流幾灣,云山幾盤,天涯極目空腸斷。寄書難,無情征雁,飛不到滇南。

這首民歌本身所表達的就是凄苦之情,它所渲染的氣氛,正與敘事中楊僉事所要面臨的下場暗合。而歌詞中的“滇南”二字,又無意中觸及了楊的心事,“無情征雁,飛不到滇南”,既暗示楊之為人歹毒無情,又是他罪行敗露、喪身獄中的讖語。類似的還有同書卷十四《趙縣君喬送黃柑 吳宣教干償白鏹》,吳宣教慕趙縣君之容色,起了非分之想,但一時卻又不得其便,文中寫道:

真是一點甜糖抹在鼻頭上,只聞得香,卻舔不著,心里好生不快。有《銀絞絲》一首為證:

這首《銀絞絲》,將吳宣教內心欲進無由、欲罷不能的心理刻畫得惟妙惟肖。“鼻凹中糖味,那有唇兒分”的比喻,是詩詞難以表達出來的,而且“挨光已有二三分”這種流行俗語,也只有在民歌中才適合。此處使用民歌,要比使用詩詞效果好得多。

《金瓶梅詞話》雖然名字里也帶“詞話”二字,但其結構上承襲話本的成分要比“三言二拍”少得多,只保留了“篇首詩詞”、“正話”和“篇尾詩詞”,去掉了“入話”和“頭回”。筆者所統(tǒng)計的書中民歌共三十一首(套曲算作一首),全部在“正話”中。而這三十一首民歌在敘事中的作用可以歸類為五種:

刻畫內心傳情達意演唱娛情宣泄感情韻文敘事441751

這其中,“刻畫內心”是指用民歌來表現人物內心的微妙活動;“傳情達意”是指寫作民歌傳遞給他人來表達自己的感情;“演唱娛情”是指在宴會等場合演唱民歌來助興、消磨時間;“宣泄感情”是指人物唱民歌來宣泄哀傷、憤怒等情緒;“韻文敘事”比較特別,是指民歌本身被人物用作敘述的方式。這五種類型中以第三種最多,占了一半稍強;第一、二、四種相差不多,加起來也將近一半;第五種只有一首。我們看到,《金瓶梅詞話》中的民歌,在“正話”中所起的作用不但與話本小說“正話”中的詩詞不同,與“三言二拍”“正話”中的民歌也有所不同。原因何在呢?

先看第三種。這類民歌之所以占如此大的比重,首先是因為《金瓶梅詞話》為長篇小說,其敘事的空間非常大,這使得作者有充裕的篇幅去細致地描寫一次宴會或內幃的聚會——作者甚至記錄下每一次演唱的歌詞,哪怕這次演唱是由十幾首曲子所組成的套曲。其次是因為作為一部以描摹細致著稱的世情小說,作者會盡最大的努力在“細致”和“真實”上下功夫。作品中最頻繁出現的兩個場景是青樓妓館和家庭內幃,所刻畫的主要人物都是世俗男女,以這樣的場景、這樣的人物,再加上當時社會的流行風尚,除了演唱民歌小曲,還有更恰當的娛樂方式嗎?同樣的道理,我們在文中很少見到吟詩作詞的場景,便是為此。

再看第一、二、四種。“刻畫內心”“傳情達意”和“宣泄感情”都側重于人物精神世界的描寫,民歌在這方面所起的作用,《金瓶梅詞話》與“三言二拍”是類似的,可參見筆者在上文對《二刻拍案驚奇》里那首《銀絞絲》的解讀。需要強調的是:對于旨在描寫市民社會的世情小說,不管它是長篇的還是短篇的,市民的文化背景和審美趣味都是它要考慮的首要因素——這里的“市民”,既指故事里的人物,又指作品的讀者。既然如此,讓故事里的市民去題詩作詞,或者讓故事外的市民去吟詩讀詞,便遠不如民歌來得合適。這就是為什么《金瓶梅詞話》中的潘金蓮要用民歌《寄生草》來“折簡達意”了。

還有一種是比較特別的,僅有一首,筆者稱之為“韻文敘事”,就是以韻文的形式來講述故事。這種方式并不新鮮,我們在同時代的小說中經常可以看到以長篇詩詞來敘事的例子,比如《西游記》中,孫悟空就屢次以大段的韻文來講述自己的“光榮戰(zhàn)斗史”。但《金瓶梅詞話》第九十一回中的這段“民歌敘事”,卻與我們慣常見到的“詩詞敘事”有所不同:

衙內那里按捺得住,說道:“你休管他。這奴才無禮!”向前一把手採住頭發(fā),拖踏在地上,輪起拐子,雨點打將下來。饒玉樓在旁勸著,也打了二三十下在身。打的這丫頭急了,跪在地下告說:“爹,你休打我,我有句話兒和你說。”衙內罵:“賊奴才,你說!”有《山坡羊》為證:

玉簪兒本是李衙內的大丫頭,自從孟玉樓嫁來后便失寵,遂生怨恨,借由頭罵玉樓,被衙內聽見,因而有了此出。玉簪兒所唱的這首《山坡羊》,同傳統(tǒng)的詩詞單純敘事不同,歌詞中有敘述,有心理描寫,還有抒情,內容豐富而有感染力。并且在人稱上,是一種“你”與“我”對話的口吻,以讀者的角度來看,顯然其藝術效果更好。如果將這段民歌換成長篇詩詞,可想而知,其表現力就要打打折扣了——更何況,一個普通丫頭是當場作不出詩詞的。

