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琪
繁華鬧市的清靜之隅
DODO是在先生的建議下開始習茶的,之前的她喜歡挑戰自我,喜歡引領潮流的事物,對茶并沒有概念,“起初先生建議學茶的時候,我還有點不理解,覺得這有什么好學的。直到有一次他帶我去一個喝茶的地方,當時柳絮滿天飛,我覺得很心煩,揮舞著手臂想把柳絮趕開。只見泡茶的姑娘頭也不抬,兩個指頭一伸夾住一團柳絮,輕輕放到桌子上,像極了書中的武林高手。當時我就想,看來這茶還是要學的。”
DODO開始跟隨臺灣茶人李曙韻老師習茶。她清晰地記得,初接觸茶的時候,最先愛上的是老師的評茶課。十幾個品茗杯一字排開,挨個品嘗,然后聽曙韻老師幾乎不打腹稿的如數家珍。每次泡茶,都會從茶種、種植、制作,到儲藏,每個階段都是無比精彩的與人之間發生的故事。她這才發現,原來跟隨老師學習的并不僅僅是如何泡茶,老師的一句話有時讓她思索良久,有時讓她茅塞頓開,茶就像為她打開了人生的另一扇門,在那里她找到了心靈的平靜,也看到另一個自己。“那時候年輕氣盛,覺得自己沒有什么做不到的,心情時常大起大落。可是在老師那里,我學會用另一個角度去看待生活,看待自己。”
從茶中得到的美好感受,DODO很想傳遞給身邊的每一個人。她開始思索自己究竟想要什么?“這個問題時而有答案,時而看不清。在做完一份改了N遍的PPT,在與‘辦公室政治搏斗了一天,在完成了老板交代的Mission Impossible后,終于可以抬眼看看這四周,心中也許會再次浮升起這個問題:你,究竟想要什么?20多歲的年華來到金融街,這10年的時間里,無數次地問自己。良好的教育背景、最熱門的專業、恰好的人脈,三者缺一不可,是你、我、他,擦肩于這條街的緣起。曾經,我們都認為,這也許就是幸福的開始。”
有了在金融街開一家茶室的念頭之后,DODO的心就一直無法平靜下來。一天,她拉著自己因為茶而結識的來自臺灣的好友美杏來到金融街,問她,“要不要在這里開一家茶室玩?”美杏抬眼看看四周,笑著點頭。“幾年時間徐徐籌劃,終于得以在金城坊街的一處小院實現。小院不大,亦無太多財力支撐更多的隱私空間,但這里有茶、有竹、有樂、有食,亦有友;不貴,且溫暖舒適。即便兩人相坐不語,靜聽壺中水沸如林間松濤、看燈下竹影娑婆婀娜,這樣的時光也足以在生命中留下些許痕跡了。”
一盞茶的時間,只為自己活
DODO說,自己開茶館,并不為盈利,只想讓金融街的朋友們有一個安放心靈的地方。如果有了盈利,她會把自己的那份捐出去做公益,家人都支持她的想法。現在每天上午去辦公室,下午她就來到小院打理這里的繁雜事務。夏天來了,要在院子里安個風扇趕蚊子,開空調功率大,需要更換電線,還有員工想辭職,要和她談談。DODO每天來到店里就忙忙碌碌,雖然付出了很多辛苦,但覺得幸福充實。
最初竹里小院也和其他許多茶館一樣,由店員為客人泡茶。后來DODO想,泡茶是件有趣的事情,如果大家都能自己動手感受泡茶的樂趣豈不更好?她配備了小茶盤和整套適合一人的茶具,先由店員簡單教會客人泡茶的手法,客人就可以自己隨心所欲地玩了,還可以互相品嘗。果然一經推出,這種方式立刻受到年輕客人的認可,也拉近了那些不懂茶的客人與茶的距離。客人使用的茶具都是店里出售的產品,價格不菲,開始時店長有些擔心怕客人會不小心損壞茶具。一段時間后發現,這種擔心是沒有必要的,客人們都小心翼翼地對待這些精美的茶具,損壞的情況一次都沒有出現過。
在DODO的影響下,家人的生活習慣也有了改變。以前媽媽喜歡逛街,現在父母會在周末泡上一壺茶,兩人看書、聊天,覺得很享受這樣的安靜時光。家中裝修時也專門留了一間茶室。
“直到現在,還能清楚地回憶起,在國子監那間低矮的小茶室里,曙韻老師與自己的慢語輕聲、圍爐夜話間水汽靄靄的時光。端起那盞茶之時,心中有一個聲音對自己說,起碼這一盞茶的時間,只為自己活。” DODO說,直到現在,她覺得自己依然是一個不合格的茶人,沒有如老輩茶人一般遍訪茶山,沒有年復一年地認真練習注水和茶湯。只是推開了這扇美麗世界的門,走進去,卻尚未找到一個適合的位置坐下來。白天,仍是忙碌奔走在金融街,與路上表情焦慮的西裝男女一樣步履匆匆。但在每個念頭之間,她卻知曉,心底里有著一個那樣隱秘的角落,藏著她的棱角、自由和浪漫。“茶相伴的日子,不再孤單。即便是后半生都要日復一日地行走在同一條街道,熙熙攘攘在同一個人群。既然心已自由,身在何處早已不再重要。”
(編輯·韓旭)
hanxu716@126.com