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登甲
2017年元旦前,兒子打電話跟我說:“爸爸,今年你能回家陪我和媽媽過元旦嗎?”兒子的這個問題來得太突然,我不想讓兒子年年失望,只得善意地告訴他:“我也很想你們,等爸爸忙完工作,就回家陪你過元旦。”說者無意,聽者有心,聽我這么一說,兒子高興地向我說:“爸爸是解放軍,工作很忙。即使過節不能回家,媽媽會理解你的,我也會理解你。”
我有近一年沒有見到兒子了,作為一個“不稱職”的父親,我對兒子虧欠太多了。聽到兒子說出這么成熟的話,剎那間,我熱淚盈眶。一直沒有在家過元旦的我,今年決定回一次老家。記憶中,這是我當兵十多年來,在老家過的第一個元旦。
回家前兩天,我打電話問兒子:“爸爸這周末就回家看你了,你需要什么禮物或者好吃的,我給你帶回家。”兒子給我的答復讓我一點也不意外,還是那句堅定的“什么都不要”。兒子說:“只要你早點回家。”與兒子很少見面的我肯定不會把兒子的話當真,我給他帶了一大包北京的特產小零食。我知道,兒子說不愛吃零食,只是想讓我早點回家。
我回家沒幾天,兒子就放假了。放假前,老師給兒子布置的作業是畫一幅與元旦有關的畫,并讓家長簽字。兒子把畫畫好之后拿給我簽字,畫上我和妻子、兒子圍著一張桌子開心地吃著飯。
看到這幅畫,我能感覺到我眼眶里又有淚水在打轉。晚上,在與兒子的聊天中,我問他假期最想去哪里玩,兒子說:“想去海邊看看大海里的魚。”假期短暫,去海邊看魚不一定來得及,我左思右想,最后決定帶兒子去離家不遠的海底世界。
我知道,我在兒子心目中表現也許還沒有及格,但我堅信,等兒子長大了,他一定會為軍人爸爸而自豪。其實,我很想親口告訴兒子:“我是你心中的一幅畫,而你是我心中最亮的那一顆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