四、結語

引用時興民歌的明代小說還有很多,如《石點頭》《型世言》《玉閨紅》《巫夢緣》等,總計不下二十余種。但民歌在小說文本中所起的作用,大致不出本文所論述的兩方面。需要注意的是,“民歌”與“文本”發(fā)生關聯,一是在白話小說中,文言小說則很少;二是在世情小說中,其他題材的則很少。試想,如果我們在《三國演義》中看到一首明代流行的民歌,該是多么滑稽的事!民歌與白話小說的結緣,是與明代(尤其是中晚明)的文化背景密切相關的:首先是審美世俗化的傾向,這一傾向也導致了文學創(chuàng)作的世俗化。白話小說本身就屬于通俗文學,時興民歌在文本中的大展身手,正是理所當然。其次是明代文人空前的“當代認同感”,即便是復古觀念占據文壇主流的時候,文人們也時刻表現出濃厚的當代意識,更不用說李開先、袁宏道等人所大力提倡的“今古同情”“寧今寧俗”了。總之,時興民歌在明代白話小說中的大量出現,既是民歌傳播史上的標志性事件,又是小說發(fā)展史上值得關注的重大變化。注釋:

① [明]陳洪緒《寒夜錄(外一種)》,中華書局1986年版,第6頁。

② 馮沅君《古劇說匯》,商務印書館1956年版,第195頁。

③④ 胡文彬、張慶善編《論金瓶梅》,文化藝術出版社1984年版,第35-36、340-341頁。

⑤ 周玉波、陳書錄編《明代民歌集》,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第359頁。

⑥ 其中的兩首套曲《十段錦·二十八半截兒》和《鬧五更》,其中所包含的單支曲子比較復雜,有可以視為民歌者,也有可以視為散曲者。《明代民歌集》將其作為民歌套曲整個收入,筆者依照此書來處理。又:這兩首套曲在文本中均為眾女眷消磨時間所唱,是類似接力性質的輪番“展示”,其內容與故事本身并無多大關系。

⑦ 其中的《小尼姑曲》,原文中并無曲牌名;“小詞”或“歌兒”,原文中沒有曲牌名或曲名,只是稱“有一首小詞”或“有首歌兒”。根據筆者分析,其體式、語言都與民歌非常接近,故將其作為民歌處理。

[徐文翔](1986—),男,山東日照人,文學博士,安慶師范大學文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古典小說、明清民歌。

(責任編輯:王思豪)

*本文為安徽省教育廳人文社科一般項目“明代文人對時興民歌的文學接受”(項目編號:AQSK2015B003)階段性成果。

猜你喜歡
民歌小說文本
叁見影(微篇小說)
紅豆(2022年9期)2022-11-04 03:14:42
遛彎兒(微篇小說)
紅豆(2022年9期)2022-11-04 03:14:40
勸生接力(微篇小說)
紅豆(2022年3期)2022-06-28 07:03:42
在808DA上文本顯示的改善
那些小說教我的事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識別
電子制作(2018年18期)2018-11-14 01:48:06
民歌一樣的小溪(外二章)
散文詩(2017年19期)2018-01-31 02:47:11
藤縣水上民歌
西江月(2017年4期)2017-11-22 07:24:05
中呂 十二月帶堯民歌 十九大勝利閉幕
岷峨詩稿(2017年4期)2017-04-20 06:26:23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話故事《坐井觀天》的教學隱喻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年女人a毛片免费视频| 26uuu国产精品视频| 人妻中文久热无码丝袜| 99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婷婷| 成年人久久黄色网站| 久久国语对白| 欧美在线黄| 综合色88| 国产美女主播一级成人毛片| 青青草91视频| 亚洲黄网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美女国内精品自产拍在线播放 | 强乱中文字幕在线播放不卡| 美女黄网十八禁免费看| 久久人人97超碰人人澡爱香蕉| 成人午夜精品一级毛片 | 国产玖玖玖精品视频| 91精品国产无线乱码在线| 乱系列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国产无码高清视频不卡| 青草精品视频| 国产h视频免费观看| 无码视频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欧美精品xx| 色婷婷色丁香| 精品久久久久久成人AV| 高清亚洲欧美在线看| a国产精品| av大片在线无码免费| 国产亚洲精| 精品色综合| 五月天久久婷婷|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2023| 曰AV在线无码| 久久久久国产一级毛片高清板| 91亚洲影院| 99r在线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欧美另类| 精品国产aⅴ一区二区三区| 狂欢视频在线观看不卡|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人电影软件| 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 91欧美在线| 首页亚洲国产丝袜长腿综合| 欧美综合成人| 尤物午夜福利视频|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精品欧美日本中文字幕| 91福利在线看| 草草线在成年免费视频2| 色婷婷综合在线| 久久综合国产乱子免费| 国产成人在线小视频| 精品久久久久无码| 91在线无码精品秘九色APP| 国产精品亚洲天堂| 亚洲高清在线天堂精品| 免费激情网站| 亚洲无码不卡网| 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 18禁影院亚洲专区| 久操线在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一区日韩一区中文字幕页|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77美色| 超碰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软件| 亚洲欧洲自拍拍偷午夜色| 国产成人AV综合久久| 99在线小视频|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多人| 亚洲免费福利视频| 免费中文字幕一级毛片| 高清精品美女在线播放| 亚洲AⅤ永久无码精品毛片| 国产国产人免费视频成18| 伦伦影院精品一区| 亚洲色图欧美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www亚洲天堂| 国产在线高清一级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